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冲

作品数:75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3篇唐代
  • 6篇行政
  • 6篇演替
  • 6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政区
  • 5篇隋唐
  • 5篇唐代前期
  • 4篇东汉
  • 4篇行政区
  • 4篇政权
  • 4篇铁勒
  • 4篇军事
  • 4篇建制
  • 4篇北朝
  • 3篇都护
  • 3篇行政区划
  • 3篇隋唐时期
  • 3篇突厥
  • 3篇迁徙
  • 3篇西汉

机构

  • 75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5篇艾冲
  • 2篇刘冬
  • 2篇孟洋洋
  • 1篇陈娇

传媒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西夏研究
  • 9篇陕西历史博物...
  • 5篇中国历史地理...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民族研究
  • 4篇中国边疆史地...
  • 3篇唐都学刊
  • 3篇唐史论丛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绿叶
  • 1篇中国方域(行...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渭南师专学报...
  • 1篇宁夏史志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国至西汉郡县制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建立、发展与分布被引量:6
2014年
战国时期,赵、秦两国创立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建制被推广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赵国郡县制出现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时间至迟应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秦国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吞并义渠戎政权后,郡县制也推行至鄂尔多斯高原地域南部。秦统一天下后,增置九原郡,并向北扩展北地郡、上郡的辖域,形成四郡并存的行政区划格局。西汉于元朔二年(前127)后相继重置九原郡——更名为五原郡,增置朔方、西河两郡。此后,形成北地、上郡、西河、云中、五原和朔方6郡分治的政区格局。元狩三年(前120),在"河南地"创建五个匈奴族属国作为特殊行政建制。此外,朔方州刺史部的监察区域包括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5个郡级地方高层行政单位。
艾冲
关键词:郡县制鄂尔多斯高原
辽朝防御西夏的“障塞”地理区位初探
2022年
辽朝在其西南边境配置以“威塞州城”“金肃州城”“唐隆镇城”为代表的重要城镇及其他城邑。其所构建“障塞”或“边城”防御工程自然分布于上述城镇所在地带。金肃州城即今达拉特旗南缘康家渠村古城,唐隆镇城即今准格尔旗南部纳林河古城,威塞州城即今包头市九原区的敖陶窑古城。据此推论,辽朝“障塞”延伸于今准格尔旗纳林河古城西侧、今达拉特旗康家渠古城南侧的东胜梁高地,并向西北延伸,随着辽夏边界的弯曲而转向北方,抵达与今包头市九原区的敖陶窑古城相望的黄河南侧终止。在达拉特旗南部与东胜区接壤的地带新发现一道古代长城遗迹,应该就是辽朝新建的“障塞”;而从南自今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纳林塔村、北达今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敖包梁村的古长城遗迹,应是辽朝在战国秦长城基础上予以修复而利用的“障塞”局部段落。
艾冲
关键词:辽朝
再论北魏长城的位置与走向——与李逸友先生商榷被引量:5
2006年
北魏王朝营筑的长城是中国古代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在既有的论著中,观点也有分歧。本文通过与相关学者的商榷,论述所谓“北魏王朝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应是将赤城至五原间的秦汉长城加以修葺而成。东起自河北赤城县独石口北的大山上,……即从大马群山经蛮汉山东、北,再经灰腾梁山西南麓,西经大青山南麓而穿越大青山至其北麓,再西进入查石太山区”之说,是不正确的。指出北魏北长城的位置与走向,西段起始点位于今乌拉特前旗乌加河东岸的西山咀,向东经包头市、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卓资县、察右前旗南部、兴和县,进入河北省境,过尚义、张北、崇礼,循山东去,抵达今河北赤城县独石口附近、白河与滦河的分水岭。除经过“九十九泉”北侧外,大部利用战国赵长城旧迹。其东段由独石口附近趋向东方,经丰宁、隆化、承德,再循近年发现的“赤南长城”遗迹,延亘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宁城县、辽宁建平县、内蒙古敖汉旗等地,从辽宁北票县转向东南,历经今阜新、黑山和台安县东北部,抵达辽水西岸。
