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中老年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球蛋白
  • 2篇危险因素水平
  • 2篇危型
  • 2篇瘤病毒
  • 2篇老年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型
  • 1篇心血管疾病

机构

  • 5篇焦作煤业(集...
  • 2篇焦作煤业集团...
  • 1篇焦煤集团

作者

  • 8篇许贺春
  • 3篇罗云杰
  • 3篇成守金
  • 2篇赵丽萍
  • 1篇张世坤
  • 1篇王国有
  • 1篇成守金
  • 1篇罗云杰
  • 1篇王英勇

传媒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尿液mALB、β_2-MG、NAG联合检测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WHO/ISH标准将高血压病患者126例分为高血压Ⅰ级56例,Ⅱ级70例;根据尿常规检查分为蛋白尿阴性组52例和蛋白尿阳性组74例。分别测定126例高血压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组尿液mALB、β2-MG、NAG及血清BUN、Cr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各组尿mALB、β2-MG、NAG单项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并与血清BUN、Cr异常检出率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的尿mALB、β2-MG、NAG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而血清BUN、Cr水平相近(P均﹥0.05)。尿mALB、β2-MG和NAG联合检测异常检出率在高血压Ⅰ级、Ⅱ级患者分别为85.71%和98.57%,明显高于血清BUN(7.14%,8.57%,P<0.01)和Cr(3.57%,7.14%,P<0.01)的异常检出率;在无蛋白尿和有蛋白尿组分别为90.38%和100%,明显高于BUN(5.76%,9.61%,P<0.01)和Cr(5.76%,7.89%,P<0.01)的异常检出率。结论 mALB、β2-MG、NAG联合检测是高血压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成守金罗云杰许贺春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高血压病肾损伤
中老年高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程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焦作矿区45岁以上中老年高知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于2011年对焦作矿区45岁以上的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了调查研究。测量项目包括身...
罗云杰赵丽萍许贺春
2608例呼吸道感染九项病原体IgM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分析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九项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技术对2 60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 Q热立克次体(COX)? 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 (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S)等九项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各种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在2 608例标本中,九项病原体IgM检测阳性率为62.96%(1 642/2 608),单项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8.35%(1 261/2 608),依次为MP32.78%(414/1 263),IFB28.98%(366/1 263),LP14.49%(183/1 263),PIVS12.59%(159/1 263),RSV5.94%(75/1 263),ADV2.37%(30/1 263),CP1.42%(16/1 263),COX1.19%(15/1 263),IFA0.24%(3/1 263);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61%(381/2 608);LP?MP?IFB在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较高,以MP?IFB?LP?PIVS感染为主,应及早进行不同病原体IgM检测,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罗云杰赵丽萍许贺春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IGM抗体流行病学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
对凝血检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及规范化建议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方法:从具体工作中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找出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上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结论:临床常使用的质控血浆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只能监控分析中仪器及试剂的状态,而对本文所提及的影响因素不能有效质控,应针对凝血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加以质量控制。
王国有王英勇张世坤许贺春
关键词:凝血检验影响因素
AFU、GGT、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AFU、GGT、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PHC患者和50例对照组人群血液中AFU、GGT、AFP含量进行测定,AFU、GGT测定采用酶法,AFP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比较两组人群A-FU、GGT、AFP的差别,分析PHC患者AFU、GGT及AFP单项异常和联合异常检出率的差别。结果 PHC患者血液A-FU、GGT、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06、10.45、65.47,均P<0.01);AFU阳性率76.79%(43/56),GGT阳性率69.64%(39/56),AFP阳性率73.21%(41/56),AFU、GGT和AFP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43%(54/56),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χ2分别为9.71、14.47、12.41,P<0.01)。结论 AFU、GGT、AFP联合测定可以提高PHC的检出率,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成守金许贺春
关键词:甲胎球蛋白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原发性肝癌
河南省焦作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高危基因亚型分布的研究
2017年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已经证实^([1,2]):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首要病因,95.0%~99.7%的宫颈癌患者可以检出HPV。为了解焦作地区HPV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 994名女性HPV感染及其分型进行了检测研究,现报告如下。
许贺春成守金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HPV感染基因芯片技术
HPV和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1 996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及HPV基因型别进行检测,包括19种高危型(16、18、26、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84)和5种低危型(6、11、42、43、44)。结果在1 996例标本中,HPV检出率为33.32%(665/1 996),高危型占82.11%(546/665)。在546例HPV高危型别感染中,共检出14种基因型,分别为16型(24.87%)、58型(16.58%)、18型(10.88%)、52型(8.55%)、56型(8.29%),33型、68型各占5.44%、31型(3.63%)、66型(3.63%)、35型(3.11%)、59型(2.59%)、84型(2.59%)、53型(2.33%)、45型(2.07%)。在665例HPV感染中,单个基因型别占65.72%(457/665),混合感染占34.28%(208/665)。在1 996例标本中,TCT阳性率23.60%(471/1 996),其中高危型HPV感染占91.30%(430/471);低危型HPV感染占5.52%(26/471);在1 525例TCT阴性患者中,HPV感染209例,其中高危型感染116例;1 331例HPV阴性病例中TCT阳性率1.12%(15/1 525)。不同年龄组间HPV及TCT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感染及TCT阳性在>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低危型HPV感染在<30岁年龄组检出率较高。结论 HPV和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进行定期检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成守金许贺春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高危型
中老年高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程度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焦作矿区45岁以上中老年高知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于2011年对焦作矿区45岁以上的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了调查研究。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膜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本组人群超重率47.39%,肥胖率34.32%,高血压发生率42.61%,高于国人平均水平;本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索水平较高,女性高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聚集程度明显好于男性。结论男性中老年高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大,应加强对这一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以预防心皿管疾病的发生。
罗云杰赵丽萍许贺春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