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仕东

作品数:57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土壤
  • 26篇亚热带
  • 12篇增温
  • 12篇中亚热带
  • 11篇亚热带森林
  • 11篇杉木
  • 11篇热带森林
  • 9篇氮沉降
  • 9篇微生物
  • 8篇生态系统
  • 7篇人工林
  • 7篇陆地生态
  • 7篇陆地生态系统
  • 7篇模拟氮沉降
  • 7篇光照
  • 6篇有机碳
  • 6篇森林土
  • 6篇森林土壤
  • 6篇杉木人工林
  • 6篇碳通量

机构

  • 5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3篇福建省湿润亚...
  • 6篇教育部
  • 4篇万木林自然保...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作者

  • 57篇陈仕东
  • 30篇刘小飞
  • 29篇杨智杰
  • 23篇杨玉盛
  • 23篇熊德成
  • 22篇胥超
  • 21篇林伟盛
  • 14篇高人
  • 14篇马红亮
  • 12篇谢锦升
  • 10篇尹云锋
  • 9篇钟小剑
  • 9篇陈光水
  • 8篇林成芳
  • 4篇章伟
  • 4篇林廷武
  • 4篇李爱萍
  • 3篇黄锦学
  • 3篇朱祥妹
  • 3篇闫聪微

传媒

  • 14篇亚热带资源与...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Agricu...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中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CK〔对照,0 kg(hm2.a)〕、LN〔低氮,30 kg(hm2.a)〕和HN〔高氮,100 kg(hm2.a)〕处理3个氮沉降水平对亚热带针叶(杉木)和阔叶(浙江桂、罗桴栲)森林土壤中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3 d,土壤中的w(SIN)(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在CK和LN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仅发现HN处理与LN及CK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施氮后3个月,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施氮后3 d相比,土壤中的w(NH4+-N)在CK处理显著增加了42%~68%(P<0.05),而HN处理则显著降低了45%~58%(P<0.05);土壤中的w(NO3--N)平均降低了24%~88%,其中HN处理降幅最大也最显著;杉木林土壤降幅最大.施氮后3 d,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尤其是杉木林土壤中的w(SON)(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其占w(TSN)(可溶性总氮含量)的比例降低.然而3个月后,施氮影响趋缓甚至相反;与施氮后3 d比较,HN处理下w(SON)降低,而其占w(TSN)的比例却有所升高,表明SON损失仍低于SIN.阔叶天然林土壤中的w(SON)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表明凋落物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与w(SON)变化有关.
闫聪微马红亮高人尹云锋陈仕东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土壤无机氮可溶性有机氮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损失差异被引量:2
2023年
由于幼林生态系统的典型脆弱性,其土壤有机碳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损失,从而削弱了中国林业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全面量化不同经营模式下幼林地土壤碳在各个途径中的损失对于甄选高碳汇森林经营模式和精准提升幼林地固碳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研究选择由常绿阔叶次生林(次生林)及由其转换而来的米槠人工幼林、杉木人工幼林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促更新)幼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各林地土壤有机碳在水土流失和异养呼吸中损失的量,并对比不同土层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结果发现人促更新幼林土壤通过径流和泥沙损失的碳量低至接近次生林的水平,仅分别为米槠和杉木人工幼林的18.6%和53.9%。米槠和杉木人工林通过径流和泥沙损失的碳量随降雨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次生林通过径流损失的碳量不受降雨影响。人促更新幼林和次生林土壤异养呼吸损失的碳量比米槠和杉木人工幼林高出26.2%~36.7%。次生林15 cm、30 cm和60 cm的土壤淋溶液DOC浓度均较低,而人促更新幼林和杉木人工幼林较高。观测期间,人促更新幼林土壤通过因水土流失和异养呼吸两个途径造成的总碳损失量与次生林相当,但是显著低于米槠和杉木人工幼林,仅分别为二者的26.2%和67.4%。本研究率先提出了人促更新经营土壤保碳能力强的证据,因而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巨大压力下宜大力推广人促更新经营。传统人工林经营过程中水土流失是造成幼林阶段土壤碳损失的主要原因,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精准提升中国人工幼林地固碳能力。
裴蕴元晓春魏智华杨智杰胥超胥超
关键词:人工幼林
中亚热带13种树种幼苗叶片和细根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植物叶片和细根输入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是森林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重要作用。以中亚热带13种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幼苗叶片和细根(0—1 mm和1—2 mm)的碳氮含量,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之间DOC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浙江桂在叶片和细根(0—1 mm和1—2 mm)的总碳含量上最高,竹柏在叶片和0—1 mm细根的总碳含量上最低,观光木在1—2 mm细根的总碳含量上最低。花榈木和罗汉松在叶片的总氮含量上分别为最高和最低,木荚红豆和观光木分别在0—1 mm和1—2 mm细根的总氮含量上最高,冬青在细根(0—1 mm和1—2 mm)的总氮含量上最低。