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莉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入院流程及健康指导模式改造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入院流程、宣教模式的改进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改善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相同的护理人力资源条件下,将入院宣教由护理人员讲解的方式转变为电教化、规范化的宣教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造后患者入院满意度虽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宣教内容知晓情况明显优于改造前(P<0.05),病房用于患者入院宣教的时间由平均每日270 min减少到30 min。结论:采用电教等多样化的入院宣教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
- 杨小玲东爱华李霞覃莉罗艳丽
- 关键词:电化教育满意度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放射性碘植入治疗肝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放射性碘植入治疗肝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放射性碘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分析影响肝癌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20例中位生存期23个月,平均26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59.8%和36.2%。其中TNM分期、Child-Pugh分级、血清AFP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放射性碘植入治疗的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TNM分期、Child-Pugh分级、血清AFP含量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放射性碘植入治疗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 万娟罗艳丽肖凤鸣杨晓玲罗羽欧覃莉
-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预后
- 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循证护理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以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制订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最优化的护理方案并应用临床实践。方法于2015年9月-10月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检索文献,评价证据,构建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GIH)的相关循证证据库,并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结合实际制订有证据支持的预防PD术后出血的循证护理方案。结果通过检索共获得文献79篇,获得可用文献17篇将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39例PD患者,1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GIH,发生率为2.6%,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6~7天出院。结论循证护理立足于科学、客观的临床证据,整合医疗资源以求实现临床护理实践最优化、患者获益最大化和资源分配最优化,有力促进了医疗实践的改革和护理学科的深化发展。
- 胡艳杰覃莉王瑶罗艳丽
- 关键词:循证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出血
- PLR和PNI联合评分评估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期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评分对于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2016年间行肝切除术的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资料(n=269)。根据患者术前一周检查结果计算并分析其PLR和PNI的联合评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PLR+PNI联合评分患者术后生存期差异。结果 PLR+PNI联合评分0、1、2分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3.4%、27.8%和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1%、72.3%和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400ng/mL、肿瘤多发、肿瘤微血管侵犯、PLR+PNI评分与术后肿瘤复发有关。而围手术期输血、肿瘤微血管侵犯、PLR+PNI联合评分是影响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PLR和PNI联合评分可用于评估HCC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期。评分越高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越高,生存率越低。
- 覃莉杨小玲李川罗艳丽
-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肝细胞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