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明召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篇推进剂
  • 6篇氯酸
  • 6篇氯酸钾
  • 6篇耐高温
  • 6篇固体推进剂
  • 6篇高氯酸钾
  • 5篇双酚
  • 5篇FTIR
  • 5篇JUMP
  • 4篇热分解
  • 4篇物理化学
  • 3篇树脂
  • 3篇双酚A环氧树...
  • 3篇燃速
  • 3篇耐高温环氧
  • 3篇耐高温环氧树...
  • 3篇环氧
  • 3篇环氧树脂
  • 3篇RDX
  • 3篇RDX-CM...

机构

  • 19篇西安近代化学...

作者

  • 19篇谢明召
  • 10篇王晓红
  • 10篇刘子如
  • 9篇衡淑云
  • 6篇赵凤起
  • 6篇王国强
  • 6篇李勇宏
  • 6篇冯国富
  • 5篇王晗
  • 5篇任晓宁
  • 4篇李吉祯
  • 4篇张亚俊
  • 4篇张殿红
  • 4篇张皋
  • 4篇胥会祥
  • 2篇潘清
  • 2篇屈蓓
  • 2篇郑朝民
  • 2篇齐维宾
  • 2篇刘春

传媒

  • 4篇含能材料
  • 3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火炸药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PDSC特征量燃速关系方程的因素
2011年
分析了燃速催化剂和主要气体产物对燃速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特征量关系方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程的压强因子与压强指数线性相关,RDX-CMDB改性双基推进剂(R系列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影响燃热因子,主要分解气体产物相对量值比与"燃热因子"和"压强因子"有线性关系或有近线性关系。因此,该方程除了可以描述PDSC的特征量与燃速的关系外,还可以描述推进剂的催化剂作用,也可以定量描述气体产物提高燃速和降低压强因子或压强指数的作用,同时通过它还可揭示燃速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衡淑云刘子如谢明召张腊莹任晓宁王晓红
关键词:物理化学燃速燃速催化剂
T-Jump/FTIR技术研究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快速热裂解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温度快速跃迁原位池与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T-Jump/FTIR)技术在0.1-0.4MPa压强范围内研究了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快速热裂解.试验是以1000℃·s-1的升温速率在800和1000℃的温度下进行,用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时跟踪分析DNTF裂解的气相产物.结果表明,DNTF快速热裂解的主要产物CO、CO2、NO和NO2的相对摩尔浓度c*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通过分析相对摩尔浓度比(c*NO/c*NO2)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揭示了DNTF中碳硝基C—NO2存在均裂生成NO2和异构化生成NO两条竞争分解的可能途径,同时压强可能抑制呋咱环和氧化呋咱环生成NO的可能性.压强升高使c*CO和c*CO2升高,而使c*CO/c*CO2下降,证明DNTF的分解中存在非均相的气相/凝聚相反应和均相的气相产物间反应的二次或三次过程.
任晓宁刘子如王晓红赵凤起谢明召衡淑云
关键词:DNTF压强
TG-DSC-IR-MS联用研究RDX-CMDB推进剂催化热分解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红外-质谱(TG-DSC-IR-MS)联用技术,研究了三元复合燃速催化剂(2,4二羟基苯甲酸铅、对氨基苯甲酸铜和炭黑)对RDX-CMDB推进剂热分解的作用,并比较了纳米和普通催化剂作用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复合燃速催化剂使RDX-CMDB推进剂热分解特征量发生明显变化;改变了推进剂中RDX的初期热分解机理,使放热的C N键断裂在与吸热的N NO2键断裂的竞争反应中占优;也使双基组分放出有负生成热的CH2O的相对量增加,分解过程放热量或放热速度提高,促进了燃速的提高。与普通催化剂相比,纳米催化剂作用效果更好。
谢明召衡淑云刘子如王晗王晓红赵凤起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分解
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高氯酸钾为41.00%~56.00%,LLM-105为10.00%~25.00%,耐高温环氧树脂为10.00%~32.37%,双酚A环氧树脂为0...
王国强李宏岩冉秀伦张殿红李勇宏冯国富胥会祥谢明召黄小悟刘春范红杰邓重清庞维强
文献传递
纳米铅盐对双基推进剂的催化热分解被引量:2
2011年
