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莉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显像
  • 8篇腺癌
  • 8篇甲状腺
  • 7篇骨显像
  • 5篇甲状腺癌
  • 5篇核素
  • 4篇激素
  • 4篇分化
  • 4篇分化型
  • 4篇分化型甲状腺
  • 4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手术
  • 3篇前列腺
  • 3篇激素测定
  • 3篇甲亢
  • 3篇核素骨显像
  • 3篇131碘
  • 2篇蛋白抗体

机构

  • 2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苏莉
  • 20篇黄诚刚
  • 13篇牛文强
  • 5篇宓平
  • 4篇邬礼文
  • 4篇陈晓艳
  • 4篇邓燕
  • 3篇商红
  • 3篇陈小艳
  • 3篇马春清
  • 3篇周连
  • 3篇王俊红
  • 3篇宓萍
  • 2篇邓辉
  • 2篇胡超华
  • 2篇张桂兰
  • 2篇刘汉忠
  • 2篇杨旺
  • 1篇周红芳
  • 1篇温娅丽

传媒

  • 3篇国际放射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球蛋白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DTC患者,按照TG水平将106例DTC患者分为TG阳性组(20例,TG≥30ng/ml)和TG阴性组(86例,TG<30ng/ml),另选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清TG和A-TG水平。结果 TG阴性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时TG水平为(13.51±3.81)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G阳性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时TG水平为(70.17±5.71)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阴性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A-TG升高者占19.8%,6个月后升高者占17.9%;TG阳性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A-TG升高者占40.0%,6个月后升高者占3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者患者TG水平升高者占58.3%,显著高于颈部转移者(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有助于对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行131I清甲治疗或转移灶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判断,但是无法避免A-TG对TG的干扰,因此临床需要同时检测患者血清A-TG水平,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
苏莉黄诚刚牛文强胡超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血浆NT-ProBNP在^(131)碘治疗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131碘治疗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亚临床甲亢组30例,平均年龄39.4±14.2岁,甲亢组45例,平均年龄42.9±16.7岁,甲亢心组21例,平均年龄46.4±13.9岁,正常对照组37例,平均年龄41.5±11.4岁,采用门控心肌显像法评价心脏功能,血浆NT-ProBN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Cobase601)测定。结果:甲状腺激素FT3、FT4与NT-ProBNP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5(P<0.01)和0.535(P<0.01);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31碘治疗甲亢及甲亢心时,NT-ProBNP是评价疗效的有用指标。
黄诚刚陈晓艳张海燕苏莉宓平周连邬礼文商红
关键词:甲亢性心脏病PROBNP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状态充血性心衰
多发性骨髓瘤SPECT骨显像特征及与X线、CT影像学比较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SPECT骨显像特征及与X线、CT影像学比较,分析MM的核素骨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按2001年WHO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MM的病例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7.6±5.8...
黄诚刚苏莉宓平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及^(131)Ⅰ治疗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升高的影响因素。探讨A-TG是否可以作为DTC复发和转移的随访指标。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间106例DTC患者经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行131I清甲治疗或转移灶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测定血清A-TG、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分析A-TG与甲状腺手术范围、手术次数、TSH水平、TG水平及甲状腺癌转移复发状况的关系。结果 A-TG阳性率与手术范围、次数和甲状腺癌转移有关(P<0.05)。A-TG升高可能预示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灶的存在。结论联合检测A-TG、TG及131I全身SPECT扫描(131I-WBS)可以提高DTC复发和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苏莉黄诚刚牛文强胡超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细针穿刺洗脱液多项指标检测在良恶性颈部结节鉴定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状腺球蛋白(TG)、铁蛋白(Fer)和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以期筛选最优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单发颈部结节患者39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Fer和PCT水平,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穿刺洗脱液各指标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396例患者中,恶性结节101例,良性结节295例。恶性结节患者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和Fer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27.73±10.63)μg/L比(16.81±8.18)μg/L、(1.59±0.74)μg/L比(1.09±0.83)μg/L、(3.31±1.48)μg/L比(1.66±0.59)μg/L、(144.96±38.93)μg/L比(95.03±47.23)μg/L和(191.18±80.13)μg/L比(137.87±63.22)μg/L],PCT明显低于良性结节患者[(0.61±0.24)μg/L比(1.01±0.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单项诊断性能较高指标为CEA、Cyfra211和TG(曲线下面积>0.7,约登指数>0.5);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任何指标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细针穿刺洗脱液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
苏莉黄诚刚戴一菲牛文强刘汉忠陈小艳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结节
