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动物室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的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 1996年
- 1995年5月,对某实验动物中心发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进行调查。结果,显性感染1例;隐性感染34例,隐性感染率为37.78%。实验用鼠和狗的抗HFRS阳性率分别为37.65%、14.29%。发生原因是野鼠窜入动物室内将HFRSV传给实验动物所致。病例-对照分析表明,养鼠、与鼠接触年限、被鼠咬伤,是此次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实验动物,包括通过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
- 毕鹏徐光伟郑慧玲程慧黄芬吴系科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动物
- LM-L益康消毒剂某些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LM一L益康消毒剂为过氧化氢(H2O2)加入稳定剂、增效剂的复方消毒剂。实验室试验表明,该制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均有杀灭作用,但有机物可影响其效果,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胡庆生徐庆华孟冀辉李盛程慧郑慧玲
- 关键词: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杀菌试验
- 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 运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职业献血员中抗-HCMVIgM。结果 职业献血员中抗-HCMVIgM阳性率为30.3%(338/1117),抗-HCMVIgM阳性率与职业献血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时间有关。与献血次数无关。结论 HCMV在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建议尽快用抗-HCMVIgM对职业献血员进行筛选。
- 叶冬青黄芬胡兆平郑慧玲王玉琴
- 关键词:职业献血员HCMV巨细胞病毒感染献血时间人巨细胞病毒
- 安徽省部分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对64041例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共发现先天性畸行儿698例,出生时缺陷总发生率为10.899‰。前五位缺陷依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58‰)、唇腭裂(2.19‰),多(并)指(趾)(1.41‰)、肢体畸形(1.17‰)及耳部畸形(1.18‰)。监测结果表明,新生儿畸形的发生与患儿父母是否近亲婚配、家系中有无同种畸形患者、母亲生育年龄、职业、居住地区和妊娠季节等因素有关,支持出生缺陷是多因子疾病的学说。
- 施民安陈亚丽郑慧玲
-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流行病学新生儿
- 合肥地区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献血员的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法(EIA)和逆转录一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分别检测献血员中的抗-GBV-C/HGV和GBV-C/HGV RNA。结果 献血员中抗-GBV-C/HGV检出率为1.7%(18/1050),抗-GBV-C/HGV阳性血清中GBV-C/HGV RNA占66.7%(12/18);男性和低年龄组献血员抗-GBV-C/HGV阳性率分别低于女性和高年龄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GBV-C/HGV阴性的献血员有6名转为阳性,2名抗-GBV-C/HGV和GBV-C/HGV RNA阳性的献血员有1名转为阴性。结论 GBV-C/HGV在合肥地区献血员中有较高的感染率;献血员中存在着GBV-C/HGV阳性但ALT正常的献血员,应尽快对献血员进行GBV-C/HGV感染指标的检测。
- 叶冬青黄芬胡兆平郑慧玲汪兴太
- 关键词:献血员HGVGBV-C庚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逆转录
- 合肥市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病原的调查
- 1990年
- 1988年3~5月对合肥市两所医院(甲、乙医院)婴儿室新生儿感染腹泻病原菌进行调查,336名新生儿中RV感染率14%,EPEC感染率2.1%,其余细菌未检出。乙医院感染率高于甲医院。发现同时感染RV和EPEC但不发病。提示新生儿可以携带RV和EPEC,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叶冬青吴系科郑慧玲纪竞雄
- 关键词:腹泻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新生儿
- 新生儿轮状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990年
- 应用IFAT,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脐血和母亲血清中,均检测到RV抗体的存在,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5%和80.9%。血清抗体阳性率与气温呈负相关,冬季阳性率显著地大于夏季。母亲RV抗体滴度高于新生儿抗体滴度。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RV感染与血清抗体分布是不平行的;感染和非感染RV的新生儿血清抗体阳性率基本相同。提示血清抗体不能使新生儿免受RV感染。
- 叶冬青吴系科郑慧玲纪竞雄
- 关键词:轮状病毒流行病学抗体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