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保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细胞
  • 8篇蛋白
  • 6篇受体
  • 5篇趋化
  • 4篇迁移
  • 4篇迁移率
  • 4篇分子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4篇T细胞
  • 3篇增殖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趋化作用
  • 3篇自噬
  • 3篇细胞因子
  • 3篇细胞增殖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巨噬细胞

机构

  • 21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哥本哈根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杭州...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27篇黄保军
  • 9篇胡春松
  • 8篇李群
  • 6篇谭锦泉
  • 5篇熊平
  • 5篇方敏
  • 5篇龚非力
  • 5篇徐军发
  • 4篇郑芳
  • 4篇黄大可
  • 4篇冯玮
  • 4篇胡梅琮
  • 4篇张梅
  • 4篇张林杰
  • 4篇徐勇
  • 3篇罗畅民
  • 3篇王明军
  • 3篇程艳伟
  • 2篇汪红俊
  • 2篇赵坤

传媒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06
  • 4篇2001
  • 3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34^+造血祖细胞的聚集、CXCR3 mRNA的检测及CXCR3极化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新鲜分离的和粒细胞单核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 CSF)刺激的CD34+ 造血祖细胞上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3(CXCchemokinereceptor 3 ,CXCR3)mRNA水平表达的区别 ,以及在γ 干扰素诱导蛋白 10 (IFN γinducibleprotein10 ,γIP 10 )和γ 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 (monokineinducedbyIFN γ ,Mig)的作用下 ,GM CSF刺激的CD34+ 造血祖细胞的聚集作用和CXCR3分布的变化。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ting检测CXCR3mRNA水平的表达 ;2 4孔板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聚集作用 ;荧光标记抗体染色CXCR3后 ,以共聚焦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CXCR3的极化现象。结果 GM CSF刺激的CD34+ 造血祖细胞上CXCR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新鲜分离的细胞 ;γIP 10和Mig能够诱导GM CSF刺激的CD34+ 造血祖细胞发生聚集现象和CXCR3重新分布现象 ,CXCR3聚集成束 ,并指向特定的方向。结论 GM CSF的刺激作用能够显著性提高CXCR3在CD34+ 造血祖细胞上的表达 ;γIP 10和Mig能够诱导GM CSF刺激的CD34+ 造血祖细胞的聚集作用和CXCR3的极化现象。
王红艳黄保军王明军郭克泰秦卫兵谭锦泉
关键词:GM-CSFCD34造血祖细胞CXCR3MRNA极化
小鼠BTLA胞外功能区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DC表面B7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小鼠B/T细胞弱化因子包外功能区(mBTLAext)融合蛋白(GST-mBT-LAext)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表面B7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小鼠脾细胞总RNA中逆转录mB-TLAcDNA。将其胞外功能区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mBTLAext并转化E.coliBL21(DE3),以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提取包涵体,经变性、负性后,采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柱纯化可溶性的GST-mBTLAext。将不同浓度的GST-mBTLAext加入到DC2.4的培养体系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DC上B7-1和B7-2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地克隆了mBTL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变性、复性,经GlutathioneSepharose4B柱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GST-mBTLAext融合蛋白。经SDS-PAGE鉴定表明,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3000,同预期的结果一致。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GST-mBTLAext可上调DC2.4上B7-1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这一作用可被抗GST-mBTLAext血清阻断。未检测到GST-mBT-LAextDC2.4上B7-2的表达有影响。结论:BTLA对DC2.4表面B7分子表达的上调可能是BTLA-HVEM途径反向信号对DC作用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其对D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徐军发赵坤黄保军熊平方敏沈关心龚非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B7分子
辛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活性氧及IL-1β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及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oxLDL 0、50、100、200 mg·L-1作用于巨噬细胞J774A.1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情况;用辛伐他汀0.5、1.0μmol·L-1作用于oxLDL处理的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辛伐他汀作用前后细胞内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ro-caspase-1、cleaved caspase-1和成熟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oxLDL可导致巨噬细胞内明显的脂质聚集,并于100 mg·L-1作用剂量达到摄取脂质的饱和状态;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oxLDL可以诱导脂质聚集巨噬细胞内ROS的水平增加,辛伐他汀作用后,ROS水平由(167±0.47)%下降到(139±0.97)%,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抑制oxLDL诱导的caspase-1活化及IL-1β的分泌,辛伐他汀处理组与oxLDL实验组相比,cleaved caspase-1及成熟IL-1β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聚集模型中,辛伐他汀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内ROS的产生及caspase-1的活化,并减少IL-1β的分泌。
靳梦醒闫海程艳伟桂丽胡春松张林杰黄保军
关键词:辛伐他汀巨噬细胞活性氧IL-1ΒCASPASE-1
辛伐他汀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
201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ox LDL作用于J774A.1小鼠巨噬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剂盒检测LDH的释放,荧光显微镜观察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的染色情况来判断焦亡细胞膜的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caspase-1与白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情况;分别加入辛伐他汀、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阻断剂等药物后,检测上述实验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在ox 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聚集的过程中,辛伐他汀药物有保护膜完整性的作用,并且显著减少LDH的释放,AO/EB荧光染色结果可观察到橘红色荧光(EB)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并抑制caspase-1的激活和IL-1β的分泌。然而,当巨噬细胞的自噬过程被3-MA所阻断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3-Ⅱ/Ⅰ的表达下调,caspase-1的活性和成熟的IL-1β分泌增加;同时LDH实验和染色实验结果也显示,LDH释放增多、AO/EB染色中橘红色荧光增加,表明ox 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膜的损伤进一步加重。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ox 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可能与增强ox LDL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有关。
彭雪李允允靳梦醒黄大可黄保军
