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支抗
  • 8篇种植体
  • 8篇种植体支抗
  • 7篇磨牙
  • 7篇安氏
  • 4篇微型种植体
  • 4篇下颌
  • 3篇上颌
  • 3篇微型种植体支...
  • 3篇下颌磨牙
  • 3篇磨牙远移
  • 3篇矫治
  • 3篇矫治器
  • 2篇远移上颌磨牙
  • 2篇上颌磨牙
  • 2篇钟摆矫治器
  • 2篇安氏I类
  • 1篇第二磨牙
  • 1篇压低磨牙
  • 1篇牙齿表面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天津市口腔医...

作者

  • 12篇郭军
  • 9篇蔡兴伟
  • 7篇法永红
  • 3篇黄长城
  • 3篇杨永进
  • 2篇张锡忠
  • 2篇王延红
  • 2篇李广
  • 1篇吕晓宁
  • 1篇关晓航
  • 1篇王红梅
  • 1篇阎欣
  • 1篇闫欣
  • 1篇苍松
  • 1篇李正阳

传媒

  • 7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颅颌面硬软组织变化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两种方法对颅颌面硬软组织的影响有何不同。方法:将3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测量上下齿槽座点到翼上颌裂平面的距离,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上齿槽缘点到颏下点的距离,前牙覆盖的大小,上下唇凸点至美容线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下齿槽座点到翼上颌裂平面的距离以及下唇凸点至美容线的距离,两种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别,其他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顺利地将上颌磨牙远移至合适的位置,但两者相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对颅颌面硬软组织造成影响。
郭军张锡忠关晓航苍松李正阳
关键词:磨牙远移种植体支抗钟摆矫治器
即刻种植术中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即刻种植术中骨组织及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 方法:即刻种植81例患者,102个牙位。口腔粘膜缺损创面102个牙位,均采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进行修复。而牙槽骨缺损采用人工骨粉、自体骨和人工骨粉加自体骨进行...
法永红蔡兴伟李广郭军王延红
关键词:即刻种植术软组织缺损修复异体移植物创面封闭
文献传递
微型种植体支抗近移磨牙过程中的强支抗效应被引量:12
2010年
背景:在正畸治疗中,移动下颌磨牙需要强大的支抗控制,这也成为临床正畸所遇到的一个难题。目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观察近移安氏Ⅰ类错患者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置于下颌第二磨牙与微型种植体之间,拉磨牙近中移动。通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与结论:疗程10.4个月,下颌第二磨牙平均移动速度为0.8mm/月;平均近中移动8.5mm,垂直向没有变化;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5°,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提示所有下颌第二磨牙均被近移到了恰当的位置,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种植体作为支抗在拉下颌磨牙近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
郭军法永红蔡兴伟黄长城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
利用种植体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6例成人患者,将32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5mm,疗程5.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3.9°。下颌中切牙位置基本无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被远移到了恰当的位置。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种植体作支抗推下颌磨牙远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临床操作较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郭军法永红蔡兴伟
关键词:磨牙远移微型种植体
口内支抗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磨牙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8.5mm,疗程10.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2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2.5°,磨牙垂直向压低0.28mm,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对照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7.8mm,疗程10.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76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7.5°,磨牙垂直向压低0.06mm,下颌中切牙发生舌向倾斜9.5°。下颌中切牙切端向舌侧移动了3.0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郭军法永红蔡兴伟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
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种植体与下颌侧切牙远中的牵引钩,来内收下前牙关闭间隙。测量下颌中切牙的颊舌向的位置变化、压低量、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切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中切牙向舌侧移动1.6mm,舌侧倾斜4.5°,平均压低0.5mm,无近远中倾斜,疗程3.2个月,平均向舌侧移动速度0.67mm/月;切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牙列的拥挤得到了解除,下颌磨牙位置没有改变,后牙咬合关系无变化。
郭军杨永进蔡兴伟李广黄长城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片段弓牙列拥挤
龋活跃性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大多数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因其牙齿表面粘接了固定托槽,不易于口腔自洁措施的实施等原因,其龋病发生的危险性相对较大.有研究表明,正畸儿童在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酸蚀使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加之粘接在牙面上的矫治器附件妨碍对局部的清洁和口腔自洁作用,导致矫治器附件周围食物残渣滞留、菌斑堆积,更易诱发龋病[1].
郭军张锡忠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固定矫治器龋病发生牙釉质脱矿牙齿表面
利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下颌第一磨牙带环颊侧,来压低下颌第一磨牙。测量磨牙的压低量、颊舌向的位置变化、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磨牙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磨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压低3.5mm,疗程5.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7mm/月;磨牙牙冠近颊尖、远颊尖分别颊向移动1.2mm、1.3mm。磨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均被压低到了恰当的位置,为对颌牙的修复治疗提供了足够的间隙。同时该方法临床操作简单易行,适于推广。
郭军法永红王延红蔡兴伟
关键词:压低磨牙微型种植体
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美学效果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对20例前牙要求美学修复的患者,共44颗前牙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后定期随访2年,通过观察患者对全瓷冠颜色的满意程度,全瓷冠颜色的口内适应情况,颜色的改变情况及牙龈组织的健康状况等,来综合评价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氧化锆的比色效果在口内的适应性较好,自然美观;两年内患者对其美学效果的评价一致,满意程度高;两年随访观察中只有2例吸烟的男性患者发生颜色改变,其余患者颜色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牙龈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氧化锆全瓷冠的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良好且稳定,患者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红梅杨永进蔡兴伟郭军吕晓宁
关键词:全瓷冠前牙美学修复冠修复氧化锆
左侧上颌尖牙双根管1例被引量:1
2010年
郭军蔡兴伟法永红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髓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