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敏
-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儿童症状性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儿童是癫痫的好发人群,由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所以病因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处理能减少儿童中枢神经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脑功能。根据有无明显抽搐可将癫痫分为惊厥性和非惊厥性,而非惊厥性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明确诊断需要依靠脑电图(癫痫样或节律性放电)。随着影像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明确癫痫病因、定位癫痫病灶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功能成像检查方式也使得早期评估癫痫的脑功能变化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症状性儿童癫痫的MRI及其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融合应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房俊芳狄宁宁董景敏李潇潇穆新暖姜兴岳
- 关键词:儿童癫痫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 MRI动态增强判定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判定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且术前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共132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利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判定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约登指数分别为100%、95.65%、86.36%、100%、0.957,总体上较传统评价指标更加准确和客观。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内侧壁的检出很敏感,是检出侵袭性垂体腺瘤极有价值的扫描方法。
- 刘海荣田春梅陈亮董景敏王宁李潇潇张林
- 关键词:垂体腺瘤磁共振海绵窦内侧壁
- 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结构性别差异的DTI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结构性别差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健康成年人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后,行DTI扫描,选择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作为感兴趣区,测量各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rropy,FA)值,用t检验分析各感兴趣区域的FA值,并对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男性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高于女性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技术可以对胼胝体结构进行量化评估。FA值的分析表明,胼胝体结构存在性别差异。
- 任瑞董景敏孙长华刘泉源宋琼
- 关键词:成年人胼胝体弥散张量成像性别差异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及进展
- 2010年
-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其病情往往较重,而病灶小且多为非出血性,因此CT和常规MR容易误诊或漏诊。如何早期诊断DAI已成为创伤性脑损伤影像研究的难点。磁共振弥散成像特别是其参数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及表观弥散系数值的变化及纤维束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张量成像在DAI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董景敏张培功姜兴岳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创伤性脑损伤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双源CT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影响的研究
- 目的:基于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探讨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质量及参数的影响。方法:对36例具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的CT灌注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择1帧/1.5s和1帧/3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处理,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
- 卞佳姜兴岳殷志杰董景敏张培功
- 关键词: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时间分辨率
- 卵巢腺肌瘤MRI表现1例
- 2023年
- 患者女,50岁,经期下腹坠痛2个月,4天前超声提示子宫肌瘤;15年前接受“子宫肌瘤挖除术”,6年前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妇科查体:子宫后方触及直径约9 cm外凸包块,活动可。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盆腔MRI:子宫肌层内多发小类圆形T1WI及T2WI低信号灶,部分边界模糊;子宫左侧肌层内见2.6 cm×2.0 cm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及T2WI呈高信号、周围见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多发小病灶及局部囊性病灶轻度强化;子宫右后方7.9 cm×6.2 cm×7.2 cm团块状不均匀异常信号,局部与邻近子宫右侧壁关系密切.
- 田燕董景敏王红霞李扬扬
- 关键词:卵巢肿瘤腺肌瘤磁共振成像
- 一种放射科用影像固定结构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影像固定结构及方法,通过在固定板上灯体的边侧位置设置活动槽、通槽、进口槽与装夹调控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对于放射科影像的固定具有很好的调控定位作用;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即分别为弹性压紧组件和旋压组件,...
- 董景敏陈亮冯艳
-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及生物学因子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评估以及分析生物学因子的变化能否预测化疗疗效。方法对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NAC前后均行DCE-MRI检查,病灶NAC前后均进行病理学检测。分析化疗前后病灶的形态、边缘、是否肿块型、增强特征及最大直径缩小率;NAC后根据实体肿瘤的反应评价标准,将病例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最大直径缩小率的差异。分析NAC前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cell valueadded nuclear antigen,Ki67)等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NAC前后乳腺癌病变的形态、增强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NAC前后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NAC患者,有效组23例,无效组10例,有效组病灶最大直径缩小率(61.31±20.13)%,无效组(17.06±10.21)%,两组最大直径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AC前后ER、PR、Her-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3.0 T DCE-MRI可以监测乳腺癌NAC治疗过程中肿瘤大小、形态和增强特征的变化,可用于术前评估NAC后病变的残留情况,并结合生物学因子的变化,预测NAC的疗效。
- 董景敏徐鲲卞佳王红霞任文苏文静曲正伟钟晓飞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生物学因子
- 思维导图辅助CBL教学法在放射科住培小讲座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辅助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讲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影像专业住院医师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幻灯片授课法20名)和试验组(思维导图辅助CBL教学法20名)。课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相同内容的理论知识及阅片技能测试,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及阅片技能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辅助CBL教学法不仅能帮助住培学员高效的传递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影像诊断思维能力,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 董景敏陈亮许昌卞佳姜兴岳冯艳
- 关键词:思维导图案例式教学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胆总管恶性梗阻中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之后进行MPR、CPR、MIP及MinIP等重建,对病变作出病因诊断,结合病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8例胆总管梗阻患者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4.7%(36/38);CT平扫横轴位图像显示病变能力与横轴位图像加重建图像相比无明显差异;三期增强扫描横轴位加重建图像显示病变能力明显高于增强扫描横轴位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为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 王红霞董景敏姜兴岳张培功卞佳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胆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