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 作品数:49 被引量:26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CartoSound指导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CartoSound)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在CartoSound三维标测技术指导下,对5例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以收缩期二尖瓣瓣叶前向运动(SAM)对应的左室室间隔部位作为消融靶点,应用Smartouch盐水灌注消融电极,消融能量35~40 W,冷盐水灌注流速20 mL/min,温度43℃,贴靠压力5~10 g,每次放电时间60 s。以左室流出道(LVOT)压力阶差下降50%或SAM区域心肌活动显著减弱作为消融有效终点。比较术前、术后LVOT压力阶差变化,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术中累计消融放电15~42次,消融范围占SAM区域比值22.9%~76.6%。术后即刻LVOT压力阶差由术前(105±93.6)mmHg下降至(40.6±37.2)mmHg(P<0.001)。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术后6个月室间隔厚度由术前(16.1±2.9)mm下降至(13.3±2.4)mm(P=0.115);LVOT压力阶差由术前(105±93.6)mmHg逐步下降至(94.7±71.9)mmHg(术后7日,P=0.146)、(30.72±12.9)mmHg(术后1个月,P<0.01)、(19.4±17.8)mmHg(术后6个月,P<0.01)。5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经心腔内超声CartoSound指导下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HOCM安全、有效。 白瑾 刘书旺 冯新恒 冯杰莉 徐昕晔 徐维 陈少敏 李蕾 高炜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腔内超声 三维标测 射频消融 组织多普勒评估年龄及性别对左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的影响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并计算健康人左、右心室的心肌作功指数(MPI),评估年龄及性别对健康人左、右心室MPI的影响.方法 健康体检人员共200名,按年龄分为6组(20~29、30~39、40~49、50~59、60... 陈宝霞 刘典美 冯新恒 王方芳 陈少敏 于洋 李卫虹 李昭屏 高炜关键词:组织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心肌作功指数 性别 冠心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和病变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危险因素数量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16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4例,非冠心病组51例,用冠脉病变评分和病变支数描述病变严重程度,采用ATPⅢ亚洲人群标准定义MS,分析MS和代谢异常成分及数目与冠心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和MS患病率高于非冠心病组(72.80%比50.98%,P=0.006;65.8%比39.2%,OR 2.981,95%CI 1.506~5.898,P=0.001);腰围[(92.91±9.26)cm比(89.33±9.62)cm,P=0.028]和HDL-C水平[(1.26±0.55)mmol/L比(1.78±0.95)mmol/L,P<0.001]在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OR 3.797,95% CI 1.759~8.194,P=0.001)及低HDL-C血症(OR 2.380,95%CI 1.379~4.108,P=0.002)是冠心病相关的独立因素。MS患者比例随冠脉病变评分和受累血管支数的增多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08),MS的组成成分异常数目也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多(P=0.018和0.014)。结论 MS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其相关危险因素异常数目的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加重。 任川 郭丽君 陈少敏 徐伟仙 梅林 张福春 王贵松 高炜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 代谢综合征 冠状动脉造影 妊娠合并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性,34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剖宫产术后2d,呼吸困难1d”于2014年10月4日由我院产科转入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孕3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干咳,就诊于外院,考虑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先后曾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厄他培南.患者因担心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用药不规律,用药3d体温降至正常后自行停药,但3~5 d后体温再次升高,反复多次,入院前1周仍发热.转入我科前2 d(孕35周)因胎膜早破行急诊剖宫产术. 陈少敏 孙丽杰 崔鸣 李卫虹 冯新恒 张喆 郭丽君 高炜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尖瓣 间断发热 头孢类抗生素 急诊剖宫产术 抗感染治疗 E/Em比值与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耐量的关系 目的 评价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和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94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根据E/Em将... 陈少敏 何榕 冯新恒 刘书旺 李卫虹 高炜关键词:心房颤动 运动耐量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 以心室颤动为突出临床表现的氟乙酸中毒1例 2025年 心室颤动(VF)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寻找VF的病因对后续诊疗十分关键,其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等。