艾冲
西夏控制地域的州级政区究竟有多少?
2019年
由于元代没有编撰西夏政权的官修正史,西夏的历史留给后人诸多谜团。尤其是西夏控制地域究竟存在过多少州级政区?迄今始终是一个未能彻底解决的悬疑问题。在当今不同学者间也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但是,这又是研究西夏历史无法绕过的基本问题。因此,探讨西夏地方行政区划建制就成为当代历史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笔者不揣浅陋,愿就此作一简略的探究,抛砖引玉,仅供其他同仁参考。
艾冲
关键词:行政区划政区元代谜团
论毛乌素沙漠形成与唐代六胡州土地利用的关系被引量:27
2004年
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大致分作唐代后期、宋元明时期、明末迄今3个阶段,各地段沙漠形成时间各不相同。其西北部沙漠起源最早。各种佐证表明,初期"毛乌素沙漠"大体形成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宥州故地,即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的东半部。初期"毛乌素沙漠"的成因并非一般所谓过度的农业垦殖活动,而是自唐代贞观四年迄天宝年间的长期而过度的驻牧型畜牧经济活动,破坏了天然草原生态系统引致的后果。
艾冲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地缘起唐代
2007年
畜牧业经济行为通过局部草原载畜量超过限度之方式深刻地影响及改变了“河曲”地区的环境演化方向,促使初期“毛乌素沙地”出现。唐代“早期‘毛乌素沙地’”的出现,成为今鄂尔多斯高原自然环境演进过程的重大事件,留给现代人们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艾冲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载畜量唐代前期农耕经济
石峁古城建造年代再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石峁古城的具体建造时间及其属性现存四种说法,即黄帝部落居邑说、黄帝都城昆仑说、西夏都邑说、新石器时代工业城市说。诸说皆基于石峁古城建造及存续于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至夏代早期)的判定,但其存在明显的缺陷与误判:不符合城建工程技术逐步发展的常规,用地下出土遗物年代推断地上石峁古城存续年代实属明显不当,并未及时提供石峁古城碳十四测年数据且测年数据实验材料来源存在不同说法。据古代文献记载研判,石峁古城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317-420),至迟在前秦建元元年(365)就已存在,初名"贰城",北魏吞并赫连夏后改称"石城",西魏至唐初称"石堡"城。
艾冲
北朝诸国长城新考
北朝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迄今为止的数十年中,人们对这时期长城研究得不够,没有新的进展,表现在有关北朝诸长城的走向,歧说纷呈,臆测者多,实据者少,认识很不统一。究其原因,就在于搜集历史文献...
艾冲
文献传递
关于唐代单于都护府的两个问题被引量:5
2002年
(一)单于都护府是否管领碛北狼山、浑河等府州? 永徽元年(650),唐朝在车鼻可汗旧地创置狼山都督府、浑河州,以及先年所置新黎州都督府,统管歌罗禄诸部和拔悉密等部落.<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将三者列于突厥府州之下,并在"狼山州"条下曰:"永徽元年,以歌罗禄右厢部落置,为都督府,隶云中都护.显庆三年(降)为州,来属(安北都护)."这个记载是不恰当的.无论云中都护或者单于都护,均从未管领碛北地区的狼山、浑河、新黎诸府州.
艾冲
关键词:唐代单于都护府
唐代灵、盐、夏、宥四州边界考被引量:12
2004年
依据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文物考古等资料 ,探索唐代灵、盐、夏、宥 4州间的边界位置 ,论述灵、盐交界在今盐池县中部的南北走向山梁 ,灵、宥交界亦然。盐、夏交界在今靖边县西部红柳河一线 ,宥、夏边界以契吴山为标识 ,宥、盐边界斜亘于今盐池县北部。灵、夏边界则大致纵贯今杭锦旗中部 ,夏州南界以芦子关为限 ,北界则在纥伏干泉一线。
艾冲
关键词:唐代历史地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