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杰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患...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硬肿
  • 1篇新生儿硬肿症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气
  • 1篇硬肿
  • 1篇硬肿症
  • 1篇预防性
  • 1篇瑞芬太尼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剖宫产
  • 1篇脐动脉
  • 1篇脐动脉血
  • 1篇脐动脉血气
  • 1篇切除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郭杰
  • 2篇张丽红
  • 2篇吴晓蕾
  • 1篇姜秀菊
  • 1篇郭杰
  • 1篇孔祥永
  • 1篇高丽
  • 1篇郭铭玉
  • 1篇韩晓华
  • 1篇董有静
  • 1篇郭杰

传媒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剖宫产脊麻后预防性静注麻黄碱对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剖宫产脊麻后预防性静脉注射麻黄碱对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择期于脊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60例)和对照组(N组,60例)。所有产妇均选择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1.3 mL。产妇平卧后E组即刻给予麻黄碱10 mg,N组相应给予等容生理盐水。记录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产妇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发生情况,同时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气并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E组收缩压最低值显著高于N组(P〈0.05),心率最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E组胎儿脐动脉血气PO2高于N组(P〈0.05),PCO2、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碱预防性给药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脊麻后低血压,减少产妇不适并提高胎儿脐动脉氧分压。
郭杰张丽红吴晓蕾董有静
关键词:剖宫产脊麻麻黄碱脐动脉血气
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环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麻醉,全凭吸入异氟醚及笑气麻醉,丙泊酚、笑气复合麻醉3种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施行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入室静卧10 min(基础值T0),气腹0、5、10、15、20 min(T1~T5),放气即刻(T6)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监测值,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MAP:Ⅰ、Ⅱ组T2~T6时点MAP较T0明显增加(P<0.05);Ⅰ、Ⅱ组T2~T6时点MAP各时点明显比Ⅲ组高(P<0.05)。HR:Ⅰ组HR在T2~T5时点较T0明显增加(P<0.05);Ⅱ组HR在T2~T6时点较T0明显增加(P<0.05);Ⅰ、Ⅱ组T2~T6的HR明显比Ⅲ组各时点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建立气腹时的应激反应,但全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可较好地控制手术及气腹时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更能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吴晓蕾郭杰张丽红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靶控输注
新生儿硬肿症出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实验研究及意义被引量:16
1999年
新生儿硬肿症(简称硬肿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合并肺出血者病死率极高[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程度硬肿症在发病过程出凝血功能变化规律,进而为早期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象:观察组100例均为足月产正常体重患儿(≥2500g),男68例,女32...
郭铭玉韩晓华高丽高丽孔祥永郭杰任改莲姜秀菊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出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