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凡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论大学精神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及其构建被引量:2
- 2009年
-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现代大学精神基本内容包括民族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熏陶的作用。要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培育一流校园文化、坚持内涵发展之路四个方面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陈超凡
- 关键词:大学精神和谐校园文化
-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
- 王韬是晚清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19世纪后半叶中国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背景、独特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海外经历、边缘化的个人身份等诸多因素,促使他成...
- 陈超凡
- 关键词:启蒙思想教育改革上海格致书院近代化
- 文献传递
- 要从“四史”中汲取力量被引量:2
- 2021年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修课。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四史”,从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全面发展、奋发有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陈超凡
- 关键词:时代新人理想信念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院校创新能力建设探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创新既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地方院校总体"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创新能力和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为地方院校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应从供给的角度把握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强化其地方属性;以改革的办法提升地方院校创新能力,提供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的有效供给;从外部环境、内部治理、人事改革、评价体系着力,构建地方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摘要:
- 陈超凡
- 关键词:地方院校
- 木兰溪综合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 2023年
- 莆田木兰溪综合治理,是习近平亲自擘画、全程推动治水兴水和生态保护的创新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木兰溪的生动实践。20多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接力推动木兰溪从昔日“水患之河”成为如今清波安澜、润泽莆阳的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为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本。
- 陈超凡
- 关键词: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汉代士人家庭教育研究
- 汉代是封建大统一和社会大发展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家庭教育创始并定型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的统治思想,以儒家为主的文化知识受到普遍重视。士人作为四民之首,在政治地位、经济基础、文化知识...
- 陈超凡
- 关键词:封建社会家庭教育儒家文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 文献传递
-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被引量:1
- 2023年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开展调查研究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 陈超凡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地方院校参与社区治理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地方院校作为社区的一种特殊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其“地方性”办学属性的价值体现、“开放性”办学理念的价值策略、“服务性”办学使命的价值追求,但面临政策制度有待完善、参与社区治理动力不足、人才服务还有差距、校社互动不够活跃等问题。应从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制定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办学优势,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现代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校社发展共同体。
- 陈超凡
- 关键词:地方院校
- 对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探讨被引量:4
- 2003年
- 教育模式是教育行为的载体 ,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教育模式的设置与其本身特点及教育理念紧密相连。
- 游海疆陈超凡
-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育质量教育理念办学思路师资队伍建设
- 地方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 2016年
- 地方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存在校内权力运行失衡、管理体制不顺、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制约了内部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综合改革的研究视角,提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教授治学、完善民主管理、改革校院管理体制、建设理事会(董事会)等具体路径,以加快促进地方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陈超凡苏经强
- 关键词:地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