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子煊

作品数:43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9篇放疗
  • 15篇宫颈
  • 13篇肿瘤
  • 12篇宫颈癌
  • 11篇鼻咽
  • 11篇鼻咽癌
  • 10篇晚期
  • 9篇局部晚期
  • 8篇调强
  • 8篇调强放疗
  • 8篇晚期宫颈癌
  • 7篇局部晚期宫颈...
  • 5篇细胞
  • 5篇剂量学
  • 5篇SUVMAX
  • 4篇血清
  • 4篇血清CRP
  • 4篇图像引导
  • 4篇局部肿瘤
  • 4篇化疗

机构

  • 37篇四川省肿瘤医...
  • 7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什邡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金堂县...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范子煊
  • 27篇郎锦义
  • 9篇罗杨坤
  • 9篇谭志博
  • 7篇张德康
  • 7篇徐鹏
  • 6篇王卫东
  • 6篇廖菁
  • 6篇冯梅
  • 6篇李璐
  • 4篇李厨荣
  • 4篇阴骏
  • 4篇曾斌
  • 4篇付彬玉
  • 4篇彭玲
  • 3篇刁鹏
  • 3篇张鹏
  • 3篇谭燕
  • 3篇黎杰
  • 3篇孙春堂

传媒

  • 4篇肿瘤预防与治...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第九届泛珠江...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5例复发鼻咽癌全程调强放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65例行全程调强放射治疗的复发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放射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行全程调强放疗的复发鼻咽癌患者65例,男性54名,女性11名,年龄为37-63岁,中位年龄53岁,复发时间4-240月,中位复发时间26...
彭玲郎锦义范子煊曾斌
文献传递
多模态影像引导全麻插植挽救治疗同步放化疗后中心性复发宫颈癌
范子煊孙春堂刁鹏颜高姝谭燕
58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5年远期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9
2011年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4年进行IMRT的58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结果,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6、144、224、178例。所有患者鼻咽和上颈部靶区均采用NOMOS的IMRT技术。运用美国放疔肿瘤组织标准评价急慢性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随访率为93.5%。5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9.8%、95.2%、74.1%、69.6%、83.2%和77.1%。局部复发29例,区域复发13例,远处转移117例。3级急性和慢性不良反应分别为44.5%(唾液腺、口腔黏膜和皮肤)和4.2%。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N分期、放疗中断时间、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体重降低幅度和化疗。结论IMRT鼻咽癌获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临床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急慢性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
冯梅范子煊黎杰张鹏李涛文浩王捷王建王冀川王卫东郎锦义
关键词:放射疗法调强预后
局部晚期宫颈癌EBRT自适应调强放疗剂量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评价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宫颈癌体外放疗中自适应调强放疗计划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变化特点;对比采用自适应调强放疗策略或单程调强放疗策略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初步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探索合理治疗模...
阴骏李鹏程范子煊冯梅王卫东郎锦义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自适应放疗毒副反应
4D-CBCT与3D-CBCT运用于肺部小体积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初步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4D-CBCT与3D-CBCT在肺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配准效果,了解4D-CBCT的临床应用价值,加深对4D-CBCT的认识.方法 选取10例不宜手术而行放疗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Philip...
谭志博李林涛程川东罗杨坤范子煊徐鹏张德康付彬玉郎锦义
局部晚期宫颈癌IGRT-ART同步紫杉醇顺铂化疗与IMRT同步顺铂化疗的对比研究
范子煊
体部肿瘤调强放疗采用皮肤定位标记法和体膜定位标记法摆位的精度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体部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皮肤定位标记与体膜定位标记两种摆位方法的精度差别。方法:将100例体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皮肤定位标记和体膜定位标记两组,分别在模拟定位机和治疗加速器上按治疗要求进行体膜固定摆位,并拍摄正侧位XR(模拟机)或EPID(加速器)验证照片,各自与相应的治疗计划DRR图像比较测定治疗靶区中心点在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EPID照片验证结果,皮肤定位标记和体膜定位标记法摆位精度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合格率(误差≤2mm)分别为X 94.1%、Y 92.1%、Z 96.0%和X 75.5%、Y 73.4%、Z 87.7%(P<0.05);XR照片验证也得到类似结果。结论:在相同的体膜固定条件下,皮肤定位标记摆位的精度优于体膜定位标记方法。
张德康吴德全范子煊王首龙孙昌进
关键词:体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根治性子宫颈鳞癌PET/CT SUV最大值联合血清CRP与局部肿瘤最大消退率放疗剂量点的关系摘要
目的:根治性宫颈癌局部病情较晚,肿瘤易反复坏死出血且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瘤荷及感染均系PET/CT SUV值影响因素;而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不同程度升高.临床上观察到类似大小肿瘤,肿瘤PET/CT SUVmax值、...
范子煊罗杨坤谭志博李璐郎锦义
关键词:子宫颈鳞癌PET/CTSUVMAX
斗蓬野一体化挡铅放射治疗QA临床经验探索
2004年
目的 探索斗篷野一体化挡铅放射治疗定位与治疗质量保证的经验。方法  40例何杰金淋巴瘤 (HD)患者均制作颈肩面罩、摄适形定位片 ,校位、治疗、摄定位和治疗的验证片。结果 活动度越大的器官 ,误差率越大 ;活动度越小的器官 ,误差率越小。且患者体位易固定 ,重复性较好 ,耐受性明显增强 ,摆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本方法治疗HD是值得推广的。
张德康郎锦义李涛郭春玉范子煊黎杰
关键词:何杰金淋巴瘤
局部晚期宫颈癌自适应放疗剂量学及生存分析与毒性反应评价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对比研究自适应调强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或单程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改变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合理模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112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IB^IVA期)病例,根据患者外照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单程放疗组,共62例患者,外照射全程未更改放疗计划;B组:自适应放疗组,共50例患者,按首程放疗计划(plan1)照射完成15次(27~30Gy)后重新制定放疗计划(plan2)并且按新计划完成后续治疗。两组患者外照射结束后均接受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比较B组两程计划肿瘤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比较患者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B组中plan2与plan1相比,肿瘤平均体积从(107.67±32.02)cm^3,退缩到(63.21±25.78)cm^3,平均缩小(41.12±13.02)cm^3,平均退缩率为(35.48±5.16)%,P<0.05。直肠平均剂量[Dmean(34.18±0.99)Gy vs.(37.09±0.74)Gy,P=0.011]、最大剂量[Dmax(50.15±0.69)Gy vs(52.05±0.77)Gy,P=0.003]、1cm^3体积受照剂量[(D1cc 48.21±2.02)Gy vs(49.90±4.19)Gy,P=0.045];膀胱平均剂量[Dmean(34.46±0.50)Gy vs(35.36±0.54)Gy,P=0.023]、最大剂量[Dmax(52.53±1.19)Gy vs(54.88±0.89)Gy,P=0.028]、1cm^3体积受照剂量[D 1cc(50.60±3.28)Gy vs(52.61±4.64)Gy,P=0.021],以上剂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急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9%vs.30%,P=0.046),其它急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7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和95.2%(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3.3%(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过程中肿瘤体积可显著性缩小,采用ART技术与单程放疗相比3年OS和PFS�
阴骏李鹏程范子煊冯梅吴凡秦远王培郎锦义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体外放疗自适应放疗剂量学毒性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