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远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防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补肾防哮汤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防哮汤中药治疗,每日1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次250μg,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降低,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降低及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防哮汤能调节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张智娟黄美杏陈学远梁爱武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中医药疗法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氧化碳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CO)由血红素氧合酶 (hemeoxygenase ,HO)催化分解血红素而成 ,具有扩张血管、充当神经介质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因反复上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 ,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OSAS患者血浆的CO水平进行测定 ,以了解其在OSAS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 ,从而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halmers介绍的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检测 30例正常人 ,4 1例轻度OSAS、30例中度OSAS和 4 0例重度OSAS患者血清的CO水平 ,同时对OSAS患者血浆的CO水平与体重表面积指数 (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舒张压(DBP)及收缩压 (SBP)等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患者血浆中CO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浆中CO的水平(0 .75± 0 .31VS 0 .5± 0 .2 1)mg/L ,(P <0 .0 5 ) ;重度OSAS患者的CO水平亦明显高于轻度OSAS患者的水平 (0 .81± 0 .2 0VS 0 .6 8± 0 .32 )mg/L ,(P <0 .0 5 )。相关性分析提示OSA患者血浆中CO与AHI、DBP成正相关 (r 1=0 .32和 r2 =0 .2 3,P <0 .0 5 ) ,但与最低血氧饱和度成负相关 (r3=- 0 .32 ,P <0 .0 5 )。结论 缺氧是引起OSAS患者血浆CO增高的主因 ,患者在缺氧状态?
- 柳广南陈学远钟小宁白晶苏红
-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氧化碳
- 内源性一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 2003年
- 韦思尊黄美杏黄春萍陈学远柳广南
- 关键词:内源性一氧化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
- 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作用——附30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将30例处于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夜间BiPAP治疗加氧疗,对照组单纯夜间氧疗,治疗8周。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分值的变化。结果:共有2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实验组14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治疗8周后FEV1、FEV1%较治疗前增加(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8周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同期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BiPAP治疗可改善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并有可能改善肺通气功能,疗效优于夜间单纯氧疗。
- 陈学远陈斯宁黄美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吸氧治疗肺通气康复
-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血NO升高、ET-1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 黄美杏陈学远谭玉萍龙学明韦思尊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管活性物质川芎嗪血NO肺血管
- 一氧化碳等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及间接胆红素(间胆)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OSA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其中20例中、重度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airwaypositive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30日,于治疗前、治疗第一日、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定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结果:①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重度组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OSA合并高血压组的一氧化碳水平亦显著高于无伴高血压组(均为P<0.05);②正常人血浆中间胆水平显著高于OSA患者;轻、中度组间胆水平显著高于重度组,OSA无伴高血压组血浆间胆显著高于合并高血压组;③20例OSA患者血浆一氧化碳于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间胆则显著升高(均为P<0.05);④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与舒张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均呈正相关,血间胆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和呼吸暂停低吸气指数均呈负相关,一氧化碳与间胆呈负相关。结论:低血氧是引起OSA患者一氧化碳显著增高或间胆显著降低的原因,一氧化碳和间胆都可能参与了OSA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可考虑作为考察其是否有合并症的指标。
- 柳广南陈学远白晶钟小宁
- 关键词: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血压以探讨其高血压的发病状况及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 30例正常人 ,111例OSAHS患者进行整晚多导睡眠图检查 ,次晨醒后马上测量血压 ;随机抽取 2 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CPAP)呼吸机治疗 1个月 ,治疗过程中每天早上醒时马上测定血压以了解血压变化情况。此外以平均血压为因变量 ,年龄、体重指数 (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min)、腹围和颈围为自变量 ,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OSAHS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5 0 .5 % ,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OSAHS合并高血压者醒时血压明显高于睡前 ,此外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平均血压与年龄呈正相关 (r =0 .4 1,P <0 .0 5 )、与SaO2 min呈负相关 (r =- 0 .4 1,P <0 .0 5 )。CPAP呼吸机治疗 1个月后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结论 重度OSAHS患者和OSAHS合并高血压者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 ,血压增高的程度和高血压患病率会随OSAHS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 ,CPAP呼吸机治疗
- 韦思尊黄美杏柳广南陈学远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正压呼吸
- 夜间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目的研究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Ⅲ~Ⅳ级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Ⅲ~Ⅳ级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夜间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
- 陈学远陈斯宁黄美杏刘维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天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陆川猪被引量:18
- 2004年
- 柳广南陈学远张建全李家莲钟小宁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陆川猪睡眠呼吸监测磁共振成像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间接胆红素水平被引量:1
- 2003年
- 柳广南张绍峰陈学远苏红钟小宁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间接胆红素多导睡眠图低氧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