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华 作品数:56 被引量:9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高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1~6μg/ml,靶控输入,分次给予芬太尼镇痛、微泵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 韦华 邓劲松 张日英 李波 黄典关键词:麻醉处理 二尖瓣置换术 电视胸腔镜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治疗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处理 2004年 陈海林 邓劲松 韦华 张日英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尼卡地平2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和10min时的MAP均比入室时及治疗组同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HR在拔管前后均较入室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尼卡地平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韦华 邓劲松 张日英 李波 黄典关键词:尼卡地平 冠状动脉搭桥术 拔管反应 亚低温治疗仪预防心脏手术中患者低体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预防心脏手术术中患者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2组,每组20例。术中持续监测肛温。A组在手术床铺上循环水毯,术中用亚低温治疗仪持续保温;B组则不放置。将2组间体温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中低温发生率为5%,约于诱导后80min出现最低温(35.9±0.6)℃,之后体温缓慢上升,至术毕体温均在36.5℃以上。B组低温发生率为96%,诱导后150min时体温下降最为明显,为(34.5±0.6)℃,术毕低温为发生率76%;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手术中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保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张日英 韦华 邓劲松 李家胜关键词:亚低温治疗仪 心脏手术 尼卡地平对心肺转流中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应用尼卡地平治疗心肺转流期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在心肺转流中出现高血压的心脏手术患者,单次静注尼卡地平0.04mg/kg降压,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全组血压均出现明显下降,降压前MAP平均(83.7±5.6)mmHg,静注尼卡地平1min后MAP下降至(55.2±8.2)mmHg(P<0.01),至用药后20min,MAP始终维持低于降压前水平(P<0.05)。结论尼卡地平能有效治疗心脏手术心肺转流期高血压,减少并发症。 韦华 李家胜 邓劲松关键词:高血压 心肺转流 尼卡地平 降压治疗 抑肽酶血液麻醉在成人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抑肽酶在成人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30例法乐四联症(TO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体外循环前、中应用中等剂量抑肽酶;对照组不用抑肽酶。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输血量、二次开胸例数、血FDP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CPB后PLT计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等剂量抑肽酶,作为一项血液保护措施能有效减少成人紫绀型心脏病手术后出血量及手术用血量。 韦华 邓劲松 张日英 李波关键词:抑肽酶 法乐四联症 高龄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现高血压12例(63.2%),心动过缓10例(52.6%);术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6例,低钾血症8例,低氧血症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除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前应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术后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韦华 李家胜 邓劲松关键词:高龄患者 心脏瓣膜病 麻醉 心脏手术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395例麻醉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9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毕安全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麻醉要求较高,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良好的麻醉管理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李波 邓劲松 张日英 韦华 李家胜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麻醉处理 复杂先心病并冠状动脉畸形重建右室流出道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23例复杂先心病合并畸形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法洛四联症(18例)和右室双出口(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或前降支,13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例有异常粗大的圆锥动脉,均横跨右室流出道(近肺动脉瓣环处)。11例采用畸形冠状动脉上下右心室流出道双切口,5例采用畸形冠状动脉下右心室流出道切口,3例采用心外管道,4例采用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直接吻合术。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3%,无远期死亡,手术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随访1~30个月,患者右室-肺动脉压差为(27.2±15.3)mm Hg(1 mm Hg=0.133 kPa)。结论应仔细探查畸形冠状动脉的走行;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程度和畸形冠状动脉走行特点选择手术方式。 邓元子 钟志敏 韦华 刘超 张海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右室双出口 冠状动脉畸形 心脏外科手术 硫酸镁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被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当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准备行气管拔管时,治疗组快速静注硫酸镁50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MAP、HR拔管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10min的MAP、HR均明显高于入室时水平,和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搏。结论硫酸镁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韦华 邓劲松 张日英 李波 黄典关键词:硫酸镁 冠状动脉搭桥术 拔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