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yanodine受体抗体与重症肌无力
- 2004年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损害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85%的MG体内可检测到AchR-Ab.在临床上,另有15%的MG患者血清内未检测到AchR-ab, 这些患者被称为抗体阴性的重症肌无力(SNMG),而且MG病人中AchR-ab常与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说明,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中,除AchR-ab外,还存在其它抗体或分子.
- 闫志慧徐东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
- MND治疗近况
- 2006年
-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ease,MN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病变选择性地侵犯运动神经系统。一般预后不良。根据受累部位不同而分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P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四种类型。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谷氨酸中毒、重金属中毒、植物毒素中毒、先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 董礼全闫志慧徐东
- 关键词: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MN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
-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及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5例),两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局部亚低温组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心电图QTd和血浆心肌酶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1周后心电图QTd显著缩短,心肌酶明显下降(P<0.05~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局部亚低温组改善更明显(P<0.05~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后心、脑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张秀洲李文华刘雪平王敏忠冯亚波陈睿闫志慧
-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心肌酶谱QT离散度
- 血清Ryanodine受体抗体检测对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R yanod ine受体抗体(R yR-A b)对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M 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胸腺病变并M G的患者35例,其中胸腺瘤并M G患者(M GT组)17例、胸腺增生并M G患者(M GH组)12例、胸腺萎缩并M G患者(M GA组)6例,同时选择胸腺正常的M G患者(NTM G组)27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例;采用EL ISA法检测其血清R yR-A b。结果M GT组血清R yR-A b阳性率为76.5%,M GH组为8.3%,M GA组为16.6%,NTM G组为0,NC组为0。结论M GT患者血清R yR-A b阳性率较高,检测血清R yR-A b有助于M GT的诊断。
- 徐东闫志慧冯亚波彭忠民董礼全
- 关键词:胸腺瘤胸腺增生胸腺萎缩重症肌无力
- 舌肌肌电图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舌肌肌电图(EMG)对运动神经元病(MN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 MND患者[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ALS)13例,脊肌萎缩症(SMA)9例]进行常规EMG及胸锁乳突肌和舌肌EMG检查,并比较其结果。结果:MND患者EMG舌肌纤颤电位阳性率为59%,而临床表现舌肌纤颤仅32%,EMG敏感性高于临床表现,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ALS与SMA两组常规EMG 比较无明显差异。ALS组舌肌EMG纤颤电位62%(8/13例),胸锁乳突肌纤颤电位39%(5/1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MA组舌肌纤颤电位阳性率为56%(5/9),胸锁乳突肌EMG无纤颤电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肌EMG可作为诊断运动神经元病重要的辅助手段,其诊断价值高于胸锁乳突肌EMG,尤其对SMA病例,与胸锁乳突肌EMG相结合则诊断价值更大。
- 徐东陈秀英张磊闫志慧张传英李立新
-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舌肌肌电图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M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非药物治疗(病因不明)为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 闫志慧徐东
- 关键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基因治疗病因不明非药物治疗遗传学运动神经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