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璐

作品数:1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音乐
  • 6篇演唱
  • 3篇演唱技术
  • 3篇音乐形态
  • 3篇山花
  • 3篇声乐
  • 3篇锣鼓
  • 3篇乐府
  • 3篇歌唱
  • 3篇唱论
  • 2篇仪式
  • 2篇仪式音乐
  • 2篇音乐考察
  • 2篇声乐演唱
  • 2篇气息
  • 2篇民族
  • 2篇节奏
  • 2篇乐府歌诗
  • 2篇歌诗
  • 2篇白马

机构

  • 19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9篇赵璐
  • 4篇段忠
  • 1篇付晓玲
  • 1篇杨梅
  • 1篇杨梅
  • 1篇单豫

传媒

  • 4篇黄河之声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民族音乐
  • 2篇电影评介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黄钟(武汉音...
  • 1篇音乐大观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人民音乐
  • 1篇第六届中国音...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川羌族情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视野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情歌是人类情爱的永恒主题之一,情歌能够较为妥帖地表达青年男女之间那种既含蓄又热烈,既羞涩又纯真的情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待±劲中已有不少风情旖旎的情歌,再到《乐府诗集》中为人们广泛传颂的爱情诗《孔雀东南飞》、《罗敷》等,无一不反映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爱隋观和爱情生活。
杨梅赵璐单豫王宬葓
关键词:情歌文化视野音乐形态《孔雀东南飞》羌族《乐府诗集》
李白乐府歌诗的音乐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表明,李白的乐府诗歌中有大量是可以入乐的。但长期以来,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文学与历史领域,音乐方面的研究极为欠缺,尤其是对李白诗歌的音乐性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核心音调、旋法特点、结构材料与终止式五个方面对李白乐府诗歌中可以入乐的部分(即歌诗)作品作了音乐本体方面的初步探析,以期对李白诗歌的全面研究提供帮助。
付晓玲赵璐
关键词:乐府歌诗音乐研究
民族打击乐节奏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运用——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花锣鼓为例
2014年
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其节奏部分是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节奏训练多为以单一乐器为发声对象的听辨记,本文对民族打击乐象山花锣鼓中多件乐器的节奏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并提取其主要节奏元素加以组合编配,意在将其引入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为感受、理解、记忆民族打击乐节奏提供丰富的实践,同时为学科专业教育民族化做出有益的探索。
段忠赵璐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节奏视唱练耳
燕南芝庵《唱论》新释被引量:1
2011年
元代燕南芝庵邸昌论》是我国第一部‘歌唱专著,其以要诀的形式写作,简明扼要又意旨丰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体和局部歌声运动状态的要求及技术要点,如“歌之格调”、“凡歌一声”等节;二是对演唱中出现的各种声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以引起歌者的注意并有所改正,如“凡歌节病”、“凡唱声病”等节;三是歌唱时的其他演唱原则,如“凡歌之所忌”等节。
赵璐
关键词:《唱论》芝庵新释歌唱演唱
中国古代歌唱气息技术理论特征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古代气息技术理论在理论内容、研究观念和表述方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首先,理论内容上注意气息的灵活运用,注重对"点"的详细阐述,而西洋气息理论则更强调对气息的整体控制和保持,突出对"面"的整体把握。其次,在研究观念及表述方式上,中国理论家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多从唱者的心理、意念出发进行理论阐述,其表述更多地建立在直观体验上,故显含蓄深奥。西方唱技理论则通常以理性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同时采用科学论证的方法对气息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探明歌唱气息的产生过程和原因。
赵璐
关键词:歌唱气息感性经验意念
李白王维乐府歌诗音乐之异同被引量:1
2013年
李白和王维的乐府歌诗音乐一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特征,如题材相似、音乐种类丰富、音乐基本形态大致相同等等。但在不同的人生经历、气质性格及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李王二人的歌诗音乐呈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及审美特征,如李白的乐府歌诗音乐以北乐为主,音域宽广跌宕,节奏、旋法形态多变,具有飘逸洒脱、热情豪爽、意蕴醇厚的整体审美特征,而王维的大部分歌诗的音调结构与旋法复合了北方与南方的音乐特点,并有机融合成一种新的旋律风格,形成了气疏韵长、清雅简淡、意境深远的审美特征。
赵璐
关键词:乐府歌诗音乐题材音乐形态音乐审美特征
简论宋元时期声乐演唱美的要素
2006年
本文对宋元时期演唱美的三要素进行了初步学习和研究,就其构成与特点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希望能从古代零散的字面表述中整合出其理论元素,为今天的理论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赵璐
四川非遗象山花锣鼓的文化内涵
2014年
象山花锣鼓为清锣鼓,是四川遂宁大英县象山镇所特有的民间小乐种。其创始于清朝1875~1880年间,又称“花花锣”“耍耍锣”。在历史上,象山镇的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锣鼓乐队,其最早是各家在农闲时演奏,后来每到逢年过节或在象山镇的富乐寺庙会之时,各家族的锣鼓乐队就会聚集在一起演奏,由此形成“赛花锣”的风俗延续至今。象山花锣鼓记录着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表现着象山人民独特的民俗活动,其情绪活泼欢快,音乐形态独具一格,是四川郪江流域民间锣鼓乐的典型代表。
赵璐段忠
关键词:音乐形态乐种锣鼓经音乐思维
平武扒昔加寨白马陶祷仪式音乐考察(上)
2021年
白马人历来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在白马,以敬山谢神、赏勤罚懒、祈福来年五谷丰登为意的“陶祷”(音译)祭祀活动是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本文对白马扒昔加寨的陶祷仪式作了较为详细描述和简要分析:扒昔加寨陶祷仪式过程由请神祈福、驱鬼逐疫、敬山谢神、赐福各家四部分组成,音乐始终贯穿其中。通过对扒昔加陶祷仪式的调查可以看出:在仪式活动中,仪式观念直接影响音乐观念、音乐形态需要对应仪式行为,并最终达到仪式效应与音乐效应交融共生的效果。
赵璐段忠
关键词:白马藏族仪式音乐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述评
2010年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白成体系、内容繁杂、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它不仅丰富了古代的声乐理论,同时对古代声乐演唱的创作、实践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建国以来,部分专家学者对古代演唱技术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多,表明古代的演唱技术理论已经日益受到重视。
赵璐
关键词:声乐演唱表演理论声乐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