(2)刨花楠、闽楠和浙江桂等樟科树种在叶片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高,而罗汉松和和竹柏等罗汉松科树种在叶片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低;花榈木和木荚红豆等红豆属树种在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高;刨花楠、闽楠和浙江桂等樟科树种在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低。(3)红外光谱显示,13种树种叶片和细根淋溶产生DOC的红外光谱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6个吸收峰和1个透射峰。浙江桂叶片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的吸收率上最高,冬青叶片最低;红豆杉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的吸收率上最高,木荚红豆0—1 mm细根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吸收率上最低,丝栗栲1—2 mm细根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吸收率上最低。研究表明在植物生物多样性较高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和器官类型在调节DOC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上起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气候变化下树种分布、降雨强度与频率的改变,将强烈影响森林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与组�
唐玉祥王全成陈娟时应贵熊德成熊德成陈仕东胥超
关键词:中亚热带叶片细根可溶性有机碳傅里叶红外光谱
一种土壤碳通量在线监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碳通量在线监测设备,包括终端监测装置和监测仪,所述终端监测装置包括设置有监测孔的基座、不透光罩体及第一驱动机构、透光罩体及第二驱动机构,不透光罩体和透光罩体上分别设置有监测传感器接口,所述监测仪包括...
陈仕东钟小剑杨智杰胥超刘小飞林伟盛熊德诚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
文献传递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2012年
[Objecti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luble nitrogen in common moun- tain red s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refer- ences for the extraction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Method] The fresh soil and air-dried soil, which were the common mountain red soil under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vegetation,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2 mol/L KCI and 0.5 mol/L K2SO4 were used as the extractants to extract the soil soluble nitrogen with the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at 4:1, 6:1 and 10:1, respectively, to examine the extrac- tion efficiency of soluble nitrogen in the experimental soil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conditions. [Result] Compared with K2SO4, the NH4+-N extracted by KCI was better in quantity and stability; while only at high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could K2SO4 fully extract the soil NH4+-N. The 2 extractants showed small difference in extracting NO3--N, but at low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the stability of NO3--N extracted by KCI was higher than that extracted by K2SO4. The properties of NO2- -N extracted by the 2 extractants were very similar. As for soil SON extraction, there was small dif- ference between the 2 extractants. However, the SON extracted by KCI was fewer in quantity than that by K2SO4, but had higher stability, and the extracted SON amount of the 2 extractants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extractant-to-soil ratio had little effect on MBN extraction using K2SO4, but the effect was significant when using KCI to extract MB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KCI and K^SO4 in extracting fresh soi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extracting air-dried soil; therefore, the extractants should be carefully selected in soluble nitrogen extraction from fresh soi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lay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and increasing the comparabilit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陈仕东马红亮高人阎聪微李芳芳李淑香
关键词:EXTRACTANTS
土壤增温降低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数量和质量被引量:1
