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和东
- 作品数:56 被引量:4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微囊藻毒素是地表水中常见的藻毒素,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水域。目前已知微囊藻毒素-LR具有极强的肝毒性,达到极低浓度即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正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报道尤为引人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我国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及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了微囊藻毒素浓度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对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和治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 黄晓淳骆和东黄培枝洪华荣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源水生活饮用水
- 一种半花菁染料与Al^(3+)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 2010年
-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铝含量的方法。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半花菁染料,研究了此试剂与Al3+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体系513 nm处的吸光度与Al3+浓度在6.0μg/L~100μ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0502+0.00463CAl3+,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为3.8μg/L,样品的回收率为98%~104%,RSD<4.0%。结论: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中铝的测定。
- 苏炳元骆和东
- 关键词:半花菁铝分光光度法生活饮用水
- 淡水蓝藻毒素及其对浮游动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当今世界水体污染加剧而引起有害有毒藻类水华的频繁发生,这已经成为全球相关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所有的有害淡水藻类中,已知毒性最高、污染范围最广的是蓝藻。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蓝藻毒素的研究文献,首先论述了产毒的蓝藻种类,然后就淡水蓝藻毒素的结构、生理毒性机理和蓝藻毒素的降解方式与条件进行了较深入探讨,最后本文着重综述了蓝藻毒素对淡水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就淡水蓝藻毒素的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 谢钦铭张燕伟骆和东
- 关键词:蓝藻蓝藻毒素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 铜绿微囊藻对枝角类多刺裸腹溞摄食行为的影响
- 2017年
- 铜绿微囊藻是淡水最普遍存在的易产藻毒素的蓝藻种类,枝角类是渔业水域中最重要藻食性生物之一,也是水体次级生产力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铜绿微囊藻对枝角类的摄食行为生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水产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运行机制。本文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枝角类多刺裸腹溞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多刺裸腹溞的摄食行为和生存状况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随着铜绿微囊藻密度升高,多刺裸腹溞的滤水速度显著降低,而滤食率增加,从而导致多刺裸腹溞生命力显著下降、致死时间变短。在高密度(1.2 ×107 cells/mL)的铜绿微藻组多刺裸腹溞的滤水速度和滤食率下降最快,且多刺裸腹溞在24 h后全部死亡,而中密度(5.0 ×106 cells/mL)的铜绿微藻组多刺裸腹溞在32 h后全部死亡,低密度(5.0 ×105 cells/mL)的铜绿微藻组多刺裸腹溞在40 h的滤水速度(0.030 mL/溞/h)比最初的滤水速度(0.150 mL/溞/h)慢了80%,在40 h的滤食率(175.6 cells/溞/h)比最初的滤食率(397.2 cells/溞/h)少了55.8%。
- 谢钦铭张燕伟骆和东江兴龙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枝角类多刺裸腹溞滤食率
- 食品中苯并(α)芘的微波辅助萃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微波具有萃取效率高、加热均匀、节省时间等特点,而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可提高选择性,导数技术又能放大窄带灵敏度,抑制宽带,改善分辨能力。本文结合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与导数技术,采用家用微波炉,建立了食品中苯并(α)芘(BaP )的微波辅助萃取-二阶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探讨了影响微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如萃取溶剂的类型及使用量、微波萃取时间及冷却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并与超声萃取做了比较。对低脂肪样品直接用混合溶剂微波萃取即可进行光谱扫描检测食品中的BaP;对高脂肪样品将皂化和微波辅助萃取这两步操作同时进行,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使样品的整个分析过程可在1h内完成。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廉,已应用于实际样检测,低脂肪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高脂肪样品的为83.3%~94.6%,方法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 周娜骆和东李呐李耀群
- 关键词:食品微波萃取
- 凝胶净化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染红食品中对位红和苏丹红染料被引量:25
- 2006年
- 研究了采用凝胶色谱法净化,HPLC-DAD同时快速测定食品中对位红和苏丹红Ⅰ-Ⅳ号染料的方法。样品经环已烷/乙酸乙酯(1+1)萃取,Bio-Beads SX3凝胶层析柱净化去除油脂、天然色素等大分子干扰物质。采用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乙酸水溶液(pH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波长同时检测染红食品中对位红和苏丹红Ⅰ-Ⅳ号染料。在0.1~10.0mg·L^-1浓度范围内,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8.6%~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35%~3.57%,对位红和苏丹红Ⅰ-Ⅳ的检出限分别为1.8,5.0,9.5,8.0,6.5μg·kg^-1。
