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儿凝血因子活性及凝血功能初探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初步探讨胎儿血液凝血因子 、 、 (F 、F 、F )的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评估上述指标作为血友病患儿产前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 12 9例无血友病家族史的胎儿脐带血 F 、F 、F 的活性 ,其中 60例同时测定 APTT,分析胎儿 3种凝血因子活性及其与胎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妊娠中晚期胎儿的凝血因子活性为 F 45.83 %± 13 .2 8% (95% CI43 .42 %~ 48.2 4% )、 F 10 .51%± 6.0 2 % (95% CI9.42 %~ 11.61% )、 F 2 0 .82 %± 13 .82 % (95%CI18.3 1%~ 2 3 .3 3 % )。 2 F 、 F 、 F 的活性均与胎龄呈正相关关系 ,r分别为 0 .3 2 0、 0 .458、 0 .3 54,P值均为 0 .0 0 0。 3妊娠中晚期胎儿的 APTT为 57.77s± 19.65s (95% CI52 .69s~ 62 .84s)。结论 :妊娠中晚期的正常胎儿 F 活性已达 3 0 %以上 ,取脐带血测定 F 的活性是产前筛查血友病甲的可行性手段 ;正常胎儿 APTT比正常成人延长 2 0 s以上 ,F 和 F 的活性仅达正常成人的 10 %和 2 0 % ,脐带血 F 、 F 的活性及
- 林琳华霍梅袁红姚秋璇曾彩兰任景慧
- 关键词:凝血因子胎儿凝血功能
- 易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LA、APC-R的检测
- 2004年
- 目的 检测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的狼疮抗凝物质 (lupusanticoagulant,LA)、活化蛋白C抵抗 (activatedproteinC -resistant,APC -R) ,探讨LA、APC -R与易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ACLFutura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对 2 37例易栓性疾病 (包括 90例脑梗塞、59例冠心病、57例高血压、31例深静脉血栓 )和 60例正常对照进行LA、APC -R测定。结果 脑梗塞组LA阳性者有 41例 (45 .6 % ) ,APC -R阳性者 3例 (3 .3 % ) ;冠心病组LA阳性者有 2 4例 (40 .7% ) ,APC -R未见阳性 ;高血压组LA阳性者有 2 2例 (38.6 % ) ,APC -R阳性者有 4例 (7.0 % ) ;深静脉血栓组LA阳性者有 1 3例 (41 .9% ) ,APC -R阳性者 1例 (3 .2 % )。对照组未见阳性。结论 易栓性疾病患者L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LA可能是引起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易栓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APC -R现象。
- 霍梅徐勇龚文胜叶素丹何林
- 关键词:血浆LAAPC-R狼疮抗凝物质脑梗塞
- 不同胎龄胎儿部分凝血因子水平测定被引量:4
- 2006年
-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血友病A、B患者分别表现为凝血因子Ⅷ、Ⅸ(FⅧ、FⅠⅩ缺乏。目前对血友病胎儿的产前诊断主要采用变异基因的检测和胎儿性别的鉴定。FⅧ:C分子量较大,目前仅了解其部分的基因序列。有些血友病胎儿的基因在母亲遗传的基础上再发生新的变异。因此,绒毛、羊水或脐血的基因检测可能会漏诊部分患病胎儿。血友病A、B均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携带变异基因的母亲仅有一半的概率遗传给胎儿,鉴定为男性胎儿即终止妊娠的措施将造成其中50%的正常胎儿被无辜地淘汰。儿童和成人血友病的诊断指标为凝血因子活性的降低,若结合脐血的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可能降低产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儿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国外已有报道,我们旨在测定正常胎儿凝血因子Ⅷ、Ⅸ、Ⅺ的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及APTT,
- 林琳华姚秋璇曾彩兰袁红任景慧霍梅
- 关键词:胎儿性别不同胎龄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友病A变异基因
- 血清学、系统超声及其联合应用在产前三种出生缺陷筛查中的效能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单一血清学筛查、单一系统超声筛查及血清学联合系统超声在孕中期筛查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为主的染色体疾病中的效能,以期通过规范化的产前筛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同时为产前筛查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的单胎孕妇38 165例,于孕15~20周,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2 ml,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 HCG)和(或)游离雌三醇(u E3)浓度。根据随机配载的筛查软件计算出孕妇孕育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胎儿的风险值,唐氏综合征、18-三体筛查高风险孕妇知情同意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将孕15~28周行系统超声筛查的10 727例结果纳入研究,胎儿结构异常者为超声筛查高危,筛查高危孕妇知情同意后行进一步确诊。结果血清学筛查提示唐氏综合征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且愿意接受羊膜腔穿刺者1 708例,确诊胎儿核型异常6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0%。其中非整倍体共38例,包括唐氏综合征25例,18-三体8例;染色体结构畸变31例。10 727例孕期超声,先天结构异常236例,检出率为2.2%。超声筛查高危并接受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者共170例,胎儿核型异常的阳性率达到28.8%(49/170)。血清学筛查与系统超声筛查相结合,两者之一筛查高危并接受羊水细胞核型分析者共1 819例,异常核型阳性率为5.7%(103/1 819)。与单一血清学筛查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学筛查与超声筛查均提示为高危者共59例,检出胎儿核型异常15例,异常核型阳性率为25.4%,显著高于单一血清学筛查,但与单一系统超声筛查效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中期行血清学筛查,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筛查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为主的染色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之�
- 宋丹琳王英兰郑静熊奕霍梅
- 关键词: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畸形血清学筛查系统超声
