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琼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土壤生物
  • 3篇土壤生物工程
  • 3篇护坡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护坡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植物
  • 1篇生境
  • 1篇生境因子
  • 1篇生态护岸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生态效益
  • 1篇适应性
  • 1篇试验区
  • 1篇水箱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保护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木联能软...

作者

  • 6篇陈琼
  • 5篇高甲荣
  • 2篇顾岚
  • 2篇张栋
  • 1篇高宇婷
  • 1篇钱斌天
  • 1篇王越
  • 1篇冯泽深
  • 1篇梅雪梅
  • 1篇马岚
  • 1篇王舒
  • 1篇王颖
  • 1篇王兵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现浇网格护坡技术建设初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公路边坡上现浇网格护坡技术建设初期不同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千里山公路为例,分别测定了现浇网格技术施工1个月、4个月和2年后网格内种植的4种典型乡土植物的保存率、株高、基径、枝条生物量、冠幅、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施工4个月后与施工1个月后相比胡枝子的保存率基本不变,而金叶莸、杨柴和柽柳的保存率均下降;施工2年后植物的保存率基本保持稳定,表现为胡枝子(92%)>金叶莸(85%)>杨柴(75%)>柽柳(73%);虽然不同植物的生长指标增量明显不同,但各生长指标增长速度总体表现为胡枝子、金叶莸均大于杨柴、柽柳;基径的变化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15,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1,其他生长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生态适应能力高低表现为:胡枝子>金叶莸>杨柴>柽柳。该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及类似地区的公路边坡植被建设和现浇网格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梅雪梅高甲荣马岚王建军王兵郭凯力张栋陈琼
关键词:公路边坡生态适应性护坡技术
河溪生境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明确河溪生境因子对河岸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程度,在北京市郊区选取3条典型河溪中的50个河段,进行不同河岸土地利用方式下生境指标的差异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经过因子旋转,最终确定4个综合生境因子来反映不同河岸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溪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通过PLOT过程在二维平面上用散点图表示。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用地对河溪中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磷酸盐浓度有突出影响;公路也能促进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增加以及磷酸盐浓度的增大,但影响不及旅游用地;居民用地对氨氮浓度的影响最大,农地对浮游植物多样性及pH值和溶解氧含量影响最大。维持合理的河岸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北京郊区河溪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途径。
冯泽深顾岚陈琼高甲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水资源保护主成分分析
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研究——以延庆试验区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适应性和效果,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体系,并以北京延庆试验区为例,对网格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完工4 a后,试验小区金叶莸的成活率达到94.3%,金叶莸新生枝叶繁茂,每株枝条平均生物量可达到29.3 g,平均株高为33.07 cm,平均覆盖度为533 cm2;与空白对照小区比较,网格内土壤中机质增加了28.11 g/kg,全氮增加了0.72 g/kg,速效磷增加了11.25mg/kg,速效钾增加了33.74 mg/kg,pH下降了0.71。在经济成本方面,该技术的后期养护时间为1~2 a,时间短,投入少,节约成本。试验区适用研究成果表明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效果良好,易于在各类边坡生态防护中推广应用。
陈琼高甲荣王颖王建军
关键词:生态护坡生态效益
护岸柳树表层根系生长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4年
对北京市怀柔琉璃河处5 a期的柳树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实验基地研究发现,柳树有在近水面的地方生发大量层状根系的特性,有较好的护岸作用。为了更好利用柳树的这种特性进行生态护岸,对3种柳树护岸形式中表层根系的生长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垫护岸形式比扦插和篱墙的护岸形式具有更好的提高和保持土壤含水量的作用;灌丛垫和篱墙的护岸形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其中灌丛垫最为明显;3种柳树护岸形式中灌丛垫的表层根系生发状况最好,篱墙要好于扦插;土壤含水量是柳树表层根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限制值(调查区为10%)的时候,柳树几乎不能生发表层根系;而当土壤含水量在大于限制值时,表层根系的生长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变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高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有利于表层根系生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柳树复合护岸模式。
王兵高甲荣陈琼王舒张栋郭凯力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
基于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现浇网格生态护坡应用研究
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护坡措施,相关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应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并对后续的大范围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调查监测,研究探讨了现浇网格生态护坡的工程适用性,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
陈琼
关键词:土壤生物工程
水箱培养下6种乔灌木扦插初期的生长适应性
2013年
为了解北京地区6种常见乔灌木在扦插初期对水环境的适应性及生长初期根系的空间分布,以便于筛选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土壤生物工程植物材料。采用水箱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Moench)、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金丝柳(Salix alba var.Tristis)、榆树(Ulmus pumila L.)、旱柳(Salix metsu-dana)和桑树(Morus alba L.)6种常见乔灌木在扦插初期的生长情况和根系空间分布。试验开始后,最初半个月每隔5 d观测了各个植物材料的发芽情况和生根情况,之后每隔15 d调查了各个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试验进行到75 d时从水箱中取出所有插条,分别测量了每株插条的枝条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根系的空间分布。6种植物材料在扦插初期对水淹的适应性表现为:金丝柳=旱柳>紫穗槐>桑树>加拿大杨>榆树。生长3个月后,金丝柳的根系分布均匀且深,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以插条为中心的0~30 cm内;紫穗槐的根系分布较均匀,呈明显的水平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以插条为中心的0~20 cm内;旱柳的根系分布浅且密集,主要集中在以插条为中心的0~10 cm内。试验表明:金丝柳、旱柳和紫穗槐在扦插初期对水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适合应用于北京地区河流生态修复土壤生物工程中的植物材料。
钱斌天高甲荣王越顾岚高宇婷陈琼
关键词:水箱土壤生物工程根系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