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设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九工程总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总后勤部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已有动力实验资料的基础上,以材料动力强度提高系数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为主要依据,建立了材料的一维粘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并用chen-chen模型将其推广为二维动力本构模型。运用改进了的chen-chen模型对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张仲林许金余朱笃美葛洪海范建设
-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爆炸荷载动力本构模型
- 混凝土在酸侵蚀环境下的静动抗压强度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利用HYY系列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和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在p H=2.5的酸溶液中浸泡60 d的混凝土试件静动态抗压强度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腐蚀后的混凝土试件,由于物理化学作用,其静动态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的下降;静态抗压强度较养护刚结束时下降了7.38 MPa,降幅22.55%,并且只有同龄期时正常环境下混凝土静压强度的59.44%;动态抗压强度强度下降明显,同时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
- 聂良学许金余范建设马桂浩
- 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早期性能的响应曲面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基于响应曲面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选择碱激发剂模数、碱激发剂浓度、激固比作为配比变量,制定了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的试验方案.测试了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2h抗压强度,观察了试件的表面特性,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各配比变量与材料初凝时间、2h抗压强度的响应曲面,分析了各配比变量对材料初凝时间及2h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碱激发剂模数为1.O~1.4,碱激发剂浓度为25%~30%(质量分数),激固比为0.50(质量比)时,各组分能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使材料具有良好的早期性能,满足抢修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
- 高原许金余张国喜范建设
- 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社会经济效应
- 以矿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出两种配比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基体,分别以三种体积掺量(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混凝土,测定其28d抗压强度,在试验基础上,讨论...
- 范飞林许金余范建设张国喜
-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碳纤维
-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疲劳可靠性分析
- 根据混凝土疲劳实验的结果以及飞机荷载的随机数学模型,利用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进行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的疲劳累积损伤概率分析,提出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的疲劳寿命估计方法以及疲劳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白二雷许金余朱笃美张学军范建设
- 关键词: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
- 文献传递
- 温度、应变率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温SHPB试验系统,对高温条件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较常温时有所增长,800℃时强度则急剧下降;应变率随弹速近似线性增长;同一弹速水平下,200~600℃时的应变率与常温接近,800℃时较常温提高明显;高温条件下,由侧向约束引起的附加应力可以忽略不计,试验所测得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IF)的应变率增强效应反应了材料的本质属性;在30~30s^-1范围内,高温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DIF与应变率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且温度越高,应变率效应越明显。
- 王志坤许金余范建设苗华东刘远飞
- 关键词:高温应变率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
- 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8
- 2013年
- 用3种粒径(16目、20目、40目),4种掺量(50 L/m3、75 L/m3、100 L/m3、125 L/m3)的橡胶粉设计了12种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开展了橡胶混凝土(rubber powder concrete,RPC)的准静态力学试验,描述橡胶混凝土的受力破坏形态,研究橡胶粉的粒径、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情况,确定橡胶粉的最佳粒径及掺量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橡胶混凝土的破坏表现为延性破坏;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橡胶混凝土的7 d、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逐渐降低;掺40目橡胶混凝土的7 d、28 d折压比总体优于基准混凝土,掺16目橡胶混凝土的7 d、28 d折压比先减小后增大,掺20目橡胶混凝土的7 d、28 d折压比的变化趋势差别较大;掺20、40目橡胶混凝土的韧性要好于掺16目橡胶混凝土;从折压比和韧性的评价指标来看,制备橡胶混凝土时,最佳粒径为40目,掺量应大于100 L/m3。
- 李赞成许金余罗鑫范建设苗华东
- 关键词:橡胶混凝土
- 橡胶粉对混凝土抗渗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用3种粒径(16目、20目、40目),4种掺量(50 L/m3、75 L/m3、100 L/m3、125 L/m3)的橡胶粉设计了12种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采用HP-40型混凝土渗透仪开展了橡胶混凝土的抗渗试验,描述橡胶混凝土抗渗性试验后截面的渗水情况,研究橡胶粉的粒径、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情况,并分析橡胶粉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的橡胶粉的粒径不同,劈开后截面水线的形状有所不同;橡胶混凝土的抗渗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当橡胶粉的掺量相同时,掺入橡胶粉的粒径越小,渗水高度越低,混凝土内部越密实,抗渗性越好;掺20、40目橡胶粉混凝土的抗渗性整体优于掺16目橡胶粉混凝土的抗渗性,当掺量大于50 L/m3后,抗渗性能更趋于稳定,但当橡胶粉的掺量大于100 L/m3时,相对渗透系数的明显增大,造成抗渗性的降低。由此可见,从提高抗渗性的角度来看,橡胶粉的最佳粒径为20目和40目,掺量在50 L/m3和100 L/m3之间。
- 许金余李赞成罗鑫范建设苗华东
- 关键词:橡胶混凝土耐久性抗渗性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防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有效地对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进行损伤诊断,提出了以结构前三阶振型变化率绝对值之和作为损伤诊断标识量,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对某浅埋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进行损伤诊断。实例计算分析表明:通过计算给定人防工程结构的损伤诊断标识量,经过BP神经网络的学习、联想、记忆和分类,能较准确地识别浅埋地下人防工程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识别精度较高。
- 范建设许金余颜祥程冷冰林高翥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人防工程结构
- 高温下混凝土冲击变形特性研究
- 2014年
-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SHPB试验系统对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对混凝土冲击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相同时,混凝土应变率随冲击弹速的增大而增大,弹速相同时,应变率随温度的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200℃,800℃,600℃,常温,400℃;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混凝土峰值应变与冲击韧性在同一温度下不断提高,弹性模量在常温下显著降低,在高温下略有起伏;同一应变率下,温度越高,峰值应变越大,弹性模量越小,且冲击韧性在400℃之前逐渐增大,400℃之后开始下降,高温下混凝土冲击韧性的应变率效应较常温时有所提高。
- 范建设许金余尹跃刚聂良学任韦波
- 关键词:混凝土高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