血清中期因子和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促甲状腺激素(TSH)联合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孝感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131I治疗的术后DTC患者71例(DTC),另收集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143例(良性病变组),收集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指标、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等临床资料,采集空腹血样,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T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MK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发生DTC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K、TSH、MK联合TSH辅助诊断DTC及其分期的效能。结果DTC组患者血清TSH、MK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患者[(3.55±0.61)mU/L比(2.97±0.46)mU/L、(394.25±63.36)ng/L比(311.45±42.6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MK水平升高为患者发生DTC的独立危险因素。MK联合TSH对DTC进行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高于单独检测MK和TSH水平[0.925比0.859和0.783、83.10%比78.87%和73.24%、89.51%比85.31%和7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组Ⅲ、Ⅳ期患者血清TSH、MK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3.79±0.65)mU/L比(3.42±0.56)mU/L、(427.88±52.73)ng/L比(311.45±42.6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联合TSH对DTC不同分期进行诊断,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高于单独检测MK和TSH水平(0.822比0.657和0.666、73.90%比56.52%和56.52%、83.33%比77.08%和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SH、MK水平与DTC具有一定相关性,二者联合对DTC的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苏莉黄诚刚牛文强周婷杨旺宓萍
血清FPSA/TPSA及性腺激素测定结合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FPSA/TPSA比值、血清催乳素、促卯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孕酮、睾酮的测定并结合^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转移和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44名健康男性、75例良性前列腺疾病[其中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5例BPH伴急性尿潴留(BPH+AUR)者,9例急性前列腺炎(AP)1和48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催乳素、FSH、LH、雌二醇、孕酮、睾酮及TPSA、FPSA、FPSA/TPSA测定。用^99Tc^mMDP对4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分析各项指标对前列腺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①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TPSA、FPS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11.42,t2=12.01,P〈0.01);②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t1=10.69,t2=11.18,P〈0.01);⑧前列腺癌患者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BPH组(t=2.95,P〈0.01),但与BPH+AUR组及AP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1=0.73,t2=0.62,P〉0.05)。④前列腺癌患者FSH、LH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睾酮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而其他性腺激素催乳素、雌二醇、孕酮无显著差异(P〉0.05);⑤前列腺癌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前后除根治术外,其他各组治疗前后FSH、LH、睾酮均有明显变化(FSH:t=4.01,P〈0.01,LH:t=2.46,P〈0.05;睾酮:t=3.20,P〈0.01);⑥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者(tTPSA=5.38,TFPSA=4.26,P〈0.01),但FPSA/TPSA比值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t=1.61,P〉0.05)。结论TPSA、FPSA在诊断前列腺癌、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及判断骨转移等方面有着�
黄诚刚陈小艳马春清王俊红苏莉邓燕牛文强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性腺激素类99M锝美罗酸盐
核素骨显像质量保证的技术要求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质量保证的技术要求。方法通过对我们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本院核医学科2005年1月-2013年2月3 880份核素骨显像报告的回顾性分析与概括。结果核素骨显像质量保证的技术要求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检查前的准备;SPECT的质量控制与采集;显像剂的制备与质控;图像的正确分析与处理;技术人员的责任心与质量意识等。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操作规范,把握好每一个技术环节。不断提高骨显像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诊断医师提供影像信息。
苏莉黄诚刚牛文强宓萍
关键词:核素骨显像
^131I治疗男性甲状腺亢进症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观察: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131I治疗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已确诊的男性甲亢周期性麻痹病例,分成^131I治疗组(50例)和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组(50例),分别治疗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甲亢周期性麻痹的复发率及治疗的副反应(粒细胞减低、肝功能受损、药源性皮疹的发生)。结果^131I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高于ATD治疗组(52%),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x^2=8.73,P〈0.01);^131I治疗组甲亢周期性麻痹的复发率及副反应的发生均明显低于ATD治疗组(x^2=18.92,P〈0.01;x^2=11.11,P〈0.01);但^131I治疗组的甲减发生率高于ATD治疗组(x^2=6.35,P〈0.05)。结论^131I治疗明显优于传统的ATD治疗,能有效控制男性甲亢周期性麻痹的反复发作,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少。
苏莉陈璟赵明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碘放射性同位素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8月医院收治的52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住院的52例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的病理分型、肿瘤发生转移的情况、住院时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及气管切开情况的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β=1.369,OR=3.391)、低分化癌(β=1.431,OR=4.108)、长时间住院(β=1.594,OR=4.923)、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β=1.157,OR=3.180)、气管切开(β=1.639,OR=5.150)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存在易感染因素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加强规范化护理操作,合理用药,降低感染的发生。
牛文强苏莉黄诚刚
关键词: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医院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