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影秋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埃索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赵暨文陈影秋徐娅苹
-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
- 倍他乐克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评价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比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6个月,分别测定入院当天6、周和6月时的QTd,并同时观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QTd从入院时为4130±24.1,6周后为49±23.4,6个月为40±21.0;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入院时为47.6%,6周后20.3%,6个月为5.6%;对照组QTd分别为4087±25.6、67±25.0和66±24.3,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6.9%、30.5%和28.7%。结论倍他乐克能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QTd及预后,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陈影秋
- 关键词:倍他乐克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 肾上腺素联合小剂量乌司他丁用于心肺复苏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小剂量乌司他丁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标准心肺复苏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0mg)+纳洛酮(2.0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静脉注射小剂量乌司他丁(10万IU),治疗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自主呼吸恢复或停止抢救,观察2组复苏效果、心肺复苏成功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24h生存率及出院生存率,同时观察2组ROSC后实验室检测指标、复苏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发生率及受累器官、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及28d生存率。结果观察组ROSC率和自主呼吸恢复率分别为77.8%(35/45)、57.8%(26/45),对照组分别为54.1%(20/37)、29.7%(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ROSC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7.3±1.6)、(27.4±1.7)min,对照组分别为(10.2±1.3)、(49.3±1.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GCS评分(ROSC即刻)、心率(ROSC后5、10min)、24h生存率及出院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GCS评分:(7.9±1.3)分比(5.5±1.6)分,心率:(108±14)次/min比(144±11)次/min,(102±14)次/min比(128±13)次/min,24h生存率:71.1%(32/45)比45.9%(17/37),出院生存率:62.2%(28/37)比37.8%(1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乳酸、肿瘤坏死因子0l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R—MODS发生率和28d生存率分别为17.8%(5/28)、71.4%(20/28),对照组分
- 陈影秋徐孙臻
-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肾上腺素乌司他丁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年龄,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应用胺碘酮治疗26例(Ⅰ组),维拉帕米32例(Ⅱ组)、普罗帕酮34例(Ⅲ组)、去乙酰毛花苷38例(Ⅳ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Ⅱ组为90.6%、Ⅲ组为94.1%、Ⅳ组为94.7%,4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较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中,仅有Ⅰ组有1例(3.8%)发生不良反应,其余3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Ⅳ组的复律时间较长,P<0.05,Ⅱ、Ⅲ组的复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合理选用治疗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陈影秋
- 关键词: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普罗帕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