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一种用于深度除磷的负载镧人工湿地填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深度除磷的负载镧人工湿地填料的制备方法,制备人工湿地预填料,人工湿地预填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湖泊底泥65‑75份、美人蕉生物质粉末10份、可溶性淀粉/凹凸棒土10‑20份、碳酸镁5‑10份;将浓度为0.0... 许巧玲 肖静江 何雪梅三种湿地植物在冬季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中脱氮除磷的贡献 分别选择3种湿地植物(风车草、皇竹草、象草)为湿地植物,研究在冬季低温状态下生长状况和脱氮除磷效果.研究发现,所选用的3种植物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皆可缓慢稳定生长,不同植物生长量、氮磷吸收特点和吸收量不同.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皆... 许巧玲 温学源 杨芷欣 蒋文霞 杨卓关键词:人工湿地 植物种类 脱氮除磷性能 Effects of Hydraulic Loading of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被引量:1 2014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l eviate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problems and to explore to the effects of hydraulic loading on wetland clogging. [Method] The experiment, through artificial soil columns, simulated vertical flow arti-ficial wetland, set four hydraulic load level at 50, 100, 150 and 200 cm/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hydraulic loading on wetland clogging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run-ning threshol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ydraulic loading have greater impact;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clogging process under high hy-draulic loading of 200 cm/d, the effective life was only six months, and the single factor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threshold of the hydraulic load should be at 100-150 cm/d; system can last for six months at low hydraulic loading and last for three months at medium hydraulic load.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wetland clogging experiments in future. 王小毛 许巧玲 崔理华 李国婉堵塞对垂直流人工湿地中酶活性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人工湿地持续运行,基质堵塞不可避免,了解湿地堵塞后对基质酶活性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对基质堵塞后湿地的科学管理有指导意义。该实验通过构建2个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通过监测孔隙度变化,初步判定堵塞情况,实验发现该湿地系统堵塞主要发生在10cm~20cm层。从湿地堵塞后酶活性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变化发现基质堵塞初期对COD去除影响不大,但对TP去除影响较大。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生物炭可以可提高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湿地对TN、TP的去除,但堵塞会降低系统中这三种酶的活性。 许巧玲 温学园 汪丽 张凤 王萍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 TN TP COD 酶活性 覆土厚度对冬种马铃薯还田稻草腐解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了探讨广东冬种马铃薯主产区覆盖还田稻草的腐解进程。[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水稻稻草在不同覆土深度(0、5.0、7.5和10.0 cm)对还田稻草腐解的影响。[结果]覆土深度为7.5 cm时腐解速度最快,覆土深度0 cm最慢。还田60 d后,覆土深度7.5 cm的稻草残留率为50%,而覆土深度0 cm的稻草残留率为80%。稻草还田后有机碳在前10 d分解较快,稻草的全碳含量随着还田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导致C/N比降低。冬马铃薯收获时覆土深度0 cm有机碳残留率为76%,覆土深度7.5、10.0和5.0 cm的有机碳残留率依次为69.3%、70.8%和72.5%。还田的前10 d稻草氮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20 d后才出现下降趋势。一季马铃薯田稻草还田后稻草有机碳只释放了1/3左右。[结论]稻草还田前期可以固定部分氮素,还田后期会释放一定的氮素供马铃薯生长需要。种植一季马铃薯作物后,还田的稻草并没有被完全腐解。 许巧玲 曹先维 高雅丽 官利兰 张新明 娄赟 叶淑华关键词:冬马铃薯 稻草 腐解 生物炭添加对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和基质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高人工湿地除污能力,探索利用生物炭强化人工湿地除污的可行性,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比不添加生物炭系统(CW-1)和添加生物炭系统(CW-2)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净化效果、微生物活性(基质酶活性、生物量、生物膜)大小,探究生物炭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中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生物炭对垂直流湿地基质中酶活性、生物量和生物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生物炭,TN、NH_(4)^(+)-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3.0、1.1、2.7、0.1百分点,添加生物炭湿地(CW-2)的去除率高于未添加生物炭湿地(CW-1);生物炭添加促使湿地基质中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生物量增加,对0~10 cm基质层中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0~10 cm基质层酶活性和生物量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2层(10~20 cm和20~30 cm)。结果证明,在人工湿地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氮、磷、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并可显著提高0~10 cm基质层中酶活性和生物量水平,从基质酶和生物量角度看,添加生物炭有助于提高人工湿地长效除污潜力,但生物炭的添加也增加了20~30 cm层的生物堵塞风险。 许巧玲 汪丽 谭敏霞 耿和军 王晓蕾 李佳杰关键词:生物炭 垂直流人工湿地 生物量 几种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几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葫芦、美人蕉、花叶芋、剑兰和万寿菊5种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5种植物对污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水葫芦和万寿菊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人工土柱运行试验中,水葫芦对COD、BOD5、NH+4-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10.9%、11.5%、4.1%和15.7%;万寿菊对COD、BOD5、NH+4-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2%、8.9%、9.2%、7.4%和11.7%。在种植植物的人工土柱中,选择干湿比为1∶5,配水周期为2 d的运行方式更经济,更符合对水污染的处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 许巧玲 崔理华关键词:湿地植物 生活污水 垂直流湿地基质中酶的分布与氮磷及有机质的关系 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解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中酶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基质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关系,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微宇宙试验系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运行试验,分析种植植物的皇竹草系统和不种植物的对照系统基质中不同深度层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酶活性与基质中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这6种酶的活性在上层(0~〈10em)的分布特点相一致,即皇竹草系统基质中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系统(P〈0.05).在垂直方向上,两个系统中6种酶的活性都表现为上层显著较高,这与基质中W(TN)、W(TP)和W(有机质)的分布规律相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脲酶活性与W(TN)、W(TP)、(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51、0.970、0.933,P均小于0.01),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均与W(T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97、0.916,P均小于0.01),磷酸酶活性与W(TP)、W(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25、0.919,P均小于0.01),转化酶活性与W(T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69,P〈0.05),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P〈0.05).研究显示,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种植皇竹草有助于提高基质中酶的活性,酶活性与氮磷及有机质等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密切相关. 许巧玲 王小毛 崔理华 李哲 林顺娇关键词:垂直流人工湿地 酶活性 一株巨大芽孢杆菌QZY-3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巨大芽孢杆菌QZY‑3及其应用;巨大芽孢杆菌QZY‑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717;本发明提供一种菌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 乔志伟 许巧玲 张玉涛文献传递 一株多黏类芽孢杆菌QZY-1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多黏类芽孢杆菌QZY‑1及其应用;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728;本发明提供了多黏类芽孢杆菌QZY‑1在溶解难溶态磷中和抑制病源微... 乔志伟 许巧玲 张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