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靖怡
-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22例早产儿转运过程的救护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如何在早产儿转运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救护 ,提高转运成功率。方法 配备转运设备 ,安排医师和护士外出接诊 ,做好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的护理。结果 转运途中无一例病情恶化或死亡 ,2 2例中 ,治愈出院 18例 ,放弃治疗 2例 ,死亡 2例。结论 早产儿转运过程救护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在转运前积极的控制和稳定病情 ,做好充分准备 ,转运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救护措施 ,才能保证早产儿的成功转运。
- 邓靖怡
- 关键词:早产儿转运救护护理
- 早产儿肠道内喂养的护理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邓靖怡张海燕何爱兰
-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
- 产前预防性用药对胎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血清CK-BB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氟桂利嗪(FNZ)、拉莫三嗪(LTG)及两药联合经孕鼠给药,对胎鼠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孕20d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FNZ组,LTG组,FNZ+LTG组和对照组。前3组大鼠于脑缺血缺氧术前3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分别为FNZ0.5mg/(kg.d),LTG10mg/(kg.d),FNZ0.5mg/(kg.d)+LTG10mg/(kg.d)。第3天给药后3h,每组取8只孕鼠制作宫内缺血缺氧模型,剩余2只孕鼠直接行剖宫产取胎鼠,每胎5只。于缺血缺氧后6、12、24、48h分别取胎鼠血清0.5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结果胎鼠缺血缺氧后,血清CK-BB水平明显升高。FNZ组、LTG组及FNZ+LTG组胎鼠缺血缺氧后各个时间点血清CK-B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均P<0.01)。联合用药较单个药物应用效果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产前预防性口服FNZ、LTG对胎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 何莉陆长东邓靖怡何文丹
- 关键词:氟桂利嗪拉莫三嗪WISTAR
- 计卫资源整合后的社区妇女流产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效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计卫资源整合后的社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研究计卫资源整合后的社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新模式实施策略与效果。选择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登记信息,对就诊患者100例进行电话调查获得有效问卷为对照组(原服务模式),另100例电话调查获得有效问卷为实施服务组。针对两组流产后计划生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施服务组1年内避孕知识知晓率(98%)、避孕药具应用率(85%)高于对照组(5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服务组1年内重复流产率(11%)低于对照组(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卫资源整合后的社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将会对优质的PAFPS(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工程带来新的内涵,发挥深远的医疗、社会及经济效益,可能更适合我国国情。
- 梁倩雯杨彩轩欧秀莲邓靖怡
-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 深圳市区1247名已婚女教师常见妇科疾病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已婚女教师常见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 ,给今后做好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和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临床检查结合细胞学涂片以及B超、CT、红外线扫描等检查。结果 常见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 38.33% ,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患病率分别为 2 8.31%和 10 .0 2 % ,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和子宫肌瘤。结论 女教师的健康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加强妇女保健工作。
- 任雪鸿周志玉邓靖怡
- 关键词:常见妇科疾病女教师妇女保健
- 黄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其对HIE患儿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HIE患儿5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1.4 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6,P<0.05)。NBNA评分在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18,P<0.05),第14天优势更明显(t=2.79,P<0.01)。结论黄芪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缩短疗程,提高NBNA评分,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
- 邓靖怡何莉黄河熊远青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 黄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功能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黄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HIE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2mL·kg-1·d-1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1.4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6,P<0.05)。NBNA评分第7天已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18.P<0.05),第14天治疗组优势更明显(t=2.79,P<0.01)。治疗组第14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回升,CD8下降,PCD4/PCDB比值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缩短疗程,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脑损伤,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 何莉黄河熊远青邓靖怡
- 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被引量:6
- 2005年
- 笔者报道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体会。阐述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领导重视、健全制度;病区布局科学、设备到位;提高业务素质,强化预防意识。认为要做好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制度落实、布局科学、设备到位、监管得力、消毒严格、操作规范、奖罚分明是保证。
- 邱岸花邓靖怡
- 关键词:新生儿病区护理管理
- 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根据胃内残留奶量,调整喂养方案;调整喂奶时间、奶汁浓度;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增加较快,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能克服间断喂养引起的胃过度扩张这一缺点;诱发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消化道动力,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 邓靖怡周志玉
- 关键词:早产儿肠道喂养护理技术胃肠激素喂养耐受性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2004年
- 张海燕邱岸花邓靖怡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高压氧疗法临床疗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