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乐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电池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3篇二次电池
  • 2篇动力学
  • 2篇锂二次电池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反应
  • 2篇LICOO2
  • 2篇P
  • 1篇低热固相反应
  • 1篇滴定法
  • 1篇滴定法测定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熔融
  • 1篇熔融机理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9篇金乐
  • 8篇唐新村
  • 5篇蒋呈奎
  • 5篇潘春跃
  • 3篇刘畅
  • 2篇刘宗耀
  • 1篇江文辉
  • 1篇于扬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2005中国...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材料科技...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P.1431-1435)
本文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
唐新村金乐刘畅
关键词:锂二次电池
文献传递
LiCoO_2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被引量:11
2007年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主要为锂化复合氧化物,如LiCoO2、LiNiO2、LiMn2O4、,平均工作电压均达4V(vs Li/Li)左右。以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碳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尤其近年来,随着石化能源的紧缺以及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金乐唐新村潘春跃蒋呈奎
关键词:LICOO2锂离子电池
六次甲基四胺与氯化钴室温固相反应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室温固相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在配位化合物、纳米材料、金属簇合物以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室温固相反应的微观机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室温或近室温条件下反应物分子之间的固相扩散机制问题。按照传统的固相反应理论,固体之间要发生反应,固体表面首先必须相互接触,反应粒子穿过固体之间的界面,然后在固体内进行扩散.反应.成核.生长,随着产物层的生成,
蒋呈奎唐新村潘春跃金乐
关键词:室温固相反应反应动力学
低热固相反应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2006年
介绍了低热固相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反应特点及影响低热固相反应的一些因素。重点阐述了低热固相反应在纳米材料、有机合成、电池材料、气敏材料以及其它一些功能材料中的应用。阐明低热固相反应确实是新型材料制备的一种简便、有效并有光明前景的方法。
蒋呈奎唐新村潘春跃金乐刘宗耀
关键词:低热固相反应
查尔酮缩氨基硫脲类希夫碱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8
2007年
由苯甲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苯乙酮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反应中间体查尔酮和对二甲氨基查尔酮。用查尔酮和对二甲氨基查尔酮与氨基硫脲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经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查尔酮缩氨基硫脲希夫碱和对二甲氨基查尔酮缩氨基硫脲希夫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C的伸缩红外光谱吸收峰和烯烃上C—H的伸缩及面外振动红外光谱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 644~1 651,3 020~3 034,988~998 cm-1处,表明所合成的希夫碱为反式异构体。C=S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在1219~1221 cm-1处,低于其特征波数1 230~1 253 cm-1;且伯胺上的质子的化学位移相对于仲胺大幅度向低场移动;推测希夫碱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作用,且C=S主要以酮式存在。
潘春跃蒋呈奎唐新村于扬金乐刘宗耀
关键词:查尔酮
LiCoO/_2充放电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化学方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的新方法,即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并用该技术对Li~+在LiCoO/_2中的固相扩散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对Li~+在LiCoO/_2中的固相扩散...
金乐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容量间歇滴定法测定LiCoO_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技术在充放电仪上测定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嵌入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3.9~4.3 V电压范围内,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3~10-12cm2/s,且在电压为3.95 V时达到最小,在电压为4.15 V时达到最大。整个充电过程中,当电压由3.95 V上升至4.15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增大;当电压由4.15 V上升至4.20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减小;当电压由4.2 V继续上升至4.3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同样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潘春跃金乐江文辉唐新村蒋呈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LICOO2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P.104-107)
离子嵌入型化合物(IonInsertion-hostcompound)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如LiCoO2、LiMn2O4、LixC6等锂离子嵌入型化合物和LaNi5储氢合金、Ni(OH)2等氢离子嵌入型化合物,分别在锂离子...
唐新村金乐刘畅
关键词:电极材料
文献传递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测定嵌入型电极材料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由RPG法测得0~1.5 V时锂离子在石墨电极中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值为1.055×10-10cm2/s.由CITT技术测得锂离子在LiMn2 O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 V和4.12 V左右存在个两个极小峰,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扩散系数值逐渐增大.
唐新村金乐刘畅
关键词:锂二次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