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海龙

作品数:28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麻醉
  • 6篇神经外科
  • 6篇缺氧
  • 6篇外科
  • 5篇手术
  • 5篇缺血
  • 5篇缺氧预处理
  • 4篇脑缺血
  • 3篇血液
  • 3篇神经外科手
  • 3篇神经外科手术
  • 3篇鼠脑
  • 3篇术后
  • 3篇通气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脑电
  • 3篇大鼠脑
  • 2篇血浆代用品
  • 2篇医师
  • 2篇直接喉镜

机构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神经外...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金海龙
  • 15篇王保国
  • 9篇徐雪
  • 7篇韩如泉
  • 6篇张利勇
  • 4篇袁芳
  • 4篇孙异临
  • 4篇李永旺
  • 3篇赵砚丽
  • 3篇杨宾侠
  • 3篇程会平
  • 3篇王长睿
  • 2篇彭宇明
  • 2篇公维义
  • 2篇李锦
  • 2篇史中华
  • 1篇焦希平
  • 1篇乔慧
  • 1篇刘思宇
  • 1篇刘海洋

传媒

  • 4篇麻醉与监护论...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阻滞治疗开颅术后重度颅外神经痛的效果:33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回顾性分析本院疼痛门诊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33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开颅术后重度颅外神经痛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20~59岁,急性开颅术后头痛(3个月内)27例,持久性开颅术后头痛(3个月以上)6例。神经阻滞药物为曲安萘德10mg+0.4%利多卡因溶液,每个穿刺点注射1~3ml。与治疗前比较,首次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27例急性开颅术后头痛患者中96%(26例)仅接受1次神经阻滞,4%(1例)接受2次神经阻滞后疼痛完全缓解;6例持久性开颅术后头痛患者中50%(3例)接受2次神经阻滞、33%(2例)接受3次神经阻滞、17%(1例)接受4次神经阻滞后疼痛完全缓解。平均疼痛完全缓解时间5(1~30)d。随访1个月无一例复发。均未见穿刺点感染、注射痛以及类固醇激素应用后相关的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开颅术后重度颅外神经痛的治疗。
金海龙申颖孟岚罗芳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颅骨切开术神经痛
神经外科患者术前担忧问题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术前患者担忧的问题及其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原因。方法选择18~80岁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12例,询问有关围手术期担忧问题并进行评分,将担忧问题的相关原因进行分类评分。结果 60岁以上患者对手术的预后、功能恢复、出血和切口外观的担忧程度下降,但对苏醒时间、智力受损、术中疼痛、术中知晓、术后疼痛、耐受力、插管风险和花费的担忧程度增加。女性对肿瘤的全切、复发、切口外观方面担忧较大,但对智力受损、副作用、耐受性则低于男性。无手术史者各方面担忧程度更高,有合并症患者在术中疼痛、术中知晓、耐受力、穿刺困难等方面更为担忧(P〈0.05)。患者的担忧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手术麻醉效果(4.54±0.28),其次为知识缺乏(3.93±0.20)、风险担心(3.87±0.30)、舒适度与满意度(3.74±0.41)和社会因素(2.21±0.47)。结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有无手术史和合并症的神经外科患者术前担忧问题差异较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完善术前访视,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术前担忧的问题及减轻担忧程度。
董佳金海龙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担忧
神经外科麻醉与脑保护系列研究
王保国陈新忠金海龙吉勇梁辉彭宇明焦希平李学斌
近16年来通过对神经外科围术期麻醉术前用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的预防、术中麻醉深度的监测、不同麻醉药物的组合、针药复合、控制性降压的比较、血液稀释和术野血回收的使用、脑保护的措施、术后镇痛的对比等系列研究,总结出各种麻...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脑保护血液保护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缺氧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停通气缺氧预处理诱发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1)窒息心停跳(ACA)组,大鼠遭受4 min 窒息心停跳后复苏。(2)缺氧预处理+窒息心停跳(HP+ACA)组,先给予大鼠1 min 的停通气缺氧预处理4次,每次间隔5 min。24 h 后给予4 min 窒息心停跳并复苏。(3)停通气缺氧预处理(HP)组,给予4次停通气缺氧预处理,无窒息心停跳。(4)假手术对照(C)组,无缺氧预处理也无窒息心停跳。观察复苏后24 h 大鼠死亡率。评估复苏后24、48及72 h 的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复苏后1、3、6、12、24、48和72 h,脑组织 TLR4mRNA 的表达,NF-κB的活化以及 TNF-α和 IL-6的生成。结果 HP+ACA 组大鼠死亡率为5%,明显低于 ACA 组的30%(P<0.01);HP 组和 HP+ACA 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于 ACA 组(P<0.05);与 C 组相比,在不同时相点,HP 或 HP+ACA 组或 ACA 组TLR4mRNA 的表达,NF-κB活性以及 TNF-α和 IL-6的生成均显著增加(P<0.01),并且增高的幅度依次增强(HP
李永旺金海龙王保国史中华李锦
关键词:窒息缺血预处理脑缺血耐受
脉冲射频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眶下神经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脉冲射频术(PRF)和射频热凝术(RFTC)对原发性眶下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例原发性眶下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PRF组和RFTC组,分别行PRF和RFTC。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于术前、术后1h和1、7、15d及1、3、6个月行数字疼痛评分(NR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PR)和治疗有效率。结果RFTC组第1、2、3次手术前、后阻抗分别为(490±86)Q和(424±82)Q、(492±90)Ω和(432±84)n、(481±98)n和(409±85)n,术后明显降低(P均〈0.05);PRF组和RFTC组术前NRS评分分别为9(7~10)分和8.5(7~10)分,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PRF组在第7、15天的PR为3分(0~4分),RFFC组为4分(3~4分),PRF组低于RFTC组(P〈0.05);但2组各时间点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并无统计学意艾(r均>0.03)。FIIF组木后出现麻木,但1周内消炙:雨RFTC组患者麻木严重。结论PRF对原发性眶下神经痛的近期疗效与射频热凝术一致,但神经损伤症状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公维义刘刚王保国金海龙
关键词:射频热凝术