- 习惯性流产妇女中凝血因子V基因三种多态性和APC-R、LA的检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活化蛋白C抵抗 (APC R)、狼疮抗凝物质 (LA)和凝血因子Ⅴ (FⅤ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习惯性流产妇女 (未妊娠期 )和正常对照妇女的APC R、LA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的方法检测FⅤG16 91→A、G10 91→C、A10 90→G 3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 习惯性流产妇女的APC R和 3种FⅤ基因多态性测定未见阳性 ,LA阳性率达 15 .6 %。结论 中国妇女习惯性流产与APC R和 3种FⅤ基因多态性可能关系不大 。
- 徐勇霍梅
-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凝血因子V活化蛋白C狼疮抗凝物质
- 妊娠晚期孕妇抗凝与纤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94例妊娠晚期孕妇和27例正常未妊娠妇女血浆中AT、PC、PS的活性以及DD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DD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AT、PC、PS活性显著减低。结论: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抗凝成分AT、PC、PS活性减低、纤溶活性增强,妊娠期检测AT、PC、PS活性、DD含量的变化,对预防出血、降低DIC的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中各实验室应建立孕妇AT、PC、PS活性及DD含量的参考范围,而不能套用一般健康人的参考范围。
- 霍梅刘妹周莉
- 关键词:妊娠晚期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 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2
- 2014年
-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7例EDTA-K2抗凝剂血小板数值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其血小板数值为(185±39)×109/L,两者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83,P<0.01)。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12%,占血小板减少总数的6.56%。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 毛维玉霍梅叶素丹龚文波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
- 中国深圳地区孕妇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地中海贫血截断值的探讨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孕妇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截断值(cut-off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122例产前检查的孕妇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与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每个孕妇都抽血做血红蛋白电泳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用Capillarys 2型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电泳,采用gap-PCR方法对α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法对β基因进行基因诊断。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截断值,并以确定的截断值分析Hb A2和Hb F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Hb A2诊断α-、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5和0.981,Hb F诊断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AUC^(Roc)为0.787。Hb A2≤2.55作为诊断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最佳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9.5%、54.8%、1.98、0.19;Hb A2≥3.9作为诊断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最佳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6.1%、99.8%、480.5、0.04;HbF≥0.75作为诊断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最佳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6%、61.8%、2.19、0.27。结论:Capillarys 2型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Hb A2和Hb F的截断值与传统的血红蛋白电泳方法如醋酸纤维薄膜、琼脂糖凝胶电泳不同,实验室应建立各自的截断值。
- 霍梅吴文苑刘妹甘志彪毛维玉林荣耀刘艾芹何桂蓉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截断值
- 不同试剂对口服抗凝剂患者凝血因子活性影响的测定
- 本文采用两种试剂测定凝血因子Ⅱ、Ⅶ、X的活性以及PT(INR),研究了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和不同来源的组织凝血活酶对各凝血因子的敏感性以及INR与各因子的相关性.
- 霍梅何林龚文胜崔红叶素丹郭辉毛维玉
- 关键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
- 文献传递
- 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情况以及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 ,通过整群抽样 ,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和性行为特点 ,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血清中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 ,采用Chi -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 63 .2 % ;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者HBV感染率分别为 64 .0 %和 5 9.4%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 65 .4%和 5 5 .2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不同性伙伴个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吸毒人群是HBV的高危人群 ,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对HBV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 ,婚外性行为是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性伙伴个数是影响HB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 霍梅李登清黄民主关岚刘浩何林
- 关键词: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