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兰
作品数:
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梁东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李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康晓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闫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于发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文化科学
主题
3篇
教育
2篇
硕士
2篇
教育培养
2篇
教育学
2篇
教育学硕士
2篇
教师
1篇
学士
1篇
学士学位
1篇
学位
1篇
硕士学位
1篇
硕士研究生
1篇
中学教师
1篇
专职
1篇
问卷
1篇
问卷调查
1篇
教育科研
1篇
教育科研队伍
1篇
教育培养模式
1篇
教育培养体系
1篇
教育专业
机构
3篇
北京师范大学
1篇
中央教育科学...
作者
3篇
陈红兰
2篇
闫霞
2篇
康晓伟
2篇
李琼
2篇
梁东升
1篇
于发友
传媒
1篇
教育史研究辑...
1篇
中国教师
1篇
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3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
2009年
“4+2”模式指学生在完成4年的本科专业学习、获得专业学士学位之后,通过适当的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素质较高的中学教师骨干或教育管理人才。这种模式是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晓伟
李琼
梁东升
陈红兰
闫霞
关键词:
教育培养模式
教育学硕士
教育专业
中学教师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研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2009年
教育科研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科研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育科研工作,逐步确立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地位,紧紧依靠教育科研振兴教育事业,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为主导、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为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知识贡献。
于发友
陈红兰
关键词:
教育科研队伍
专职
兼职
“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
被引量:2
2009年
“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以下简称“4+2”模式,“4+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简称“4+2”硕士生)是近年来我国对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新探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考察了该培养模式的实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1)“4+2”硕士生对该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动机大多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2)对“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5)管理较混乱,相关院系及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4)课程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
康晓伟
李琼
梁东升
陈红兰
闫霞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学硕士
个案
教育培养体系
硕士研究生
问卷调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