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云龙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聚氨酯
  • 4篇密封
  • 4篇密封胶
  • 4篇硅烷
  • 4篇改性
  • 3篇硅烷改性
  • 3篇改性聚氨酯
  • 2篇弹性体
  • 2篇偶联剂
  • 2篇聚氨酯密封胶
  • 2篇硅烷改性聚氨...
  • 2篇硅烷偶联
  • 2篇硅烷偶联剂
  • 1篇单组分
  • 1篇单组分湿固化
  • 1篇多元醇
  • 1篇湿固化
  • 1篇耐湿热
  • 1篇接枝
  • 1篇接枝共聚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贾云龙
  • 5篇罗钟瑜
  • 5篇修玉英
  • 1篇郑旭生
  • 1篇王功海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环球聚氨酯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以硅烷作偶联剂,以硅氧基湿气固化代替异氰酸酯基湿气固化合成硅烷改性聚氨酯(SPU)预聚体,再加入硅烷粘接促进剂、硅烷干燥剂和其他成分制备性能优良的密封胶。异氟酸酯、多元醇、硅烷等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配比是影响 SPU 密封胶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硅烷新产品并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改性 PU 密封胶,扩大已有硅烷改性 PU 密封胶的应用领域。
修玉英贾云龙罗钟瑜
关键词:硅烷聚氨酯密封胶改性
聚脲多元醇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在实验室以间歇法制备了聚脲多元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分散剂S,研究分散剂S对体系粘度、固含量、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降低反应体系和产品的粘度,提高聚脲多元醇的固含量和稳定性。采用FTIR、DSC、粒径分布仪、TEM等手段分析了聚脲分散体的结构、热性能、分散性及形态。
修玉英贾云龙罗钟瑜郑旭生
关键词:聚脲多元醇接枝共聚分散剂聚氨酯
硅烷改性聚氨酯的合成被引量:27
2005年
以氨基硅烷偶联剂为基础,对以异氰酸酯基为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再封端,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硅烷封端率的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在聚氨酯预聚体上,产物的表干时间、粘接强度、耐湿热都得到很大改善,力学强度在一定封端率下保持较好,在聚氨酯密封胶、弹性体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修玉英贾云龙罗钟瑜
关键词:改性聚氨酯氨基硅烷偶联剂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耐湿热
硅烷偶联剂改性聚氨酯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从原料和工艺两方面出发,对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基础的硅烷改性聚氨酯(SPU)进行了改善。原料方面,改性后的KH550由伯氨基转化为仲氨基,反应活性降低;工艺方面,将KH550加料顺序提前。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有利于降低SPU树脂的黏度和提高反应平稳性;较好解决了由于黏度上升太快引起的KH550自聚凝团问题。
修玉英王功海罗钟瑜贾云龙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聚氨酯密封胶弹性体
硅烷改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氢基硅烷偶联剂为基础,对以异氰酸酯基为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再封端.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硅烷封端率的单组分温固化聚氨酯。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在聚氨酯预聚体上.产物的表干时间、粘接强度、耐湿热都得到很大改善,力学强度在一定封段率下保持较好.在聚氨酯密封胶、弹性体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修玉英贾云龙罗钟瑜
关键词:硅烷聚氯酯密封胶弹性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