2023年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是森林土壤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将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本研究基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野外增温实验平台,原位收集土壤溶液,结合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探究土壤剖面DOC通量及组成对增温(+4℃,1年)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DOC通量在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DOC主要由2个类腐殖酸组分和1个微生物代谢产物组分组成。与对照相比,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DOC通量,降低了土壤溶液芳香化指数和疏水组分比例,增加了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此外,增温还提高了表层土壤(0~10 cm)类腐殖酸组分的相对贡献,增加了深层土壤(30~40 cm)微生物代谢产物组分的相对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变暖加速了深层土壤微生物周转。总体来说,土壤增温降低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DOC数量,使DOC结构趋于简单。
毛超林伟盛胥超胥超熊德成刘小飞陈仕东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可溶性有机碳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利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林土壤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37~3.80、26~29和0.977~0.984。经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真菌以担子菌类(Basidiomycota)最多,占总数的35.9%;其次为子囊菌类(Ascomycota),占总数的15.4%;接合菌类(Zygomycota)和半知菌类(Deuteromycota)分别占总数的10.3%和7.7%。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点和土层深度共同影响真菌群落组成,其中由地点引起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大于土层深度。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因子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土壤碳、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韩世忠高人马红亮尹云锋司友涛杨玉盛陈仕东陆建芳刘功辉李爱萍郑群瑞
关键词:土壤真菌PCR-DGGE真菌多样性
一种土壤碳通量在线监测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碳通量在线监测设备,包括终端监测装置和监测仪,所述终端监测装置包括设置有监测孔的基座、不透光罩体及第一驱动机构、透光罩体及第二驱动机构,不透光罩体和透光罩体上分别设置有监测传感器接口,所述监测仪包括数据...
陈仕东钟小剑杨智杰胥超刘小飞林伟盛熊德诚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
文献传递
种植不同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渗滤液组成和光谱特征的影响
2024年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活性碳库和养分库,其性质受到植物种类、土壤性质、水文状况等因素影响。为探究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渗滤液组成和光谱性质的影响,在根箱中间种植1年生米槠(CC)、杉木(CL)、花榈木(OP)幼苗,并设置不种植对照(NT)处理。于2021年8月的一场暴雨后收集根箱土壤(0~60 cm)渗滤液DOM,测定其理化性质及光谱特征。结果表明:(1)种植杉木幼苗土壤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高于种植花榈木和米槠幼苗(p<0.05)。(2)米槠土壤渗滤液DOM芳香化指数(SUVA254)最高,杉木土壤渗滤液DOM疏水指数(SUVA260)最低,各树种土壤渗滤液DOM相对分子量大小(SUVA280)无显著差异。(3)三种树种和未种树根箱土壤渗滤液DOM荧光指数(FluI)、新鲜度指数(Frl)、生物源指数(BIX)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渗滤液DOM腐殖化指数(HIX)均小于1,且种植米槠、花榈木的土壤渗滤液DOM的HIX显著高于未种树对照处理(p<0.05)。本研究土壤渗滤液DOM主要由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C1),类腐殖酸物质(C2)和溶解性类微生物产物(C3)三种成分组成。相比于花榈木和杉木土壤渗滤液DOM,米槠土壤渗滤液DOM中C1、C2组分的贡献率较高,C3组分贡献率较低。(4)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DOC浓度与紫外指数(SUVA254、SUVA260、SUVA280)、二维荧光指数FluI及三维荧光组分C2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结果对亚热带树种土壤养分流动和生物地化循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海珍郭剑芬张磊张磊张磊熊德成陈仕东杨玉盛
关键词:树种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模拟氮沉降降低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潜势被引量:6
2022年
我国亚热带地区大气氮沉降量逐年上升,对森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对照(不添加氮)、低氮(40 kg·hm^(-2)·a^(-1))和高氮(80 kg·hm^(-2)·a^(-1))处理,分析了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和N_(2)O排放潜势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氮处理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潜势。长期(8年)氮沉降对nirS、nirK、nosZⅠ和nosZⅡ基因丰度均无显著影响,但nosZⅠ丰度均显著高于nosZⅡ丰度,表明nosZⅠ在酸性森林土壤中占主导。与对照相比,高氮处理显著降低(nirK+nirS)/(nosZⅠ+nosZⅡ)值。(nirK+nirS)/(nosZⅠ+nosZⅡ)值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长期高氮沉降可能通过降低土壤pH值使得土壤(nirK+nirS)/(nosZⅠ+nosZⅡ)值下降,从而降低森林土壤N_(2)O排放潜势。
邓米林冯蒙蒙刘小飞陈仕东陈仕东林永新
关键词:森林土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