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传雷

作品数:54 被引量:600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暴雨
  • 10篇降水
  • 8篇雷达
  • 7篇热带
  • 7篇暴雨过程
  • 6篇物理量
  • 5篇气象
  • 5篇物理量诊断
  • 5篇环流
  • 5篇暴雪
  • 4篇多普勒雷达
  • 4篇特大暴雪
  • 4篇气候
  • 4篇夏季
  • 4篇夏季降水
  • 4篇雷达产品
  • 4篇急流
  • 4篇副热带
  • 4篇副热带高压
  • 4篇大暴雪

机构

  • 32篇沈阳中心气象...
  • 19篇辽宁省气象台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东北大学
  • 3篇辽宁省气象服...
  • 2篇中国气象局沈...
  • 2篇沈阳区域气象...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辽宁省气象信...
  • 1篇辽宁省防雷技...
  • 1篇辽宁省气象影...

作者

  • 54篇陈传雷
  • 21篇孙欣
  • 14篇蒋大凯
  • 9篇陈艳秋
  • 7篇贾旭轩
  • 5篇袁子鹏
  • 4篇李玉鸣
  • 4篇管兆勇
  • 4篇闵锦忠
  • 3篇才奎志
  • 3篇陆井龙
  • 3篇乔小湜
  • 3篇卢娟
  • 2篇曲晓波
  • 2篇张宁娜
  • 2篇戴廷仁
  • 2篇郜凌云
  • 2篇阎琦
  • 2篇李广霞
  • 2篇韩江文

传媒

  • 18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气象科学
  • 2篇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辽宁气象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2011年全...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4年全...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3年辽宁雾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3
2006年
利用1951-2003年辽宁12个代表站的雾资料。分析了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夏形成条件。结果表明:辽宁年平均雾日地域分布呈现两高三低的形势。雾日的年际变化曲线较平稳,雾日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17d。沈阳与大连雾日变化相反,大连呈下降趋势,沈阳则在平稳中略有上升。辽宁大雾每个月都可形成,但沿海地区和内陆又有所差异,沿海地区主要出现在5~8月,而内陆地区主要出现在8-11月。雾日的天气形势可分为5~7种类型,其中以倒槽型、锋面气旋型、地形槽型、冷高压前部型最为典型。
陈传雷蒋大凯孔令军
“070304”东北特大暴雪的分析被引量:65
2011年
对2007年3月3—6日东北地区百年不遇的暴雪及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背景分析,并对非地转湿Q矢量的贡献、降水相态变化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范围广、强度强的偏南急流不仅是水汽的强劲输送带,而且是低层锋区和低值系统加强、移动的必要条件;次级环流的强迫作用在暴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强弱与降水强度有直接关系。云系的高低与下落过程中的层结状态、低层锋区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面降水的相态。深厚强锋区、北上江淮气旋、低空急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上升支的强弱和位置与降水的强度、落区关系密切。
孙欣蔡芗宁陈传雷贾旭轩乔小湜
关键词:暴雪暴雨天气学分析湿Q矢量
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选取发生在辽宁的3次典型长历时暴雨过程,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FY-2E黑体亮温TBB、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降水实况、天气形势背景、卫星红外云图、雷达回波的结构和强度变化的代表性特征。结果表明:辽宁长历时暴雨是在有利于产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异常稳定的形势场导致冷暖空气在某一地区长时间相互对峙而形成的。该型暴雨的降水实况具有雨强变化小、强降水无明显阶段性特征和雨强变化大、强降水具有明显阶段性两种特征。一般性对流云团、暖云和深对流云团均可造成该型暴雨,其中一般性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变化幅度小,在-47~-36℃,暖云的云顶亮温在-8~3℃,深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68~-50℃且强降水发生在云顶亮温低值中心偏向温度梯度大值区一侧。该型暴雨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质心较低,表现为上游回波同一方向连续移入形成的"列车效应"、本地生成回波并不断加强以及不同方向的强回波先后移入影响三种类型,小时平均回波强度及其变化对降水强度和趋势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需要特别关注副热带高压西侧低层高能高湿、凝结高度低、整层近乎饱和且又具有局地地形抬升触发条件地区的暖云强降水的分析和监测。
陈传雷管兆勇管兆勇肖光梁贾旭轩贾旭轩
关键词:暴雨雷达对流云团中尺度特征
辽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利用辽宁56个测站的1951-2005年逐年和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夏季降水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存在2~3a、3~5a、10~12a等周期振荡,呈波动减少趋势;辽宁暴雨、大暴雨日数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李广霞陈传雷才奎志
关键词:夏季降水暴雨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陈传雷吴晓峰孙晓巍王颖王太微魏晓琳
关键词:强对流性天气冰雹龙卷雷雨大风气候特征
辽宁2008年3场暴雨对比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0°×1.0°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辽宁2008年夏季三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空急流、水汽场和能量锋相互作用产生暴雨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对水汽和能量的输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所需要的大量水汽,另一方面又使得暴雨区低层大气增湿增暖,从而引起对流不稳定加强及垂直上升运动强烈,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空急流、纬向剖面上的宽且厚湿柱和能量锋的位置、强度与辽宁强降水的等级和落区关系密切。
孙欣陈传雷赵明贾旭轩吴晓峰
关键词:暴雨低空急流水汽能量锋
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165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对近51 a来≥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气候变暖对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1 a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气温增暖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32℃/10 a(P<0.001),且与各项热量资源指标相关显著。随着气候变暖,≥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显著增加,其气候倾向率分别在(30℃·d)/10 a和2 d/10 a以上;2000年以后亚热带北界和暖温带北界在华北、东北地区均出现北移,以亚热带北界移动幅度更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年两熟制种植北界在山西和辽宁两省明显北抬,平均移动幅度超过1.5个纬距。华北、东北地区≥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增加是受起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延后共同影响,≥0℃前者比后者的影响更明显,≥10℃两者作用相当。
张立波景元书陈传雷
关键词:热量资源积温气候变暖
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3
2008年
介绍了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平台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数据库、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子系统、信息产品编辑子系统和服务信息反馈子系统进行了概述。平台的建设有效地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可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为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卢娟唐亚平陈传雷
关键词:专业气象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现状及相关气象条件分析
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5个城市,是我省重化工业高度聚集区,城市之间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城市群”污染,整个经济区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 由于...
陈传雷
关键词: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污染潜势预报
文献传递
辽宁3种旱涝指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根据 1 973~ 2 0 0 2年辽宁 53个台站的月降水量资料 ,选取 8个代表站 ,对降水距平百分率、湿度指标和Z指数 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
孟莹卢娟陈传雷
关键词:旱涝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