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停跳(ACA)组,大鼠遭受4min窒息心停跳后复苏;预处理加心停跳(HP+ACA)组,先给予大鼠1min的停通气缺氧预处理4次,每次间隔5min。24h后给予4min窒息心停跳并复苏;对照(C)组,不进行预处理和心停跳。观察各组大鼠心肺复苏后24h死亡率;心跳停止所需窒息时间(TCA);恢复自主循环所需时间(TROSC);测定心肺复苏后24h脑含水量;心肺复苏后24、48、72h神经功能评分(NDS),包括神智清醒程度,颅神经功能,感觉运动功能以及简单的行为测试等,完全正常为100分,死亡为0分。结果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预处理组大鼠死亡率为5%,心停跳组大鼠死亡率为30%;与心停跳组相比,预处理组TCA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OSC则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停跳组与预处理组相比脑水含量也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和心停跳组大鼠ND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停跳组大鼠NDS较预处理组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并改善神经预后功能。
李永旺金海龙王保国史中华李锦
关键词:窒息脑缺血心肺复苏
瑞芬太尼用于抑制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疼痛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和罗哌卡因头皮局部麻醉抑制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开颅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静脉注射组(静脉麻醉组)和罗哌卡因头皮局部麻醉组(局部麻醉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于上头架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或1%罗哌卡因头钉处局部浸润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给予局部麻醉药前、头架固定即刻,以及上头架后1、3、5和10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两种麻醉方法虽均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但是以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对患者上头架后所有观察时间点心率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且低于局部麻醉组(上头架后1 min:t=-2.027,P=0.050;上头架后3 min:t=-3.244,P=0.002;上头架后5 min:t=-6.850,P=0.012;上头架后10 min:t=-2.774,P=0.009)。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患者上头架后所有观察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均维持平稳,无明显波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而且,麻醉方法与测量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77)。但同一种麻醉方法的不同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与给予局部麻醉药前比较,静脉麻醉组患者上头架后第5和10分钟时平均动脉压下降(t=5.200,P=0.007;t=7.400,P=0.000);局部麻醉组患者上头架后第10分钟时平均动脉压下降(t=5.600,P=0.002)。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和罗哌卡因头皮局部麻醉均可有效减轻上头架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更便于操作。
王长睿张利勇金海龙韩如泉
关键词: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疼痛
神经外科术后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凝血功能亢进,本研究拟使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来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对照组术后输注晶体液,实验组术后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0ml/kg,余输液同对照组。观察病人的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Sonoclot凝血功能、无创胸阻抗心功能监测。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PT术后2、3日与术后1日比较明显缩短,Sonoclot凝血斜率和血小板功能较术前都有升高,实验组变化不显著;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心功能状态,尿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凝血机能亢进,有生成血栓的倾向;术后输注羟乙基淀粉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亢进状态,不加重患者的心功能负担。
姜陆洋金海龙张利勇王保国
关键词:神经外科凝血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三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三维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三叉神经痛患者,在Hartel前入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抵达卵圆孔、触及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7cm时停止穿刺,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重建影像的指导下穿刺。结果所有穿刺均成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穿刺,结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穿刺和定位效果。
公维义黄其健陈华王保国金海龙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卵圆孔
缺氧预处理可改善大鼠急性缺氧损伤的预后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60-29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H0组)和预处理,H1,H2,H3和H4组,每组12只。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应用肌松药保证大鼠实验过程中无自主呼吸。停机械通气1分钟后随即恢复通气5分钟为1次预处理,通过停止机械通气4分钟造成急性缺氧。H1,H2,H3和H4组于缺氧前分别预先给予1,2,3,4次缺氧预处理,H0组不预处理直接给予缺氧,H0,H1,H2,H3和H4组均在停通气4分钟后接通呼吸机同时开始心肺复苏。假手术组麻醉后气管插管持续机械通气。记录发生循环停止时间(TCA),自主循环恢复时间(TROSC),低灌流时间(TLFT)。死亡率和神经功能评分(NDS)。72小时后麻醉下取脑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左脑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改变。结果:H0,H1,H2,H3和H4组死亡率分别为33.3%,25.0%,16.7%,16.7%和8.3%;H1,H2,H3,H4组TCA与H0组比较分别延长为11.8%,19.8%,20.7%,29.3%(p<0.05),且H3,H4组与H1组相比,H4与H2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3,H4组TROSC与H0组比较缩短了37.1%,4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TLFT在各个预处理组均逐渐缩短,与H0组相比H1,H2,H3,H4分别缩短了25.2%,34.1%,37.8%,47.2%且变化均具有显著性(p<0.05),H4与H2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NDS各时点测评H4与H0,H1,H2,H3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H4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海马CA1区透射电镜显示预处理H4组神经元,血脑屏障,星形细胞和细胞器病变损伤逐渐轻于H0组。结论:停呼吸缺氧预处理可降低急性缺氧后大鼠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超微结构损伤,预处理4次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徐雪金海龙王保国孙异临袁芳
关键词:缺氧预处理急性缺氧机械通气麻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