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绵羊肉用性能特异主效基因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绵羊肉用性能特异主效基因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1)、盒盖(10)和衬垫(12),在衬垫(12)上设有9个容器孔,在容器孔中分别放置特异性上下游引物混合溶液和FABP4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标准样(4)以... 闫伟 胡江 罗玉柱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绵羊肉用性能分子选种的PCR-SSCP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绵羊肉用性能分子选种的PCR-SSCP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绵羊FABP4*A和FABP4*B的标准DNA样本,所述FABP4*A标准DNA样本的核苷酸序列参见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述FAB... 闫伟 罗玉柱 胡江文献传递 天祝县高寒牧区羔羊杂交生产和出栏时间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探讨天祝县高寒牧区优质羔羊生产的杂交模式和出栏时间,以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无角陶赛特×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白萨福克×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分别简称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羊只(简称甘高细)作为试验对象,观测4个组合羊只的周岁前体重(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周岁重)及断奶、6月龄和周岁时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特甘细的周岁前体重、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均最大。羔羊的日增重在断奶前后差异很大,在哺乳期,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18.29g、180.17g、187.62g和156.59g,断奶后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5.16g、32.34g、29.18g和30.87g;在断奶、6月龄和周岁3个时期,特甘细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均高于其余3个群体。比较不同时期屠宰率和胴体重的结果发现,3个屠宰时期中羔羊的断奶屠宰率最高。6月龄时(断奶后70d),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0.33kg、0.36kg、0.19kg和0.09kg;周岁时(断奶后255d),上述群体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1.08kg、1.68kg、1.69kg和1.75kg。因此,断奶后70d(6月龄)和255d(周岁)的饲养期内,羔羊的产肉量增加十分有限,是对草场和人力资源的无效损耗。在天祝县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是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杂交改良的最优父本,断奶时期(110d)是羔羊的最佳出栏时间。 王继卿 胡江 周智德 李少斌 刘秀 闫伟 罗玉柱关键词:高寒牧区 杂交改良 屠宰性能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产肉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牛产肉性能的重要方式,而杂交组合筛选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环节。[方法]本试验选择10-12月龄利杂牛(利木辛♂×秦川牛♀)、西杂牛(西门塔尔♂×秦川牛♀)、南杂牛(南德温♂×秦川牛♀)、秦川牛和秦杂牛(秦川牛♂×本地牛♀)5组共26头牛集中肥育12个月后屠宰,比较分析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利杂牛和西杂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6Kg和0.78Kg,高于其它杂种牛和秦川牛但无显著差异(P>0.05)。利杂牛育肥12个月后体高和体斜长显著高于西杂牛,腿臀围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利杂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1.1%和44.4%,在5组肥育牛中最高。秦杂牛骨肉比显著低于利杂和南杂牛,南杂牛胴体产肉率显著低于秦川牛(P<0.05)。5组杂种肉牛胴体产出的高档肉比例无显著差异,而利杂牛、西杂牛优质肉比例最高且显著高于秦杂牛。[结论]综合分析表明,利木辛为父本、秦川牛为母本的利杂牛产肉性能相对最好,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推广利用。 闫伟 罗玉柱 李少斌 李文彬 宋积锁 朱建勋 胡江关键词:肉牛 杂交组合 屠宰性能 牦牛肉用性状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研究 胡江 闫伟 李少斌 刘秀 罗玉柱 杨勤 曹健 杜晓华 马小军 王继卿 中拉毛草 邱玉芳 赵元芳 牦牛具有较强抗逆特性和耐粗饲性能,但受生产条件制约及选育程度影响,其产肉性能低下,部分肉质指标与普通牛相比较差,限制了高原特色牦牛肉产业快速发展。因此,提高产肉性能及肉品质是高寒牧区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现代生物...关键词:关键词:牦牛 产肉性能 肉品质 分子标记筛选 绵羊BMPR1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BMPR1B基因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功能和结构,为进一步探讨BMPR1B基因在绵羊生长繁殖以及绵羊卵泡生长和分泌和产羔率等研究奠定遗传信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1β(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beta,BMPR1B)基因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蛋白跨膜螺旋结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蛋白保守结构域、亲疏水性和编码产物进行功能预测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绵羊BMPR1B基因CDs编码蛋白质的502个氨基酸残基中,带电荷氨基酸、疏水氨基酸和极性氨基酸含量较高.相对分子量为56 907.4U,理论等电点pI为7.78;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不属于分泌蛋白;无信号肽序列;预测含有32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存在一段跨膜结构且分别有一个GS和S-TKc的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预测该蛋白在翻译和脂肪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结论】绵羊BMPR1B蛋白包含502个氨基酸,为细胞核合成蛋白,该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是磷酸化,在细胞内主要行翻译和脂肪代谢作用.蛋白二级结以无规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缠绕折叠形成. 焦丹 刘秀 李少斌 王继卿 闫伟 李文浩 罗玉柱关键词:绵羊 生物信息学 肉牛杂交组合筛选及牦牛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肉牛杂交组合筛选
杂交组合筛选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依托甘肃陇东地区秦川牛及早胜牛资源,筛选适于该地区生产条件的肉牛杂交组合,为肉牛杂交利用提拱技术支持。试验选择10月... 闫伟关键词:基因筛选 受体基因 多态性 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杂种羊GH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15年 为给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绵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特克赛尔、邦德和澳洲美利奴羊的杂交品种GH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分析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羔羊初生重、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杂种羔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第98 bp处有一个C〉T突变,共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对照组杂种羊的GH基因第3内含子PIC值均为0.25-0.50,为中度多态。其中BB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存在与缺失对体重及日增重的关联分析表明,存在等位基因B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的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缺失等位基因B的个体(P〈0.05或P〈0.01),缺失等位基因A的特甘细绵羊在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方面显著高于存在等位基因A的个体(P〈0.05)。邦甘细绵羊中,存在等位基因B的个体3月龄重、断奶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等位基因B缺失个体。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不同基因型与初生重间关联度不显著,BB型甘肃高山细毛羊3月龄重和断奶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甘肃高山细毛羊日增重与BB型也显著相关(P〈0.05)。对照组中,特甘细羊BB型的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特甘细(P〈0.05或P〈0.01)。邦甘细、澳甘细不同基因型与体重及日增重均无相关性(P〉0.05)。结果显示GH基因第3内含子可作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 张恩宇 罗玉柱 李少斌 王继卿 刘秀 闫伟 管生栋 徐洪福关键词:甘肃高山细毛羊 多态性 生长性状 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对子午岭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为建立羔羊短期最佳经济育肥饲养模式,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价颗粒饲料(试验组)和当地配合饲料(对照组)进行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生长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生长性能、胴体重和屠宰性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育肥期增重分别是5.15 kg和4.51 kg,胴体重分别是10.54 kg和9.88 kg,屠宰率分别是49.63%和48.31%。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部分肉品质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失水率比对照组低5.4%(P<0.01),熟肉率比对照组高8.15%(P<0.01)。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只羔羊的纯收益较对照组高16元。由此说明,用全价颗粒饲料短期育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的效果较优。 张天能 王继卿 谢文章 苟占发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闫伟 罗玉柱关键词:羔羊 舍饲育肥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绵羊FABP4、IGFBP3和SPP1基因遗传变异对脂肪、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策略,以FABP4、IGFBP3和SPP1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中国藏绵羊2个群体(欧拉羊和甘加羊)以及新西兰9个绵羊品种共11个群体的候选基因多态性。明确绵羊候选基因单核苷酸突... 闫伟关键词:绵羊 藏绵羊 IGFBP3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