本文报道1例由氟乙酸中毒引起的VF,患者为男性,35岁,主因“胸闷10小时,意识丧失2小时”于2022年9月2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患者接触可疑毒物后出现胸闷,伴言语不清,乏力,继之突发意识丧失,心电图提示为VF、室性心动过速和部分导联ST段抬高,伴有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右室收缩功能下降,经一系列检查提示上述临床表现由氟乙酸中毒引起,经血液灌流和解毒剂乙酰胺治疗后逐渐好转。该病例报道提示在VF病因鉴别诊断中应考虑毒物或药物中毒,特别在患者可能接触有毒物质时。 谢鹏昕 孙丽杰 任川 韩江莉 陈少敏 李丹 陈宝霞 张媛关键词:心室颤动 乙酰胺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现状和用药分析 被引量:45 2013年 目的探寻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的现状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3至4月早晨7:00—10:00之间于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资料共2187例。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服药;单一用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ARB)和B受体阻滞剂]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血压未达标情况。结果血压未达标患者共1193例,占54.6%。其中用药比例最高的CCB,其未达标患者比率61.7%(295/478)。单用CCB类药与ACEI、ARB和6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之间的血压达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未达标率分别是46.3%(63/136)、70.5%(55/78)和73.8%(31/42),其中氨氯地平组的血压未达标率与硝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组相比,OR值分别是0.36(95%CI:0.20~0.65)和0.31(95%CI:0.14~0.66)。结论当前i级医院就诊患者清晨血压的未达标率偏高,单用氨氯地平组患者的清晨血压达标率可能优于单用硝苯地平组和单用非洛地平组。 汪宇鹏 李昭屏 白琼 陈少敏 王方芳 朱丹 任川 郭丽君 高炜关键词:高血压 降压 药物治疗 超声心动图模拟器在内科医师重症超声心动图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重症超声心动图(critical care echocardiography,CCE)对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应用仍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模拟器在内科医师CCE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于2023年5至6月,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5名内科医师进行CCE培训,包括1小时理论授课和3小时模拟教学。培训结果显示,有33名(94.3%)学员能够采集出所有5种超声心动图切面;学员对低血容量的超声图像识别的正确率达到100.0%。以简单随机方法抽取16名学员,培训后1周为标准化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学员均在标准化病人上成功完成了超声心动图切面采集。培训实践证明,超声心动图模拟器在内科医师CCE的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切面采集和图像识别。 李丹 陈少敏 韩江莉 冯新恒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计术 重症 模拟器 教学 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研究数据,分析1990—2021年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方法: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官方网站获取GBD 1990—2021年CAVD相关数据,分析患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生命年(YLD)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年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21年全球CAVD患者达1332万例,导致14.2万例死亡。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3.2/10万)高于女性(128.9/10万)。年龄分层分析显示,65~<85岁人群占CAVD患者的64.0%,85岁及以上超高龄者占16.1%。1990—2021年,男性和女性CAVD患病率均呈总体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72%和0.57%,男性增幅更大,且均在2000—2010年增长最快,此后增速放缓,2015—2021年转为下降。死亡率分析显示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改变:65岁以下患者中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2.4倍,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出现逆转,女性死亡率(117.3/10万)超过男性(99.1/10万)。YLD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幅度小于死亡率,且各年龄组中男性均高于女性。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呈上升趋势,且女性升幅更为显著。结论:CAVD疾病负担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老年群体尤其是超高龄女性的疾病负担需要特别关注,建议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邓湘宁 隋鑫宇 李楠 冯杰莉 陈少敏 徐昕晔 唐熠达 汪宇鹏关键词:性别差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AS、间隔至少6个月后再次行CAG的患者119例,根据AS的演变将患者分为AS进展组(A组,73例)和无AS进展组(B组,46例),比较2组的HDL-C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首次CAG时,A组与B组HDL-C水平分别为(0.97±0.03)mmol/L和(1.08±0.04)m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CAG时,2组HDL-C水平分别为(0.97±0.02)mmol/L和(1.10±0.05)mmol/L,A组仍显著低于B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次CAG时的HDL-C(OR0.08,P=0.021)、LDL-C(OR2.94,P=0.005)、超重或肥胖(OR3.40,P=0.016)以及并发高血压(OR3.33,P=0.023)与AS进展独立相关。结论:HDL-C水平降低是AS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少敏 郭丽君 高炜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