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廷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疗效
  • 3篇血管
  • 3篇乳腺
  • 3篇栓塞
  • 3篇肿瘤
  • 2篇动脉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粘连性
  • 2篇乳腺疾病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尿嘧啶
  • 2篇钼靶
  • 2篇钼靶X线
  • 2篇腺肿瘤
  • 2篇梗阻
  • 2篇氟尿嘧啶

机构

  • 16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韩廷超
  • 9篇王忠
  • 7篇李彬
  • 6篇尹桂亭
  • 4篇段惠勇
  • 3篇王贝贝
  • 2篇朱玉
  • 2篇董韶旭
  • 1篇李春晓
  • 1篇孙超
  • 1篇王进
  • 1篇丁波

传媒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刺胃造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X线透视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11例长期不能经口饮食、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行透视引导下经口插管联合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造瘘成功,均于2天后经造瘘管投入营养剂或适合病人的流质食物,术后2例出现造瘘口局部皮肤红肿、感染征象,局部消毒,抗炎治疗后好转,1例发生导管堵塞,经引入导丝、冲洗疏通,1例脱管,重置一双腔导尿管未再脱管;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透视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为长期不能经口饮食患者提供了一个营养支持的新途径。
韩廷超王忠王贝贝
关键词:经口插管经皮穿刺胃造瘘营养支持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用于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将三维适形放疗和介入治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中,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入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笔者研究资料,参照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处理,予以三维适形放疗单一治疗方式的25例患者归于参照组,予以三维适形放疗和介入治疗联合治疗方式的25例患者归于实验组,观察和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介入治疗联合治疗方式呈现良好应用效果。
韩廷超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
经鼻插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插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8月选择性地对粘连性小肠梗阻38例经鼻将导管置入胃内45-50cm,患者取左前斜卧位X线透视加硬导丝的引导下,将肠梗阻导管导引子通过幽门及十二指肠过屈氏韧带进入空肠,导管前球囊内充盈蒸馏水约10-15ml形成水囊,球囊随肠道自身蠕动在小肠内前行,带动导管边吸引减压边向小肠远端前行,同时在导管支撑作用下,使粘连的小肠重新排列,解除肠梗阻。结果 X线透视引导下38例肠梗阻导管全部置入空肠成功,肠梗阻解除33例,解除率为86.8%,3例转手术,1例因意识不清自行拔出导管放弃继续治疗,1例直肠癌全身多发转移带管死亡。结论经鼻插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小,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个无创的方法。
韩廷超王贝贝
关键词:介入插管法
乳腺疾病126例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钼靶X线检查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126例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影像与病理学资料。结果 126例中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43例。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3例,分别为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肿瘤组织分化好及早期乳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朱玉段惠勇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
关键词:乳腺肿瘤钼靶X线
经股动脉超选择性DSA及栓塞术诊治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2013年
目的:评价肝动脉DSA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和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肝血管瘤患者27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进行确诊及治疗,所有病例肝动脉造影均显示"枝上挂果"及"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所有病例均行超液态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其中9例追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栓塞后肿瘤内碘油沉积均良好,15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胃肠道反应较重,2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CT,所有患者肿瘤均缩小,18例患者肿瘤缩小>50%。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为肝血管瘤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理想的诊疗方法。
韩廷超王忠
关键词:股动脉栓塞术肝血管瘤
乳腺癌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学治疗及栓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术前经动脉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并栓塞供养血管后,对外科手术方式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3例女性单侧乳腺癌确诊患者,在外科手术前6~17 d,行锁骨下动脉局部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和栓塞,化学治疗药物采用FAC/FEC方案,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外科手术前1~3 d行钼靶摄片,测量肿块变化,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方式。结果经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化学治疗灌注栓塞后5~15 d,部分缓解61%(14/23),病变稳定39%(9/23);2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患者行保乳手术。手术出血量45~400 mL,平均出血量(141±96)mL,并与同时期同科室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前未化学治疗栓塞)的出血量90~450 mL,平均(209±83)mL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学治疗及栓塞供养动脉,可使肿块缩小,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手术切除,并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
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
关键词:乳腺肿瘤动脉栓塞新辅助化疗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27例(治疗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选择粘连性小肠梗阻23例作对照(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引流、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天引流量、置管时间、腹胀、腹痛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丁波
关键词:小肠梗阻疗效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将微导管头端进入畸形血管团内,缓慢注射Onyx栓塞剂。结果 23例脑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在3.5~11cm,参与供血的小动脉1~4支,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0例,血管团明显变小、瘘口消失、栓塞体积>60%者9例,<60%者4例。栓塞时间持续30~90min(平均50min),Onyx用量2~9.5mL(平均7mL),对未能完全栓塞的13例患者,建议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后24h内脑出血3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可使部分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达到完全栓塞的治愈效果,未能完全栓塞者也能为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创造条件,扩展了可治愈病例的范围。
王忠孙超李彬韩廷超尹桂亭王进李春晓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
自制药物缓释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配合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晚期食管癌在缓解症状以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临床观察。方法:本院200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食管癌患者54例,其中食管癌41例,贲门癌13例,均经病理证实,在植入食管支架时加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将此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以及6个月及12个月生存期,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配合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晚期食管癌在延长生存期上是安全有效的。
李彬王忠段惠勇董韶旭尹桂亭韩廷超
关键词:食管癌氟尿嘧啶缓释剂
不同微创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及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射频消融(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肝功能损伤变化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大肝癌治疗后近期肝功能损伤显著高于小肝癌,研究组肝功能损伤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肝癌及大肝癌术后T细胞亚群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直径及不同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均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损伤及T细胞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韩廷超
关键词:微创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损伤T细胞亚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