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
- 作品数:56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人杀菌/渗透增强蛋白N末端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06年
- 目的:建立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N-端193个氨基酸的重组表达质粒。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HL-60细胞内扩增出BPI氨基端1~193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克隆入T载体。将BPI 193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ET-BPI 193,转化大肠杆菌BL 21菌株。结果:从HL-60细胞中扩增得到579bp的BPI 193基因片段,构建了T-BPI 193亚克隆和PET-BPI 193重组表达质粒。结论:成功构建了pET-BPI 193重组表达质粒。
- 董伟詹瑧佟书娟
- 关键词:基因表达大肠杆菌
- CDH1基因多态性与胃腺癌患者舌苔辨证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CDH1基因多态性与胃腺癌患者舌苔辨证的关系.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对387例胃腺癌患者和392例健康对照的CDH1基因的4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且按中医舌诊辨证要求,由中医诊断学专家进行舌色、舌质的诊断.结果:胃腺癌组不按时吃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9.124,P=0.010),胃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口味偏咸(2=74.409,P<0.001),胃腺癌组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2=18.019,P<0.001),胃腺癌组经常吃豆制品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0.669,P=0.014),并且其经常吃新鲜水果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9.905,P<0.001).rs13689、rs17690554位点携带突变基因型并且苔色为黄色的个体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64,P=0.044;2=5.868,P=0.015).两组人群在各位点同一基因型的不同苔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CDH1基因多态性与胃腺癌患者舌苔辨证有一定关联,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胃腺癌患者基因位点突变与舌苔形成和变化的科学内涵.
- 秦蕾张军峰杨亚平李谨佟书娟张春兵赵旺胜杨学文邱红董伟詹瑧
- 关键词:胃腺癌CDH1基因基因多态性舌苔
- 一种具有抗胃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胃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由5-氟尿嘧啶和中药组合物组成,中药组合物由熟大黄,水蛭,炒蛴螬,桃仁,黄芩,白芍,土鳖虫,虻虫,煅干漆,炒苦杏仁,地黄和甘草组成。本发明立足祖国医药学方剂配伍理论...
- 董伟詹瑧吴建平张伟伟许冬青陈颖张军峰姜淼
- 表皮生长因子对化疗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建立5-FU化疗损伤OP9细胞模型并摸索EGF作用剂量。然后,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用25μg/m L 5-FU作用OP9细胞作为模型组,用20 ng/m L的EGF处理25μg/m L 5-FU损伤的OP9细胞作为实验组,并设常规培养的OP9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测试盒、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试剂盒、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NO、i NOS、TNOS及Caspase-3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EGF可以显著保护5-FU损伤的OP9细胞,使其存活率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P<0.05),NO生成明显增多(P<0.05),i NOS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化疗损伤OP9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Caspase-3含量明显下降(P<0.05),i NOS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NO的生成明显减少(P<0.05)。结论 EGF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减少NO的过度生成,发挥其细胞保护作用。
- 刁远明詹瑧周韬张伟伟张李唯董伟张军峰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5-氟尿嘧啶化疗损伤
- EGF和TGF-α影响大鼠舌苔形成的分子机制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EGF和TGF-α影响舌苔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研究EGF和TGF-α对原代大鼠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MAPK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EGF和TGF-α对细胞的作用效果类似,但强度不同,差异在于TGF-α刺激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更强。结论:EGF和TGF-α是影响舌苔形成的关键分子。
- 张军峰詹瑧许冬青佟书娟董伟
- 关键词:EGFTGF-Α舌苔分子机制
- 苦黄颗粒制剂工艺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确定苦黄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以苦黄浸膏软化点的测量数据为指导,结合正交设计,调整喷雾干燥的工艺和流化制粒的工艺,进行苦黄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筛选出制剂的最佳条件,再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含量。结果:苦黄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为浸膏按100%比例加入糊精,控制进风温度在170℃~175℃,进行喷雾干燥,再选用75%乙醇,在85℃进风温度下以4 Hz流速流化制粒3 h。结论:所选择的最佳制剂工艺较为合理。
- 钱坤匡琪董伟沈钧
- 关键词:苦黄颗粒喷雾干燥
- 千金苇茎汤促进撤血清舌鳞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千金苇茎汤辅助治疗舌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AS和TCA-8113舌鳞癌细胞,撤除血清模拟体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环境,千金苇茎汤3个部位作用撤血清舌鳞癌细胞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与撤血清对照相比,千金苇茎汤07部位能够降低撤血清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生长抑制率max34.36%),促进SAS和TCA-8113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抑制细胞分泌PGE2(P<0.05),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千金苇茎汤07部位促进撤血清舌鳞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与抑制PGE2合成相关,为深入研究千金苇茎汤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冯颖张军峰张旭许冬青董伟孟玉芬詹瑧
- 关键词:千金苇茎汤舌鳞癌细胞周期和凋亡PGE2
- 板蓝根活性部位对细胞凋亡和RAW264.7表达IL-10、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对Hep-2、Hela、U937、Jukart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表达细胞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 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于Hep-2、Hela、U937、Jukart 24 h,经PI染色,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100TCID50的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用于U937,0.5 g/L药物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1 g/L、0.5 g/L、0.25 g/L药物对LPS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后IL-10、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①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24 h对Hep-2、Hela、Jukart、U937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HSV-1感染U937后药物抗病毒组较病毒组的细胞凋亡率由9.72%下降至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作用于Hela细胞时引起其G1期阻滞(从68.76%延长至74.77%),S期缩短(从31.22%降至21.62%),与正常Hela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刺激1 g/L、0.5 g/L、0.25 g/L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5%、28.14%、7.52%,明显低于LPS模型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上升(由5.81%升至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无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与LPS刺激0.5 g/L、0.25 g/L药物组比较,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RAW264.7G1、S期缩短,G2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 g/L药物对照组细胞G1期延长,S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IL-10降低,1 g/L药物对照组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模�
- 董伟张军峰何立巍许冬青詹瑧
- 关键词:板蓝根细胞凋亡IL-10TNF-Α
-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干姜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本发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TQ Analyst结合化学计量学,实现干姜药材中5种活性成分快速测定和硫熏干姜的鉴别。该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干姜药材进行品质评...
- 严辉李鹏辉周桂生郭盛黄胜良汪国强董伟
- 文献传递
- 研究性教学在中医本科微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研究性教学在中医本科生在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应用。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研活动、成绩考核4方面对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果与结论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中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经验。
- 董伟张军峰詹瑧
- 关键词:中医教学研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