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玮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对吸入激素肺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的沉积,探讨气流受限对吸入激素在肺内分布的影响。方法用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激素(布地奈德),采用压缩雾化泵雾化的方法吸入标记同位素的激素,肺内沉积采用核医学肺通气显像评估,药物在肺外周/中央的分布(P/C%)用感兴趣区(ROI)的方法计算。结果入选的COPD患者43例,其中41例完成了全部试验,年龄48~79岁(平均68岁),平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为44.9%,P/C%为(47.96±6.08)%。P/C%≥50%患者的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别为(51.85±18.20)%和(59.95±11.87)%,明显高于P/C%<50%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40.52±12.99)%和(51.73±9.28)%,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与FEV1%pred和FEV1/FVC均有显著正相关(r=0.391,P=0.024;r=0.517,P=0.002)。结论 COPD患者气流受限减少吸入激素在肺内外周气道的分布。
- 徐秋芬杨吉刚郭彤袁玮聂姗王浩彦李春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激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无氧阈时的运动风险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在无氧阈时的运动风险.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62例,其中男56例,女6例,平均年龄(66±8)岁.使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逐渐递增和症状自限性心肺运动试验,采用V-slope和通气当量的方法确定无氧阈,分析在无氧阈强度下的症状、心电图、经皮氧饱和度和呼吸储备.结果 53例(53/62,85%)患者可确定无氧阈,无氧阈占最大摄氧量的(68±10)%.受试者在无氧阈状态下,经皮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同内(94±2)%,呼吸储备较高(平均48%),心电图未叶现心肌缺血改变,偶有房或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静息无明显缺氧的中蘑度慢阻肺患者可耐受较高强度的运动.
- 徐秋芬袁玮赵旭娟李宾王浩彦
- 关键词:无氧阈
- 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差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慢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差值(VC-FVC)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共97例COPD患者完成了常规肺功能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VC-FVC的结果分为两组:1组VC>FVC 77例,另1组VC≤FVC 20例,比较这两组的运动反应。结果:VC>FVC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摄氧量(peak VO2)均显著低于VC≤FVC组,VC-FVC与peak VO2有显著的负相关(r=-0.404,P<0.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peak VO2有显著的正相关(r=0.418,P<0.001),以peak VO2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C-FVC、FEV1%和年龄与peak VO2相关,可解释peak VO235.9%的变化。结论:VC和FVC测定简单,其差值不仅可以反应COPD患者气体受限的程度,还可预测其运动能力。
- 姚志刚徐秋芬袁玮何馨赵旭娟李宾王浩彦
- 关键词:用力肺活量
- 两种运动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低氧的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比6min步行试验(6MWT)与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低氧敏感性的差别。方法:选择3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别行6MWT与CPET,两个试验的先后顺序随机,比较两种运动试验中运动低氧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6MWT中运动低氧发生率为46.6%(14/30),CPET中发生运动低氧发生率为50.0%(15/30),两种试验运动低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运动开始第2min至第6min,6MWT每分钟末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低于心肺运动试验(P均<0.05)。运动低氧发生时间6MWT(M=2)秒,明显早于CPET(M=8)秒(P=0.01)。结论:6MWT与CPET在COPD患者运动低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低氧发生时间6MWT早于CPET。6MWT是一个简单、可行的COPD患者运动低氧的评价方案。
- 吴波袁玮徐秋芬王浩彦
-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与通气效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运动能力的关系,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中通气效率与最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例稳定期COPD患者,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实时监测摄氧量(VO2)、分钟通气量(VE)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根据公式:EqCO2=VE/VCO2计算得出静态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res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at)和最大运动状态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max)。结果:1.EqCO2rest、EqCO2at及EqCO2max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EqCO2at与最大摄氧量(VO2max)(r=-0.294,P<0.05)、EqCO2max与VO2max(r=-0.301,P<0.05)均呈负相关;EqCO2rest与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max/Pred)呈负相关(r=-0.345,P<0.05)。3.肺功能GOLD 3级患者(21例)的VO2max(15.99±3.39)mL·min-1·kg-1明显低于GOLD 2级患者(25例)的VO2max[(18.88±5.36)mL·min-1·kg-1,P=0.038]。两组的EqCO2rest、EqCO2at及EqCO2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中通气效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导致其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 袁玮王浩彦徐秋芬吴波赵旭娟李滨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HRR)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了60例Ⅱ~Ⅳ期稳定期慢阻肺的患者。其中,用药组患者28例,规律应用噻托溴铵≥1年;对照组患者32例,未用吸入性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后HRR的情况以反映抗胆碱能药物对心脏自主功能的影响。结果用药组患者HRR显著低于对照组[(16±6)次/min比(22±8)次/min,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慢阻肺患者中,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是HRR的独立影响因子。