- 骆和东贾玉珠朱宝平林健
-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对位红苏丹红食品
-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14种元素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不同茶叶中铅、砷、铜、铁、锰、锌、镉、铝、硒、镍、铬、钴、锡、铋等14种元素的含量分布,为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福建省主要产茶地区的产地和市场随机抽取9个茶叶品种共112份样品,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14种元素含量。结果 9种茶叶中14种元素的含量水平分别为:锰135~1 797 mg/kg,铝69~1 126 mg/kg,铁37~371 mg/kg,锌3.93~90.05 mg/kg,铜2.25~43.66 mg/kg,镍0.95~7.40 mg/kg,铅0.29~5.45 mg/kg,铬0.10~2.39 mg/kg,钴0.018~0.67 mg/kg,硒0.020~0.68 mg/kg,镉0.014~0.24 mg/kg,砷0.023~0.30 mg/kg,锡0.010~0.49 mg/kg,铋0.006~0.073 mg/kg,铅合格率为99.1%,铬、镉、砷合格率为100%。结论福建省地产茶叶中都富含锰、铝、铁、锌、铜。铬、镉、砷、铅等有害元素污染水平较轻,且不同地区不同茶叶中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 王文伟骆和东周娜白艳艳
- 关键词:茶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铜绿微囊藻对胸刺水蚤种群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本文意在了解水华重要藻类之一的铜绿微囊藻是如何影响水体次级生产力重要组成之一的浮游桡足类种群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胸刺水蚤生长繁殖及种群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胸刺水蚤种群的生长与繁殖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毒性可通过抑制胸刺水蚤个体的生长、抵制卵的孵化率而降低胸刺水蚤种群增长率,并且随着铜绿微囊藻的密度增加,胸刺水蚤受到的影响也相应增加。当以有毒微囊藻为单一食物时,1.0 ×103 cells/ml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对于胸刺水蚤种群的已有较明显影响,1.2 ×104 cells/ml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对于胸刺水蚤种群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密度达到1.2 ×106 cells/ml时,胸刺水蚤种群消亡快于饥饿组。同时有毒微囊藻对胸刺水蚤的毒性作用也是受一些环境因子影响,如在绿藻混合液中加入微囊藻时,铜绿微囊藻对胸刺水蚤的毒性作用有所下降,低浓度(0.5 ×103 cells/ml)的微囊藻中胸刺水蚤的种群尚能有所增长,但种群增长率低于纯绿藻组;中浓度(0.6 ×104 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则显著减少桡足类的抱卵数,抑制卵的孵化率;而高低浓度(0.6 ×106 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非常明显地减少桡足类的抱卵数,桡足类的孵化率也极低,且直接导致桡足类的亲体死亡。
- 谢钦铭骆和东林伟彬魏施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种群
- 厦门汀溪水库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厦门市汀溪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微囊藻毒素的预警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0年对厦门市汀溪水库水质中MC-LR和MC-RR、叶绿素a(chl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透明度、水温、pH进行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体限值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别将MC-LR和MC-RR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库水体的营养状况为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水平,MC-LR和MC-RR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和56.52%,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5~0.238μg/L和0.0012~0.162μg/L。MC-RR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因子与MC含量的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汀溪水库水体处于较低程度的营养化水平,运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发现MC-RR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氮、透明度(R^2=0.419,P<0.006)。
- 骆和东谢钦铭洪华荣王娟黄晓淳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环境因子富营养化汀溪水库
- 2011-2014年厦门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厦门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4年厦门市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4年厦门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6起,发病641人,死亡1人。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集中在第3季度(7~9月份),报告事件数量和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均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分别占60.7%(34/56)和76.6%(491/641),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因子。餐饮服务单位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发场所,占60.7%(34/56)。结论厦门市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发生率。
- 洪华荣陈剑锋王娟荣飚骆和东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