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主动脉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夹层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金属基质蛋白...
  • 2篇金属基质蛋白...
  • 2篇基质
  • 2篇基质蛋白
  • 2篇基质蛋白酶
  • 2篇房颤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病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机构

  • 9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9篇陈勇
  • 7篇廖成全
  • 6篇姜月平
  • 2篇范文茂
  • 2篇袁书国
  • 2篇唐良秋
  • 2篇徐新
  • 2篇张社兵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第1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胸微创封堵术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在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传统手术与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性。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胸微创VSD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花费、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安全性高,切口美观、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陈勇姜月平廖成全姚世源
关键词:体外循环手术室间隔缺损
MicroRNA-223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在房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意义
目的检测MicrolRNA-223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表达变化,以探讨房颤患者结构重构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在粤北人民医院胸外科心脏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
袁书国徐新范文茂张社兵唐良秋姜月平陈勇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动态改变和对疾病预后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动态改变和对疾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根据ICU住院时间分为ICU住院时间正常组(≤3d)与ICU住院时间延长组(>3d),根据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数量分为高危组(并发症≥3种)与低危组(并发症<3种)。分别比较各组间围手术期血小板水平。结果患者术前血小板水平最高,术后当天及术后1、2d血小板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d时开始上升,术后4、5d均高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正常组与ICU住院时间延长组、低危组与高危组术前血小板水平最高,术后当天及术后1、2d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存活组、ICU住院时间正常组及低危组血小板水平开始上升,但术后3d与术后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d血小板水平高于术后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死亡组、ICU住院延长组及高危组血小板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术后3d与术后1、2、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d血小板水平高于术后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及术后1~5d,存活组、ICU住院时间正常组及低危组血小板水平分别高于死亡组、ICU住院延长组及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水平呈现动态改变,术后血小板水平越低,患者ICU住院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患者死亡风险增大,预后不佳。
陈勇廖成全姚世源夏子怡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血小板预后
CRP、NLR、PLT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前低氧血症的关系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病人术前低氧血症的关系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7例AAD病人,根据是否发生术前低氧血症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CRP、NLR、PLT,对所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发生组吸烟史病人多于未发生组,CRP、NLR高于未发生组,PLT低于未发生组(P<0.001);吸烟史、CRP、NLR、PLT均与术前低氧血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病人CRP、NLR高于存活组病人,PLT低于存活组病人(P<0.001);CRP、NLR、PLT预测临床不良转归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0.707,0.759,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15;CRP、NLR高水平组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PLT高水平组生存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CRP、NLR、PLT均与AAD术前低氧血症及病人临床转归有关,3项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临床转归的一种可靠方案,为临床早期精准干预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陈勇廖成全姚世源夏子怡钟涛何伟波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转归
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双瓣替换术治疗。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02例,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84例,三尖瓣器质性病变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病变置换术。随访患者1年观察临床长期效果。结果:198例患者术后早期(随访3个月)死亡患者19例(9.60%),其中双瓣手术后早期死亡率15例(7.58%),术后晚期(随访1年)死亡31例(15.66%)。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肾呼吸功能衰竭等。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154例(77.78%)和142例(71.72%)。结论:风湿性瓣膜病变患者采用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膜病变进行替换手术为主,能明显稳定患者长期疗效,提高患者疾病的存活率。
陈勇廖成全姚世源姜月平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术
MicroRNA-223及MMP-9在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miRNA-223与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心肌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风心病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31例,其中风心病窦性心律组15例,风心病慢性房颤组16例。收集患者右心房心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房肌组织和血清miRNA-223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肌组织miRNA-223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3±0.0228 vs.0.0261±0.0035,P<0.01);房颤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81±0.9165)ng/mL vs.(2.7613±1.2166)ng/mL,P<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呈正相关(r=0.406,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223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范文茂徐新袁书国张社兵唐良秋姜月平陈勇
关键词:心房颤动金属基质蛋白酶-9心肌纤维化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特点及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选择74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反流患者,依据术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术后血压控制进行分组,随访不同组别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结果:比较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2心搏周期充满假腔优势更加明显,P <0.05;其中血压控制良好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腹腔干动脉真、假腔面积及假腔血栓化均与血压控制不佳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中远端破口多在主动脉内脏分支,其中远端破口反流速度及术后血压控制效果对主动脉术后重塑的影响较大,即做好针对性控制,保证重塑效果,研究价值较高。
陈勇廖成全姚世源姜月平
关键词:急性期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介入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及对患者D-dime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最终确诊为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拒绝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同意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组);比较两组入组后及治疗组术后第1天、术后WBC、中性粒细胞数(NE)、淋巴细胞数(LY),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D-dimer水平,并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24个月记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腔内覆膜支架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两组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WBC、NE、LY、NLR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后,术前及术后第1d及第7天血液WBC、NE、LY、NLR及D-dim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为96.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死亡患者NE、LY、NLR及D-dimer与各组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介入术可有效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术后短期内会引起血D-dime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高。
廖成全姜月平陈勇姚世源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腔内隔绝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42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腔内隔绝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结患者的治疗疗效、手术基本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整体健康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短,并发症发生率偏低。结论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腔内隔绝术疗效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陈勇廖成全姚世源夏子怡钟涛何伟波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