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旻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6篇股骨
  • 4篇疗效
  • 4篇股骨粗隆
  • 4篇股骨粗隆间
  • 4篇股骨粗隆间骨...
  • 4篇关节
  • 4篇高龄
  • 4篇粗隆
  • 4篇粗隆间
  • 4篇粗隆间骨折
  • 3篇手术
  • 3篇切口
  • 3篇小切口
  • 3篇内固定
  • 2篇腰椎
  • 2篇置换术
  • 2篇软组织
  • 2篇术后
  • 2篇皮瓣

机构

  • 23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3篇葛旻
  • 22篇陈富强
  • 22篇沈珊安
  • 14篇赵帅
  • 13篇陈志坚
  • 12篇潘峥
  • 12篇王方
  • 9篇周瀛梁
  • 8篇王安硈
  • 8篇马一翔
  • 2篇黄淦堂
  • 1篇朱冬胜
  • 1篇陈德松
  • 1篇周瀛良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二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7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果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5例,复位欠佳2例;非手术治疗2例复位欠佳,1例复位不满意。按d'Aubignt-postel评分标准:手术组优良5例,可2例;非手术组可2例,差1例。结论髋臼解剖上分为前柱,后柱及穹项,通过单纯手法复位,即使股骨头复位,髋臼也难以复位。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必须通过手术恢复其几何构形。
陈富强沈珊安葛旻赵帅潘峥
关键词:髋臼骨折
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运用清创、抗生素骨水泥技术行假体感染后翻修术的可行性。方法:3例人工全髋,4例人工膝关节假体行彻底清创,脉冲枪冲洗,运用抗生素骨水泥作假体翻修的填充物。结果:感染性假体关节经清创、翻修后,伤口均愈合,3周后扶拐下床活动,术后1例10个月后感染复发,再进行2次清创翻修术后获得成功,术后Horris评分74分~83分,平均80分。结论:假体感染的治疗,清创是关键,抗生素骨水泥是防止再次感染的基础物质,注意感染性骨缺损的处理是功能恢复的保证。广谱、低毒、足量的血药浓度抗生素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陈富强马一翔沈珊安葛旻赵帅
关键词:假体
内窥镜辅助与开放腕管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与传统开放腕管切开减压术(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分别有30例行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CTR组),28例行手掌部开放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OCTR组),其中男16例,女42例;年龄39~68岁,平均(51.2±5.9)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5±2.8)个月。采用Kelly评分系统、两点分辨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作为随访评价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优劣。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4.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等临床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R组患者手术耗时短、术后伤口小、恢复工作早、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相比,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手术瘢痕小、手术耗时短、恢复工作早,其他方面则无明显优势。
王安硈王方陈志坚葛旻周瀛梁潘峥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内窥镜
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一例
2009年
目的采用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组织缺损,减轻对供区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感觉的影响。方法对1例外伤后足背前外侧软组织缺损面积9cm×6cm的患者,采用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予以修复,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端端吻合,保留腓肠内侧皮神经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缺损修复;保留了腓肠内侧皮神经连续性,术后供区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的痛触觉无明显缺失;供区未植皮缝合。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的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一般可以替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修复跟踝以远的足部组织缺损;且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的感觉缺失明显减轻。
王方周瀛梁葛旻陈富强沈珊安陈志坚赵帅马一翔潘峥
关键词:束支皮瓣
小切口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对49例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按Harris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结果优30例,占61.2%;良12例,占24.4%;中5例,占10.2%;差2例,占4%;优良率85.6%结论高龄病员如一般情况较差、预期寿命有限、期望活动量小的股骨颈骨折是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适应症。
沈珊安陈富强葛旻赵帅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小切口
组织瓣移植切取后减轻供区损伤的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王方陈富强沈珊安陈志坚葛旻赵帅潘峥马一翔周瀛梁
关键词:组织瓣供区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伤的关节镜诊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在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治作用,统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38例。使用膝关节镜仔细探查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做出相应处理,并统计各类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在本组38例患者中,合并软组织损伤24例(63.2%),其中复合软组织损伤7例(18.4%)。半月板损伤为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共18例(47.4%),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16例(18.4%),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2.6%),外侧副韧带2例(5.3%),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7.9%),腓总神经损伤2例(5.3%)。结论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常伴随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使用膝关节镜检查可以对各类伴随的软组织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王安硈陈富强沈珊安陈志坚葛旻潘峥周瀛良
关键词:关节镜软组织损伤胫骨平台骨折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2014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方法。结果:49例随访3个月~2年,2例死亡失访,骨折全部愈合,1例产生切割,2例髋内翻。结论: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牢固,失血少,应力分散,防旋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陈志坚周赢梁潘峥葛旻王安硈陈富强沈珊安
关键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
腹部带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本科运用腹部带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创伤后手部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良好,无明显回缩,效果满意。20例病人经过1年随访,皮瓣功能满意,无疤痕挛缩,无色素沉着,部分局部臃肿病例经二期皮瓣修整后质地、外观、形...
赵帅陈富强沈珊安葛旻
关键词:创伤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早期处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使用AF钉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32例T11-L3不稳定性骨折,其中女21例,男11例;年龄58~72岁,平均62岁。采用AF钉固定加椎板、横突和椎体内植骨。术前后均行X线和CT检查。观察脊柱稳定性、植骨融合以及脊柱高度、椎前骨片凸出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32例AF钉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或疼痛需行内固定折除。术后3个月开始骨折植骨融合。X线片显示椎体后突角从22°恢复到8.5°,前缘高度从50%恢复到86%,后缘高度从94%恢复到98%。CT显示6例骨片凸入椎管内,术后骨折完全恢复。结论:早期使用AF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能提供早期坚强固定,椎体良好的三柱稳定,植骨是AF钉力求成功的关键要素。
陈富强沈珊安王方陈志坚葛旻马一翔赵帅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