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翔
- 作品数:37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GDM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内皮依赖性FMD技术于孕前、孕中期和产后12周评估29例GDM孕妇(观察组)和34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右侧肱动脉FMD值;记录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分析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分析影响观察组FMD值的因素。结果FMD值在2组均呈先降后升趋势,观察组(F=85.50)及对照组(F=89.59)之间及组内3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时间点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9.01,P<0.05)。孕前组间F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P>0.05),对照组孕中期(F=16.88)和产后12周(F=60.83)FMD值均大于观察组(P均<0.05)。服糖后2 h血糖和舒张压对FMD值影响最为显著。结论GDM可致孕妇血管内皮功能不可逆损伤。利用FMD技术可无创评价G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望为筛查GDM孕妇产后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手段。
- 许翔刘新秀陈玲曾锦树叶新鲜黄小花魏凌琳包中涛
- 关键词:血管舒张
- 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表浅静脉畸形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对下肢表浅静脉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201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25例下肢表浅静脉表浅畸形病人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观察注射后局部病灶内声像变化并随访观效。结果 25例病人中22例一次性硬化成功,未出现复发,3例病灶较大者经多次聚桂醇注射治疗后未出现再发。结论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表浅静脉畸形效果满意,而超声能更精确地引导手术的进行。
- 陈树强刘晖蔡方钢许翔谢丽君曾锦树庄勇戴贻权叶真
- 关键词:超声介入治疗血管畸形硬化剂
- 不同条件下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分析
-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对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04年3月至2007年2月确诊为小肝癌(病灶直径≤3cm)的62个病灶。仪器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DU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
- 许翔叶真刘晖曾锦树
- 关键词:小肝癌分化程度
- 文献传递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用常规超声及VTQ对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VTQ特征,绘制ROC曲线寻找判断指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VTQ测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内最大(Vmax)、最小(Vmin)及平均剪切波速度(Vm)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P均<0.01)。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发现Vmax、Vmin及Vm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簇状钙化斑。结论 VTQ技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大价值。
- 陈树强朱莉莉陈祥锦陈绍勤许翔陈玲刘晖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值与颈动脉斑块退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值与颈动脉斑块退缩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择100例伴有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LDL-c数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最长斑块的长径及厚度、斑块规则性及回声特征的差异;以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LDL-c值1.8 mmol/L或2.07 mmol/L为目标值进行分组,比较颈动脉二维超声中斑块参数变化。结果 (1)他汀类药物治疗前最长斑块的长径为1.17(0.69)cm,治疗后最长斑块的长径为0.99(0.89)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的规则性及回声特征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1.8 mmol/L为LDL-c控制目标值分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1.8 mmol/L组的最长斑块长径为0.90(0.91)cm,较治疗前基线水平1.11(0.46)cm减少18.9%(P<0.05);LDL-c>1.8 mmol/L组的最长斑块的长径与基线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3)以2.07 mmol/L为LDL-c控制目标值分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最长斑块的长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LDL-c控制目标值≤1.8 mmol/L,颈动脉二维超声发现最长斑块的长径减少。
- 林彩红方玲吴华吴华许翔郭祈福杨明妮
- 关键词:血脂管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斑块超声
- 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对模型组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建立兔RA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超声检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检测。对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厚度进行分级,对滑膜炎症的严重程度进行病理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中23只兔完成实验,共46个关节。模型组于2-3周发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随后增生加剧,第8周达到高峰并进入平台期;对照组均无滑膜增生。模型组46个关节中,血流为0级1个,Ⅰ级4个,Ⅱ级22个,Ⅲ级19个;对照组滑膜血流均为0级。模型组TNF-α、CRP、IL-1自第5周起开始缓慢上升,至第8周到达高峰期,并保持相对稳定;对照组TNF-α、CRP、IL-1均呈现稳定低水平。模型组轻、重度滑膜炎的滑膜厚度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滑膜厚度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798,P〈0.05),血流分级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5),TNF-α、IL-1、CRP与滑膜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0、0.503、0.529,P〈0.05)。结论 超声可较血清学指标更早、更准确诊断关节滑膜炎病变。
- 陈树强叶真郑擎曾锦树许翔刘晖
- 关键词:超声检查血清学
- 正常妊娠孕妇血管内皮功能和僵硬度变化的纵向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的整个孕期至产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动脉僵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1位正常妊娠和分娩的妇女加入此项研究。作为一个纵向研究,右侧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和右侧颈总动脉僵硬度的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one—pointpulsewavevelocity,PwVβ)分别在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和产后42d以后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妊娠妇女依次自早孕期至产后42d以后四个阶段右侧肱动脉FMD值呈下降趋势,右侧颈总动脉的PWVβ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时期的FMD值和Pwvβ值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正常孕妇肱动脉的FMD值和颈动脉的PwVβ值均有各自的变化趋势,并且两者联合可以较完整地评估动脉管壁的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孕妇的血管异常病变奠定了基础。
- 许翔刘新秀陈玲叶新鲜黄小花魏凌琳包中涛谢丽君
- 关键词:超声检查妊娠血管内皮功能动脉僵硬度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14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或MW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CEUS对部分病灶进行检查。结果消融治疗前:有73例109个病灶行CEUS,其中106(97.2%)个病灶CEUS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CEUS引导下完成RFA治疗;5枚病灶消融后即刻CEUS证实完全灭活。消融治疗后,有19例31个病灶行CEUS检查,肿瘤灭活诊断准确率为96.8%,与CECT检查结果一致,CEUS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晖叶真刘景丰黄秀烟许翔曾锦树魏凌琳
- 关键词: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肝肿瘤消融治疗
- 通过血流介导血管扩张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纵向研究
-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在早孕期至产后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照组(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组孕妇各20名加入此研究。作为一个纵向研究,分别在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和产后6w以后进行右侧肱动脉血流介...
- 许翔陈玲刘新秀叶新鲜黄小花魏凌琳包中涛谢丽君
- 文献传递
- 肝内胆管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性囊腺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性囊腺瘤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肝内胆管性囊腺瘤的二维声像图均呈境界清楚的多房囊性肿块,肿块与胆管关系密切但无相通,囊内分隔带厚薄不均匀、分布不规则,部分分隔带上可见乳头状突起和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分隔带内可见小血管走行。结论沿肝内胆管走行而不与之相通的多房囊性肿块是肝内胆管性囊腺瘤的一个有诊断意义的声像特征,并且应注意与其他肝内囊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 许翔陈玲叶真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肿瘤囊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