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钊作俊

作品数:34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共长沙市委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犯罪
  • 12篇刑法
  • 10篇死刑
  • 4篇死刑适用
  • 4篇犯罪构成
  • 3篇社会
  • 3篇司法
  • 3篇罪数
  • 3篇罪行
  • 3篇犯罪行为
  • 2篇新论
  • 2篇刑法理论
  • 2篇刑制
  • 2篇要件
  • 2篇疑难
  • 2篇疑难问题
  • 2篇正犯
  • 2篇中国死刑
  • 2篇受贿
  • 2篇受贿罪

机构

  • 26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共长沙市委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34篇钊作俊
  • 2篇王燕玲
  • 1篇陈明华
  • 1篇李勇
  • 1篇李培林
  • 1篇刘蓓蕾

传媒

  • 5篇河南省政法管...
  • 3篇中国刑事法杂...
  • 3篇河北法学
  • 3篇甘肃政法学院...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广西政法管理...
  • 2篇法律科学(西...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南都学坛(人...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刑法论丛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8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论析被引量:3
1998年
钊作俊钊连生
关键词:恐怖组织恐怖行为犯罪构成
论背叛国家罪及其认定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立足于刑法规定和司法实践 ,对背叛国家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其认定中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及其犯罪形态的界定等几个重大而疑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钊作俊
关键词:犯罪构成司法认定
承继共同正犯研究
2008年
目次引言一、承继共同正犯概述(一)承继共同正犯的概念及其特征(二)承继共同正犯的类别二、承继共同正犯的学说对立及其评价(一)肯定说及其评价(二)否定说及其评价(三)限定的否定说及其评价三、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范围(一)承继共同正犯的罪名确定(二)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承担(三)继续犯和结果加重犯的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承担(四)结合犯和牵连犯的承继共同正犯的责任承担四、承继共同正犯的认定(一)承继共同正犯与认识错误(二)承继共同正犯与片面共犯(三)承继共同正犯的排除适用引言承继共同正犯作为共同正犯中的一个问题,既具有共同正犯的一般特征,又与一般的共同正犯存有差异,因此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钊作俊王燕玲
关键词:行为共同说结果加重犯牵连犯法律认识错误犯罪事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非监禁刑的运用及其改革被引量:5
2008年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构建和谐的法治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非监禁刑的提倡为刑法的人道化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暨中国实际,对非监禁刑的意义、立法现状及司法适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中的合理科学成分,提出了改革与完善中国非监禁刑的初步设想。
钊作俊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非监禁刑
死刑废止:历史与超越被引量:7
2005年
中国死刑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压力,因此其限制乃至废止绝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通过政策、立法和司法,超越死刑的符号功能及其困惑局限和制度性缺陷,超越死刑的感性冲动和民意桎梏,从制度环境与非制度环境的统一与协调角度,借助于政治家的关怀,达于死刑的近期限制及远期废止目标,最终实现目的理性。
钊作俊
关键词:死刑废止
论分裂国家罪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立足于刑法规定 ,紧密结合司法实践 ,对分裂国家罪的构成特征、罪间界限及其罪数形态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钊作俊
关键词:分裂国家罪犯罪构成罪数形态刑法
中国死刑存废之理性批判被引量:3
2003年
死刑存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业已废止死刑 ,但中国死刑之存废不可盲目随外 ,而应立足于国情与现状 ,理性地审慎对待。当今之中国 ,主张立即废止死刑是不切实际的主观盲动主义 ;坚持保留并继续大量适用和执行死刑则是置国际舆论于不顾、自高自大的孤立态度。唯一切实、妥当之举是在存置死刑的基础上严格限制死刑立即执行 ,并逐步、尽快代之以死刑缓期执行 ,使之成为独立的刑种 。
钊作俊
关键词:死刑适用犯罪行为人犯罪预防刑法制度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被引量:18
2002年
死刑司法作为死刑适用的重要内容和最后程序 ,死刑的政策精神和死刑立法的规定都需要死刑司法的最后“决断”。本文以死刑司法的演变为主线 ,从刑事法官、司法解释、死刑核准和死刑的执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死刑司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研讨。
钊作俊
关键词:死刑司法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被引量:20
2002年
牵连关系是牵连犯认定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也是牵连犯的本质属性之所在。本文在对牵连关系诸种学说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主张牵连关系的成立以主客观结合说为妥 ,而牵连关系的主观因素是数行为犯罪目的的同一性 ,其客观因素则以刑法上的“实行行为”为标准予以认定 ,即只有当一个犯罪行为在刑法上被包含于另一个犯罪的实行行为之中时 ,方足以认定具备牵连关系之客观要素。
钊作俊
关键词:牵连关系牵连犯行为犯犯罪目的犯罪行为学说
承继共同正犯:意义、类别与学说对立被引量:9
2008年
作为共犯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承继共同正犯既具有共同正犯的一般特征,又与一般的共同正犯不无差异。基于学术立场和共犯观念的不同,刑法界对承继共同正犯的理解自然不同,进而导致在一些个案的处理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影响了案件定罪与责任的妥当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承继共同正犯的概念及其特征、类别及其学说对立进行了初步研讨,以期对中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些微影响。
钊作俊王燕玲
关键词:承继共同正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