用TG-DSC-IR联用技术和原位热裂解-IR联用技术研究了两种纳米铅盐燃速催化剂,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铅(n-β-Pb)和纳米邻苯二甲酸铅(n-PhtP)对某配方双基推进剂热分解的作用。实时测定了催化剂对双基推进剂TG-DTG和DSC特征量凝聚相特征基团和热分解气相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铅盐燃速催化剂使双基推进剂热分解特征量发生变化,分解历程缩短,热分解放热速率加快;促进双基组分中O—NO2键的断裂和NC环的分解;使热分解气体产物中有负生成热ΔHfo的CH2O、CO和CO2的相对生成量增加。与空白配方相比,添加催化剂n-β-Pb和n-PhtP的配方的热分解放热速率由29.5 J·g-1.℃-1分别增大至31.1 J·g-1.℃-1和31.4 J·g-1.℃-1;热分解气体产物中CH2O/NO2的值由1.77分别增大至2.45和2.60,CO/NO2的值由0.071分别增大至0.079和0.090。添加n-PhtP的配方热分解放热速率最快,气体产物中CH2O和CO相对生成量最大,燃速最高。
谢明召冯小琼衡淑云王晓红陈智群潘清王明刘子如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分解双基推进剂
DSC/TG-FTIR-MS联用技术研究ADN热分解动力学和机理被引量:13
2010年
应用DSC/TG-MS-FTIR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ADN的分解过程及分解机理,从ADN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动态分布及气体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方面,获得了ADN热分解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NO2、NH3、H2O和N2,气体产物N2O、NO2和NH3的动力学参数的Ea值分别为157.5、158.6、100.0 kJ/mol,从微观角度提出了ADN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王晓红张皋赵凤起谢明召任晓宁何少蓉
关键词:热分解ADN
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以重量百分数计:高氯酸钾为55.00%~73.00%,耐高温环氧树脂为10.00%~43.37%,双酚A环氧树脂为0~11.40%,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为0~12.77%,消泡剂...
王国强李吉祯张殿红李勇宏王晗冯国富胥会祥谢明召黄小悟王晓飞张亚俊张昊越屈蓓
文献传递
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深井用耐高温固体推进剂,以重量百分数计:高氯酸钾为45%~65%,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0~10%,耐高温环氧树脂为5.59%~26.79%,双酚A环氧树脂为1.77~10.38%,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为...
王国强李吉祯樊学忠姬月萍李勇宏冯国富谢明召张亚俊
RDX-CMDB推进剂的催化热分解Ⅰ.高压热分解与燃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研究了一种RDX-CMDB推进剂在所选用燃速催化剂(没食子高铅、对氨基苯甲酸铜和炭黑)作用下的热分解,并对比了纳米和非纳米催化剂对其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和不同复合组成的燃速催化剂对PDSC特征量和RDX的相对放热量有影响;在14MPa压力范围内PDSC的特征量和压力可用一经验方程,通过二元回归与燃速关联。该方程能得到表征压力(压强)和放热速度对燃速的贡献程度的参数,能反映较高压力(8-14MPa)下推进剂燃速的平台效应和不同复合组成的燃速催化剂的影响。
谢明召刘子如衡淑云王晗张腊莹赵凤起
关键词:燃速燃速催化剂
T-JUMP/FTIR联用技术研究RDX的热裂解过程被引量:5
2010年
用T-JUMP/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燃烧条件下RDX的热裂解过程。通过分析裂解产物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及温度与压力对裂解过程的影响,提出了RDX可能的快速热裂解机理及影响快速热裂解机理的因素。结果表明,RDX裂解气相产物主要有CO2、N2O、NO2、HNCO、NO、CO和HCN,且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产物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变化:在600℃、0.1~0.4MPa条件下,裂解5s以内的NO2与NCN含量比随压力的升高而下降;HCN与N2O含量比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在0.1MPa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HCN与N2O的含量比趋向于增大。RDX快速热裂解的初期存在两个竞争反应,即C—N和N—N键的断链竞争反应;提高温度和在0.1~0.4MPa压力范围内提高压力对生成HCN的N-N键断裂反应有利。
王晓红张皋刘子如谢明召潘清衡淑云
关键词:物理化学RDX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