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蕾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亚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体层摄影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 2篇细胞亚群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成像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针刺
  • 1篇诊断乳腺癌

机构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马蕾
  • 3篇宋磊
  • 2篇雷平冲
  • 2篇邵广瑞
  • 2篇张伟
  • 1篇李飞
  • 1篇柳澄
  • 1篇马蕾
  • 1篇李莉萍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RI特征在乳腺癌Luminal分型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RI特征与乳腺癌Luminal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Luminal型乳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MRI特征,以ER阳性/HER-2阴性/Ki-67<20%/PR>20%作为Luminal A型乳腺癌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B型两组。分析临床病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乳腺MRI等特征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Luminal B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结果(1)253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61例,Luminal B型192例;病理SBR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的患者更易出现在Luminal B型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Luminal B型乳腺癌辅助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中位数较Luminal A型乳腺癌的低(691 vs 77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3)MRI上病灶越大、BI-RADS分类越高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易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理SBR 3级及MRI上病灶≥20 mm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182和1.981;基于病理分级及MRI上病灶大小及二者联合预测Luminal B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623和0.740。结论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RI特征与Luminal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病理分级及MRI上病灶大小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
包丰昌王贇霞马蕾雷平冲谭红娜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细胞亚群
MRI对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MRI对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例脑胶质瘤病的MRI表现。结果:7例胶质瘤病均侵犯2个脑叶或以上,5例侵及大脑深部结构,病变均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不明显,未见明显强化,DWI示部分病灶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且ADC值低于正常脑实质值,MRS波谱示病变区NAA峰明显降低,2例CHO峰明显升高,未见明显LAC峰,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病。结论:MRI是目前诊断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李莉萍李飞马蕾宋磊
关键词:脑胶质瘤病磁共振成像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病灶MRI特征辅助诊断乳腺癌ALN转移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病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相关性及其辅助提高ALN转移诊断准确度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348例乳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MRI特征,根据患者ALN外科评价结果将其分为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临床病理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乳腺MRI特征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348例乳腺癌患者中ALN转移者103例和无转移者245例;多发病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Ki-67增殖指数>20%及淋巴管血管侵犯的患者易出现ALN转移(P<0.05)。总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绝对数在转移组患者中明显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4和0.023)。MRI上病灶越大的患者越易发生ALN转移,且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MRI形态学诊断标准,本研究中共检出可疑ALN转移患者146例(42.0%),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7.7%、73.1%和74.4%。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病灶MRI特征、淋巴结MRI形态学特征及两者联合3种方法诊断ALN转移的AUC分别为0.761、0.755和0.85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病灶MRI特征与乳腺癌ALN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病灶的MRI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癌ALN转移诊断的准确度。
包丰昌王贇霞马蕾马蕾雷平冲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淋巴细胞亚群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腺瘤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肝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可能和出血倾向.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CT检查因缺乏特异性而易漏诊、误诊,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近年来,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发展应用使肝细胞腺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通过总结10例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对照病理所见.分析、
马蕾邵广瑞张伟宋磊
关键词:图像增强
针刺委中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脑功能成像的观察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位刺激的PET/CT脑功能成像。使用统计参数图(SPM)的配对t检验模型,对比针刺委中穴组与静息对照组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根据布劳德曼区(Broadmann area,BA),(1)针刺诱发的平均功能激活脑区:左侧BA10、11、22、38、39、40、44、45、46,右侧BA10,双侧BA19、18以及左侧小脑皮层、屏状核、岛叶(t>3·36,P<0·01,k>30voxels);(2)针刺诱发平均功能抑制脑区:双侧BA24,左侧BA7、8、19、40,右侧BA1、3、6、20、44和左侧黑质。结论委中穴与大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针刺委中穴是通过激活和抑制有功能联系的多个特异脑功能区,并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前额区、岛叶及小脑的功能激活和扣带回、顶叶及黑质的功能抑制分析是针刺委中穴的中枢调节机制之一。本研究证明,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揭示中医经络理论,为针刺疗法提供中枢调节机制的可视性试验依据。
邵广瑞马蕾柳澄宋磊张伟
关键词:针刺委中穴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