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晔
- 作品数:7 被引量:1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东部陆缘地带的地幔低速层
- <正>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元氏—济南剖面,随县—上海剖面是通过人工源地震深部探测获得了地壳与地幔的细结构和速度分布的主体剖面.通过天然地震取得了北京及其邻近地带的地幔低速层分布。此外,还对该区地幔低阻层和地幔岩包体的分布进行...
- 滕吉文张中杰郑晔杨顶辉王爱武万志超
- 文献传递
- 丽江-者海地带的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 <正>本文利用1984年攀西裂谷考察期间所取得的东西向剖面爆炸地震学资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震相的重新识别与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计算。然后综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结果。
- 郑晔熊绍柏尹周勋曾晓献全幼黎孙克忠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随县─启东地带上地幔结构研究被引量:11
- 1994年
- 随县─启东人工地震探测剖面长700km,穿越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提取了该区莫霍界面以下上地幔中的反射界面信息,获得了上地幔的分层结构.结果表明,该区上地幔中有两个深度分别为76km和100km的界面.76km深度以下为一低速层,100km深度以下则为速度更低的低速层.该区岩石层厚度为76km,与华北地区相似,具有薄岩石层性质.
- 郑晔滕古文
- 关键词:上地幔结构岩石层
- 随县-常熟断面的上地幔结构
- <正>本文所用的资料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9—1981年记录的随县爆破地震资料。该测线西起湖北的随县,向东经河南的信阳、商城,安微的六安、合肥、马鞍山,江苏的溧阳,到常熟,全长700多公里,获得有效记录100多...
- 郑晔滕吉文
- 文献传递
- 攀-西构造带Q值及其横向不均匀性
- 基于人工地震测量的中地壳和莫霍间断面反射波的谱分析(10~30 Hz),得到了中下地壳的品质因子Q.Q值的分布在横向和垂向存在明显的变化,在攀-西构造带西部的华坪地区,上下地壳的Q值分别为Q=700~900和150~40...
- 孙克忠滕吉文金东敏郑晔
- 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被引量:43
- 1989年
-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 郑晔滕吉文
- 关键词:地壳构造带地震测深
-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8
- 1993年
- 本文利用攀西地区通过攀枝花的东西向剖面爆炸地震资料,进行了震相的重新识别和二维射线追踪与理论图计算.结果表明,沿剖面地表附近有4个低速区和若干高速带,它们与地质和构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渡口附近的高速岩体一直延伸到了上地壳的底部,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垒状构造,该高速体与攀枝花成矿岩体相关,并推断华坪及其以西地带也是找矿的有利地区.中地壳下部有一厚度约9km的低速层,它可能是壳内的韧性剪切带.低速层顶部深度为27.0—29.5km,与研究地区的居里面深度及天然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基本符合.剖面东段中地壳顶部还有一层很薄的低速层,反映了构造带两侧运动的不对称性.地壳厚度为53—56km,构造带中部的Moho界面没有明显的上隆.
- 熊绍柏郑晔尹周勋曾晓献全幼黎孙克忠
- 关键词:地壳结构岩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