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锦润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腐生型眼虫Astasia longa两种TIM同工酶cDNA的克隆和分析
- 2004年
- 利用 3′ RACE和 5′ RACE技术 ,从腐生型眼虫长变胞藻 (Astasialonga)克隆了磷酸丙糖异构酶(TIM)的两个同工酶cDNA全序列。分析表明 :它们分别编码定位于细胞质的胞质型TIM (cTIM)和定位于质体的质体型TIM (pTIM) ;后者的N端具有引导该酶定位到质体中去的典型“前导序列”。根据这些事实我们推测腐生型眼虫A .longa质体中可能存在功能性的TIM ,并进一步认为该质体可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叶绿体退化的残迹” 。
- 申望文建凡孙桂玲董锦润
- 关键词:磷酸丙糖异构酶质体克隆同工酶CDNA
- 猕猴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干性维持及同种脑内移植
- 为探索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特性维持,推进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该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标记探讨猕猴胚胎干细胞向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 董锦润
- 关键词:动物模型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脑内移植
- 氟代柠檬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
- 2008年
- 为研究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不同的氟代柠檬酸浓度(0.0025mmol/L,0.005mmol/L,0.01mmol/L,0.025mmol/L和0.1mmol/L)和作用时间(36h,48h和60h)对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1)氟代柠檬酸可抑制G422细胞的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随氟代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高浓度(0.01mmol/L,0.025mmol/L和0.1mmol/L)氟代柠檬酸对G4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3)低浓度(0.0025mmol/L和0.005mmol/L)氟代柠檬酸对G4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实验表明,氟代柠檬酸能够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能力随氟代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 瞿家桂王正波董锦润马原野
- 关键词:氟代柠檬酸神经胶质瘤细胞MTT增殖
- 纤细眼虫TIM基因cDNA的克隆鉴定及该基因的起源探讨
- 已有的研究表明眼虫类(Euglenoid)和动基体类(Kinetoplastid)是由共同的祖先分化而来。由此祖先分化出的非光合眼虫类吞噬了真核藻类,后者的叶绿体与其形成二次共生关系而逐渐演变成眼虫的叶绿体,从而进化出可...
- 申望孙桂玲董锦润文建凡
- 关键词:磷酸丙糖异构酶内共生体基因水平转移
- 文献传递
- 一种有效区分移植细胞和宿主细胞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 2011年
- 为了区分移植神经细胞和宿主细胞,便于将来在宿主体内对移植细胞进行在体的电生理记录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通过机械损毁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脑损伤模型。结果发现,通过机械损毁的方法,在大鼠大脑皮层形成形态规则的损伤空洞,其模型稳定,重复性好;在空洞内进行干细胞移植,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神经干细胞绝大部分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只有少量细胞分化为胶质细胞,而且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分界明显;对移植细胞进行单细胞电生理记录,记录到神经元放电信号。这些结果表明,通过机械损毁的方法,在大鼠大脑皮层成功建立了一个稳定、精确定位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界限的脑损伤模型。
- 杨上川董锦润瞿家桂胡新天王正波
- 关键词:移植细胞宿主细胞神经干细胞脑损伤
- 腐生眼虫Astasia longa的质体仅仅是一个“叶绿体残迹”吗?
- 腐生眼虫类长变胞藻(Astasia longa)是一种无色的、非光合作用鞭毛原生动物。但它的细胞中也含有与光合自养的眼虫类(如纤细眼虫Euglena gracilis)叶绿体同源的质体,且二者质体的基因组也类似。但它的质...
- 孙桂玲申望董锦润文建凡
- 关键词:磷酸丙糖异构酶质体
- 文献传递
- 猕猴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干性维持及同种脑内移植被引量:2
- 2012年
- 为探索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特性维持,推进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该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标记探讨猕猴胚胎干细胞向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扩增培养。结果表明:1)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体系,在该分化体系下,GFP标记猕猴胚胎干细胞在分化的第12天时,95%以上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2)分化得到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经bFGF/EGF扩增后,能够较好地维持其Rosettes结构;3)经bFGF/EGF扩增后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猕猴脑内后能够较好的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即bFGF/EGF扩增培养能较好地维持Rosettes结构的神经干细胞,且移植到猕猴脑内的该细胞亦能够较好地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该结果为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 董锦润郭立云瞿家桂戚仁莉王文超肖春杰王正波
- 关键词:猕猴神经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