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陆四周强震P波速度差异的比较分析
- 本文选择中国大陆周边不同部位的6个7级以上的强震,以中国地震台网报告定位参数为准,作P波时距曲线,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结果证实,南北方向的地震无明显差异,而东西方向上,主要时青藏高原以西的巴基斯坦强震的P波速度要明显大一...
- 苏国君苏金蓉
- 关键词:中国大陆强震地震台网地震预报
- 文献传递
- 成都遥测台网速报简况被引量:2
- 2003年
- 苏国君
- 关键词:遥测台网地震速报地震观测
- 强震速报震级的比较研究
- 本文利用 1993~1998年中国 5级以上,邻国 6级以上和世界其他地区 7级以上地震资料(ISC报告只用到 1998年 6月),震源小于 50 km的浅源地震,比较了成都遥测台网速报(以下简称成都速报),中国地震局分...
- 苏国君
- 关键词:量规函数
- 文献传递
- 用成都遥测台网记录判定深远震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 1998年
- 因成都遥测台网使用的记录器不同,通过对1996~1998年两年多的资料分析,发现采用常规的分析处理方法,有可能将深远震误作浅源震,其结果是震中位置偏差最大可达15度。鉴于此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简易办法,可以改善深远震定位精度。
- 苏国君
- 关键词:地震遥测浅源地震深源地震
- 成都地震台网对印度洋特大地震面波震级的复测——面波震级都会饱和吗
- 2005年
- 对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成都地震遥测台网有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波形没有出格,测定的面波震级为9 0。这对于通常人们认为面波震级超过8 6可能出现饱和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现象。
- 苏国君
- 关键词:面波震级
- 中国大陆四周强震P波速度差异的比较分析
- 2007年
- 选择中国大陆周边不同部位的6个7级以上强震,以中国地震台网报告定位参数为准,作P波时距曲线,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结果证实:南北方向的地震无明显差异,而东西方向上,主要是青藏高原以西的巴基斯坦强震的P波速度要明显大一些。但是,对于成都地震遥测台网远震速报定位的影响不会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
- 苏国君苏金蓉张高华
- 影区地震速报定位的改进被引量:2
- 1996年
- 影区地震的定位是成都遥测台网速报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成都遥测台网记录中出现的影区地震的震相S、Lg特征,总结出识别它们的方法,并发现增用S波参加速报定位,常常可提高定位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对于某些影区地震,可用ScS震相测定其深度。
- 苏国君张海
- 关键词:速报震相分析地震预报
- 几种地震定位程序的定位效果分析被引量:26
- 2001年
- 简要介绍了四川地震台网目前使用的 4种近震定位程序 (HYPO81、Gelor -P、GENETIC、LOC91) ,并选取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 30次地震事件 ,对 4种定位程序的定位效果作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网内及网缘地震 ,HYPO81程序的定位结果要稍优于其它 3种定位程序 ;而对于网外地震 ,4种定位程序得到的结果都不理想。
- 吕智勇苏国君韩渭宾
- 关键词:地震台网地震定位遗传算法
- 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几个定位软件的比较与讨论被引量:6
- 2001年
- 应用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 ,通过对震中距大于 30 0千米的 5 5次地震重新定位 ,对比研究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的几种地震定位程序以及原模拟台网使用的地震定位程序 ,初步认为 :震中距在 30 0千米 <Δ≤ 10°时 ,Genetic、Gerlor -P、Gelor-I程序优于Front和loc2 12程序 ,而Telloc、loc312程序基本不能用 ;震中距在 10° <Δ≤ 2 0°和 2 0° <Δ≤ 5 0°时的地震定位 ,Front优于loc2 12程序 ,而Telloc程序不能用。
- 汪碧澜苏国君
- 关键词:地震定位走时表地震数据处理数字化地震台网
- 成都遥测台网速报和极远震的难点及对策被引量:1
- 1999年
- 中国地震局要求各遥测台网速报7级以上的极远震。可是,成都遥测台网以短周期的速度量和位移量记录为主,只有两套千倍级电容延长周期的中长周期地震仪,没有各基准台为分析处理远震,极远震而配备的763地震仪。因此,速报极远震一直是成都遥测台网速报工作中的一个困...
- 苏国君
- 关键词:地震预报远震遥测地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