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星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被引量:5
- 2011年
-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Vuillemin]经液体培养后,采用酶解方法制备其菌丝原生质体,并采取单因素实验对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纤维素酶制备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后,再生的最佳条件是:用L-broth培养基培养球孢白僵菌78h,KCl 0.8mol/L(再生用蔗糖0.6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为缓冲系统,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5:2.5:2.5(mg/mL),在32℃水浴中酶解3h(pH自然)。
- 李姝江朱天辉韩珊谯天敏闫晓星李芳莲冯民富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
- 绿粘帚霉和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融合条件的研究
- 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是重要的植物真菌病原菌的抑制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vuillenun)是绿色环保型生物杀虫菌,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属于不同属之间的原生质体融合,随着生物技术和基...
- 闫晓星
- 关键词:绿粘帚霉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融合
- 文献传递
- 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致病毒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引起的板栗疫病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病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一向被认为是致病的重要因子。本实验以PD液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震荡和静止两种培养方式,采用浸渍法和针刺法对板栗叶片和小枝进行了生物测定。研究显示板栗小枝和叶片可产生典型的症状,证明栗疫菌能产生具生物活性的毒性物质(毒素),PD培养液适于菌株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震荡培养比静止条件更利于产毒,浸渍法处理后第二天板栗小枝和叶片都表现典型的病斑和萎蔫症状,针刺法处理后第一天便表现出典型症状,说明针刺法比浸渍法效果更明显、叶片比小枝更敏感。
- 徐春花朱天辉闫晓星
- 关键词:栗疫菌板栗毒素
- 绿粘帚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取单因素实验对绿粘帚霉(Gliocladiu mvirens F051)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粘帚霉(F051)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用培养基A培养F051分生孢子24h,MgSO40.6mol/L(再生用蔗糖0.6mol/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为缓冲系统,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4mg/mL∶2mg/mL∶2mg/mL,在32℃水浴中酶解2h。
- 李芳莲闫晓星
- 关键词:绿粘帚霉原生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