- 聂姗袁玮王浩彦徐秋芬贾楠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心率恢复
-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分层模型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测试数据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风险分层,区分出心脏康复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冠心病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术前行CPET检查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14例。使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评估模型,使用R软件的RMS包绘制评估模型的列线图;通过R软件的ROCR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确定7个预测因素:冠脉造影结果、最大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糖水平、心肌酶阳性、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素氮水平。结合临床经验及权重分析,最终纳入冠脉造影结果、EqCO^(2)max、淋巴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水平4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模型的AUC值为0.875,对结局事件有良好预测能力。结论EqCO^(2)_(max)和淋巴细胞计数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的主要预测因素,可用于识别稳定型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高危患者;基于CPET和实验室检查建立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风险分层评估模型,可以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风险评估提供帮助。
- 郑志昌袁玮林伟刘杰王晓荣杨威于海涛薛淞王亚敏唐丽王国栋
-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
- 慢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差异可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慢肺活量(VC)与用力肺活量(FVC)的差异,探讨两种肺活量指标在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14例健康受试者,行肺功能测定VC、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结果 COPD组VC与FVC的差值(VC-FVC)显著大于对照组[(145.40±157.50)mL比(21.10±61.30)mL,P<0.001],COPD组FVC与VC的比值(FVC/VC)显著低于对照组[(93.61±7.10)%比(99.27±2.24)%,P<0.001]。COPD组VC-FVC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412,P<0.001),FVC/VC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517,P<0.001)。FEV1%pred≥50%的COPD患者VC-FVC明显小于FEV1%pred<50%的患者[(78.23±108.26)mL比(189.26±169.21)mL,P=0.003]。结论 VC-FVC和FVC/VC是简便易得的静息肺功能指标,可用作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
- 袁玮王浩彦徐秋芬徐玮涵富耀瑄杨小丽赵旭娟李宾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力肺活量
-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截距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预测因子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截距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确定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慢阻肺患者共61例,根据3年随访时是否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加重组(32例)和稳定组(29例),比较两组间通气效率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加重组患者的VE/VCO_(2)截距明显高于稳定组[(7.03±2.88)vs.(5.01±2.43)L/min,P=0.005],最大运动负荷、峰值摄氧量(pVO_(2))及运动终止后的第一分钟心率恢复(HRR)均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两组间的峰值VE/VCO_(2)、VE/VCO_(2)斜率、运动高峰时的呼吸储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高的VE/VCO_(2)截距(OR=1.377,P=0.016)、HRR≤15次/min(OR=0.103,P=0.008)和较低的pVO_(2)(OR=0.039,P=0.021)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增高的VE/VCO_(2)截距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预测因子。
- 袁玮聂姗贾楠徐秋芬王浩彦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过度充气
- 老年病房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变迁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常见致病细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分离所得577株细菌,总结细菌种类分布。结果 577株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白菌112株、铜绿假单胞菌103株、阴沟肠杆菌87株、鲍曼不动杆菌7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8株、大肠埃希菌62株、表皮葡萄球菌28株、粪肠球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屎肠球菌7株。常见细菌为肺炎克雷白菌(19.41%)、铜绿假单胞菌(17.85%)、阴沟肠杆菌(15.08%)、鲍曼不动杆菌(12.65%)。结论老年病房肺炎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注意相关细菌的变迁趋势,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袁玮刘彦陈颖刘颖肖瑶毕铭华
- 关键词:老年人肺炎细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