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国强

作品数:92 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基因
  • 23篇自杀
  • 23篇自杀基因
  • 23篇细胞
  • 20篇启动子
  • 18篇肿瘤
  • 17篇KDR启动子
  • 16篇综合征
  • 15篇杀伤
  • 15篇双自杀基因
  • 13篇杀伤作用
  • 13篇胃癌
  • 13篇腺病
  • 13篇腺病毒
  • 13篇布-加综合征
  • 12篇血管
  • 12篇乳腺
  • 12篇自杀基因治疗
  • 12篇基因治疗
  • 11篇乳腺癌

机构

  • 3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9篇新乡医学院第...
  • 26篇厦门大学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2篇苏国强
  • 31篇黄宗海
  • 22篇张逢吉
  • 17篇厉周
  • 17篇俞金龙
  • 12篇秦双
  • 10篇苏静君
  • 9篇谢勇
  • 9篇范应方
  • 9篇孔凡明
  • 8篇李强
  • 7篇周鑫
  • 7篇宋慧娟
  • 6篇张思宇
  • 5篇周广军
  • 5篇吕游
  • 5篇张思宇
  • 4篇刘英强
  • 4篇陈海金
  • 4篇卢传辉

传媒

  • 13篇新乡医学院学...
  • 7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DR介导的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对ECV304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KDR启动子驱动的融合基因体系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病毒AdEasy-KDR-CDglyTK体外感染表达KDR的ECV304细胞株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株,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ECV304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旁观者效应;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的病变。结果重组腺病毒对ECV304细胞及对照组LS174T细胞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达约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表现出对前药的不同敏感性:表达KDR的ECV304细胞对前药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前者相比,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均<0.001)。融合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均<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混合培养,观察到该体系明显的旁观者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ECV304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S期细胞比率增多及G1期细胞减少(P均<0.001)。同时,电镜下可见ECV304有凋亡和坏死改变。结论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融合基因体系选择性杀伤人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坏死有关。
苏国强黄宗海俞金龙厉周范应方宋慧娟王蔚张进华
关键词:KDR启动子自杀基因治疗腺病毒
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特异性杀伤作用
2005年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TK融合基因(AdKDR-CDglyTK)对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选择表达KDR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和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用腺病毒重组体AdEasy-KDR-CDglyTK和AdEasy-CMV-CDglyTK感染之,观察其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5-FC及GCV处理,观察该体系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结果两种重组体对各细胞株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检测发现:除感染AdKDR-CDglyTK的LS174T细胞外,感染AdCMV-CDglyTK的所有细胞及感染AdKDR-CDglyTK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均有目的基因CDglyTK的表达。以感染复数为100的两种腺病毒分别感染各细胞株,其表现出对前药不同的敏感性:感染AdCMV-CDglyTK的所有细胞株和感染AdKDR-CDglyTK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其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相比之下,感染AdKDR-CDglyTK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的疗效(P<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观察到该体系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表达KDR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黄宗海苏国强俞金龙厉周范应方周广军宋慧娟
关键词:血管内皮KDR启动子自杀基因治疗腺病毒
VEGF启动子介导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对LoVo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Ad-CMV-CD、Ad-CMV-TK、Ad-CMV-CDglyTK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给予前药5-FC、GCV,测定LoVo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存活率及该治疗系统的旁观者效应。结果与Ad-CMV-CD、Ad-CMV-TK相比,Ad-VEGFp-CDglyTK系统对LoVo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均具有更强抑制作用,并可见较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而与CMV启动子的双自杀基因相比,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确切的杀伤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强启动子CMV驱动的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相似。
黄宗海陈建雄苏国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自杀基因腺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大肠癌细胞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及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LoVo、ECV304细胞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细胞株的杀伤效应。结果制备的病毒滴度为2.0×1012pfu/ml。3种细胞的感染率相似,且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接近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发现其对前药的敏感性不同:表达KDR的LoVo和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二者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1);与前二者相比,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同时,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LoVo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S期细胞比率增多及G1期细胞减少(P<0.001)。结论KDR基因启动子调控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可选择性杀伤结直肠癌LoVo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林荣凯黄宗海苏国强柯志勇陈建雄周俊杰
关键词:血管内皮KDR启动子自杀基因治疗
应用补片治疗腰疝1例
2010年
病人 女性,79岁。左侧腰部出现可复性肿物30年,无明显外伤史,亦无明显重体力劳动史,发病初肿物如鹅蛋大小,无胀痛感,卧位时肿物可自行还纳,立位或咳嗽时再脱出。
毛贺辉苏国强卜广波张思宇
关键词:腰疝聚丙烯补片
小鼠模型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它致死率高并容易发生转移,我国近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物实验在研究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用于大肠癌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包括诱发性肿瘤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大肠癌癌细胞移植模型和最新报道的在特定时间、特定组织激活或剔除靶基因的限制性小鼠模型。现阐述最常使用的大肠癌小鼠模型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最新进展。
洪卫文苏国强
关键词:大肠癌小鼠模型动物实验
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239例报告)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国内5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39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35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0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3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与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0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6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例)患者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完成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后,先离断十二指肠再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设为前入路组;132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6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例)患者先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再离断十二指肠,设为后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不同TNM分期、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最大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分层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2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 死亡。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患者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
林和新陈锦萍苏国强张国伟傅锦波叶志坚卢传辉龚江黄荣杰柯海林蔡丽生尤俊
关键词:多中心
VEGF及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靶向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应用研究
苏国强黄宗海孔恒李强陈海金周鑫吕游
在胃肠道癌、肝癌及乳腺癌等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虽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对于晚期及产生耐药性患者疗效不佳。业已证实自杀基因治疗具有确切的肿瘤杀伤作用,该疗法通过直接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特异性杀伤肿瘤...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实体肿瘤
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12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为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90~180)min,术中平均出血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无大出血、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好。
周鑫张思宇苏国强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微小癌均为术前拟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良性病变,经术中冰冻并术后石蜡切片确诊微小癌。28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者,26例一侧TMC者,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双侧微小癌行甲状腺全切除,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叶大部切除术。6例甲状腺腺瘤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34例获得随访6个月~10年,均无瘤生存。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点利于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和/或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要术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
林硕超苏国强孔德全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生物学特性外科治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