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武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多棱镜下的透视: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主义流向
- 2013年
- 现实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科学而准确的边界。仅仅在新时期内,我国就曾经出现过十几种现实主义,如真正的现实主义、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民族的开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多元的现实主义、朴素现实主义、全息现实主义、人文现实主义等①。
- 邱志武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全息
- 当代生态诗歌的现实主义视角考察
- 2016年
- 生态诗歌的现实主义考察,是以生态诗歌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厘清生态诗歌的存在是以客观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批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径、痛切家园失守、呈现生命意识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生态诗歌的现实形态。通过对生态诗歌的考察,反思诗歌介入现实的方式和尺度,提出既不能强调生态诗歌的现实性而忽略诗歌本身的诗性,也不能强调诗歌技艺而不顾客观生态环境,主张要在现实性和技巧性的完美融合上下工夫。
- 邱志武杨慧
- 关键词:生态诗歌现实主义
- 陶晶孙“自我小说”主人公的爱国情怀被引量:2
- 2005年
- 创造社作家陶晶孙“自我小说”主人公性格构成中的最突出特征是其爱国情怀,此情怀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即在描述浪漫留学生活中所透露的昂扬向上气质与对中国人形象的张扬。陶晶孙爱国情怀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爱国思潮的影响;二是“自我小说”流派的影响;三是作家生活经历的作用。
- 邱志武
- 关键词:陶晶孙自我小说爱国情怀
- 挽花——《也许》与《花环》比较赏析
- 2011年
- 闻一多的《也许》和何其芳的《花环》之所以要置于同一平台,原因在于两首诗不约而同地关注了死亡这一命题。具体地说,两首诗都瞩目于少女的天亡。《花环》中清晰的显露着小玲玲珍珠似的少女“美丽的夭亡”了;《也许》的孕育之初,题目是《薤露词——为一个苦命的夭亡少女而作》。
- 邱志武
- 关键词:《也许》比较赏析闻一多少女
- 后现代视域下打工诗歌现象考察
- 2016年
- 当前,对打工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打工诗歌本体及其对整个文化语境的重要意义上,对打工诗歌进行后现代视域的观照,具有一定的探索意味。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打工诗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并以平民性、体验性、复制性为生存策略,对现有诗歌秩序从多维角度尝试着进行解构,这种解构对诗歌的"公共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邱志武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打工诗歌
- 1950年文艺批评状况探析——从1950年的《文艺报》和《人民文学》说起
- 2011年
- 1950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上所发表的作品,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崭新的时代、崭新的生活和反映新的时代的人物。文学批评特别重视对文学的社会批评、思想批评的功能的强调上,相对来说,对审美批评的功能重视不够。
- 邱志武
- 关键词:《文艺报》
- 当代学习雷锋活动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 2015年
- 学习雷锋活动的内生动力机制,是构成其组织系统内部具有的对学习雷锋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推动此项活动发展的内在力量。其基点主要是爱国传统基础、革命传统基础、社会现实基础和公共舆论基础。学习雷锋活动内生动力机制的建设要着重强调发挥主体性作用、榜样力量、制度建设。
- 王晓华邱志武仲天宝
- 关键词:学习雷锋活动内生动力
- 当下诗歌批评中的整体性与历史化视角——评宋宝伟著《新世纪诗歌研究》
- 2017年
-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之后,诗歌向何处走,成为新世纪诗歌衍进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 邱志武
- 关键词:诗歌研究诗歌批评历史化新世纪诗歌民间写作
- 林语堂英文小说中凸显的和谐观念特质
- 2010年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林语堂在向西方输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牢牢的把握住了和谐这一要素。文章重从天人合一,乐天知命,平和冲淡等三个方面,探讨林语堂在英文小说中所凸显的和谐观念特质。
- 邱志武
- 关键词:天人合一乐天知命
- 现实主义诗歌的困境:“现实”如何“诗歌”被引量:2
- 2016年
- 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其朦胧性、凝练性、写意性、抽象性。“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极终古”、“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表现出的是微言中见大义,强调的是诗歌的宏阔性。总体而言,诗歌不是一个人间的凡夫俗子,
- 邱志武
- 关键词:现实主义诗歌写意性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