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棋福

作品数:222 被引量:1,38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3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42篇地震
  • 24篇断裂带
  • 24篇震源
  • 24篇裂带
  • 20篇地震活动
  • 18篇地壳
  • 17篇地震预报
  • 16篇重复地震
  • 15篇深部
  • 14篇震灾
  • 14篇首都圈
  • 13篇地震灾害
  • 12篇前兆
  • 12篇接收函数
  • 11篇龙门山
  • 11篇龙门山断裂
  • 1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1篇S波
  • 10篇震源机制
  • 10篇波速

机构

  • 1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84篇中国科学院
  • 64篇中国地震局
  • 3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云南省地震局
  • 13篇国家地震局
  • 7篇北京市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安徽省地震局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康涅狄格大学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香港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221篇陈棋福
  • 34篇陈颙
  • 24篇李乐
  • 18篇王伟君
  • 16篇齐诚
  • 13篇陈凌
  • 12篇马丽
  • 12篇孙安辉
  • 12篇姜金钟
  • 9篇钮凤林
  • 9篇刘宁
  • 9篇陈顒
  • 8篇谭毅培
  • 8篇李丽
  • 8篇王新
  • 7篇艾印双
  • 7篇李纲
  • 7篇刘杰
  • 6篇石耀霖
  • 6篇王宝善

传媒

  • 36篇地球物理学报
  • 16篇地震
  • 14篇国际地震动态
  • 12篇中国地震
  • 9篇地震学报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7篇中国地球物理...
  • 6篇科学通报
  • 5篇2014年中...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科学:地...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研究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内陆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演推算1730年北京西郊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滑动角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对1730年发生在北京西郊61 2级地震的破坏记录进行数字化,得到地震在地表造成的实际破坏的定量分布图像;使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出两条可能的发震断层——NE向的清河隐伏断层和NW向的东北旺—小汤山断裂在滑动角为0°和90°时,在地表产生的加速度的分布。通过将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像与实际破坏程度定量分布图像进行拟合,推算出了两条可能发震断层在这次地震中的作用(权重)及滑动角,从而判断出此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是东北旺—小汤山断裂。为增加结果的可信度,文中还讨论了不同的地表破坏程度数据化模型对拟合结果的影响。
周青云周仕勇陈棋福赵里郑钊
关键词:历史地震有限差分震源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的自然概率分布被引量:21
1996年
从Gutenberg-Richter的分布关系出发,以应用最多的以为响应量的Y3为例,对模拟生成的满足G-R关系和均匀随机分布的事件探讨了加卸载响应比的自然概率分布。同时,还与首都因地区的一组实际资料得到的自然概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反映系统临近失稳程度的加卸载响应比Y3的自然概率分布基本稳定;随机出现加卸载响应比高值的自然概率很低,因此,实际观测到的高响应比值确实可能携带有孕震系统趋于失稳的大量前兆信息。文中同时还讨论了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时,资料的样本量和事件量级上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陈棋福尹祥础马丽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地震前兆
地震数据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正>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就全球地震分布而言,它在空间上多发生在板块的边界或活动块体的边界带上,而在时间上则经常表现为丛集性、活跃与平静的交错性等特征.利用迄今为止积累的大量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同...
魏东平陈棋福
文献传递
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在北京房山岩体附近的动态触发活动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采用波形分析和β统计方法,基于首都圈地区数字测震台网和部分流动地震台的观测资料,对2010年2月27日Mw8.8智利大地震在北京房山岩体附近地区的动态触发活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背景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北京房山岩体附近,我们检测出至少5次小震活动事件在智利地震面波到达时发生.这些触发活动显著地改变了房山岩体地区这一地震活动相对平静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但是对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并不明显.NKY地震台记录的智利地震触发活动的最大动态应力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要小,约为7kPa.这可能与房山岩体附近地区的背景地震在智利地震前一直较为平静有关.此外,相对有利的面波入射方向,以及在对蹠点上的前两组面波叠加的效应等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本研究能在约2万公里极远处观测到远震触发小震活动.然而,在随后的多次面波叠加期间并没有观测到明显的触发地震活动.在智利地震10h前发生的琉球Mw7.0地震也未在房山地区触发相关的微震活动,这可能与它们引起的动态应力变化太过微弱有关.
龚萱陈棋福彭志刚王伟君吴春泉吴晶
关键词:智利地震
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的概率判定方法被引量:2
1990年
文中按照长、中、短,临的渐近式预报模式给出了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的概率判定方法。并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和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的众多前兆现象,运用所给出的方法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在短、临阶段计算的发震的综合概率分别达到95.6%、99%。根据对京、津地区20多年来的M_L≥4.5地震活动和前兆资料的一些震例研究结果,最后给出了预测京、津、唐、张地区M_L≥4.5地震的综合概率判定方法。
陈棋福马丽
关键词:地震
顺义M_s4.0地震前兆演化特点及利用响应比进行的震前和震后趋势判断被引量:3
1998年
回顾性地分析了1996年12月16日顺义Ms4.0地震前,首都圈的异常演变情况及利用加卸载响应比等方法对该地震震前形势及震后趋势进行的综合判断。结果表明,顺义地震前测展学及非测震学均存在地震前兆,这些前兆具有一定程度的中期向短期演化的特点。利用响应比除可以对主展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外,还能对较大余震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测。作者还探讨了地震日常监测中须要汲取的经验教训。
张永仙刘桂萍陈棋福马丽杨文政
关键词:地震前兆加卸载响应比
扩展网络反演滤波方法及其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初步实验被引量:1
2008年
介绍了扩展网络反演滤波方法的原理、计算处理过程及其发展,和该方法在鲜水河断裂带的初步实验情况。利用鲜水河断裂带的GPS等大地测量台站的真实点位,经简化的断层几何模型和人为设定的断层滑移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实验。实验得到的经反演复原的断层滑移和滑移速率与相应的实际值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13和0.18。该方法能很好地分解出各台站由断层活动所引起的位移变化,反演复原的断层滑移与给定的断层滑移较符合。随着测量资料时空密度的增加,此方法有望用于鲜水河断裂带实际大地测量资料的研究工作中。
王武星马丽陈棋福张晁军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由灾难性地震划分的中国地震预报历程
<正>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有着不同的涵义,但我们在此探讨的1966年以来四十余年的中国地震预报历程时,因我国早期混用地震预报或地震预测的说法,直至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才明确区分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故为...
陈棋福张跃勤
文献传递
地震预测研究与展望
概要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就地震预测所展开的争论,分析了VAN方法所反映的地震前兆研究动向;就地震前兆观测与数据资料库建设、地震前兆的统计分析、地震的动力学预测、地震预测算法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并概略...
陈棋福陈顒李娟陈龙生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震前兆地震灾害数据库
文献传递
基于MCMC方法的背景噪声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以湖南沃溪短周期密集台阵为例
便携式一体化地震仪因其成本低廉、易于布设的特点,可于研究区域内大量布设组成密集台阵,从而获取高采样率的地震数据,为利用背景噪声数据提供可能(张明辉, 2020)。在背景噪声源均匀、广泛且持续分布的假设下,经验格林函数可从...
苏文君柳陈棋福
关键词:接收函数联合反演背景噪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