关键词:辛伐他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噬
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rkin表达及线粒体自噬形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PS)处理后parkin表达及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并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00 ng/ml LPS作用巨噬细胞,JC-1标记线粒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PCR检测巨噬细胞parkin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rkin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巨噬细胞在LPS处理前后park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及与LC3和线粒体三者的共定位情况。结果: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PS处理后,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随LPS作用时间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parkin mRNA在LPS处理6 h内仅有少量的增加,但parkin蛋白水平在LPS刺激6 h后增加明显;parkin在巨噬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未受LPS处理时parkin呈弥散均匀分布,而LPS刺激后parkin呈明显的点状聚集;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后,LC3Ⅱ/LC3Ⅰ比例增大,表明巨噬细胞发生明显的自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后,parkin、LC3和线粒体三者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后,parkin表达增加并介导线粒体自噬形成,参与对损伤线粒体的清除,可能在巨噬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程艳伟靳梦醒闫海黄大可黄保军张林杰
关键词:巨噬细胞脂多糖PARKIN
WT1高表达及CD34^+和Auer^+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非M3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non-M3)患者骨髓WT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了解CD34^+和Auer^+的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初次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92例初诊AML(non-M3)患者骨髓WT1表达水平,分析初次诱导缓解率(CR1)与总生存率(OS)的关系。比较CD34^+和CD34^-以及Auer^+和Auer^-AM L患者在CR1和OS方面的区别。结果:初诊时WT1高表达的AML具有较低的CR1(P<0.05)。CD34^+患者的CR1较CD34^-者低(P<0.05),Auer^+的AML患者CR1较Auer^-AM L患者高(P<0.05)。WT1高表达组的OS低于低表达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4^+组的OS低于CD34^-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Auer^+组与Auer^-组的OS没有明显差异。结论:AML患者骨髓WT1高表达及CD34^+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Auer小体阳性仅与CR1相关,而与OS无关。
胡忠利黄保军潘少君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UER小体WT1基因总生存率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无菌性炎症被引量:3
2012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重要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分子,胞外HMGB1可通过激活其高亲和力受体—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介导多种细胞损伤以及应激状态反应,参与某些急、慢性无菌炎症过程包括:急性肺损伤、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肠炎等。现就HMGB1-RAGE轴诱导无菌性炎症发生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张梅黄保军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无菌性炎症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
小鼠可溶性CD83对树突状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和共刺激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可溶性小鼠CD83(mCD83)对树突状细胞(DC)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共刺激活性的影响。方法:克隆mCD83基因,构建mCD83胞外功能区与人IgG1αFc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CD83-hIg,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可溶性mCD83-hIg融合蛋白。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mCD83-hIg融合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用mCD83-hIg处理小鼠DC细胞系(DC2.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影响;采用混合白细胞培养试验,检测mCD83-hIg对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影响。结果: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mCD83-hIg对DC2.4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无影响,但可下调DC2.4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mCD83-hIg处理过的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mCD83-hIg可抑制DC表达共刺激分子并下调DC共刺激活性,从而抑制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
徐军发黄保军熊平冯玮徐勇方敏郑芳龚非力
关键词:DC2.4共刺激分子共刺激作用T细胞增殖
小鼠4-1BB-Fc分子的真核表达及其体外抑制T细胞增殖的效应
2006年
目的克隆并构建含小鼠4-1BB胞外段和人IgG Fc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4-1BB-Fc融合蛋白,初步探讨其体外生物学效应。方法借助RT-PCR技术,从小鼠脾脏总RNA中扩增4-1BB全长编码基因,并导入克隆载体pGEM-T Easy。经测序证实,用PCR扩增其膜外区cDNA,酶切后与hIgG1 Fc基因一起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应用脂质体将重组子pcDNA3.1-4-1BB-Fc转染COS-7及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4-1BB-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双抗体夹心FLISA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经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借助免疫印迹进行鉴定。应用FACS检测融合蛋白与DC细胞系DC2.4表面4-1BBL结合情况。采用MTT及CFSE(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标记法检测4-1BB-Fc融合蛋白对同种异基因小鼠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经测序证实,所克隆和构建的小鼠4-1BB-Fc cDNA阅读框及连接部位序列正确;ELISA与免疫印迹证实4-1BB- Fc蛋白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4-1BB-Fc融合基因并获稳定表达,可望用于探讨4-1BB参与移植排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为研究4-1BB-Fc的其他生物学作用奠定初步基础。
黄保军徐军发熊平冯玮徐勇郑芳方敏龚非力
关键词:真核表达稳定转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B细胞可抑制MIN-6细胞分泌胰岛素并促进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后B淋巴细胞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展的作用。方法以低剂量STZ诱导ICR小鼠,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分别检测胰岛素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判断模型的诱导情况;以CD19磁珠分选STZ诱导的小鼠以及正常小鼠外周血B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磁珠分选情况;以PBS处理的MIN-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A组),以正常小鼠B细胞和MIN-6细胞共培养为B组,以经20μg/m L脂多糖(LPS)预处理的正常小鼠B细胞和MIN-6细胞共培养为C组,以STZ诱导小鼠后的B细胞与MIN-6细胞共培养为D组,通过SYBRGreen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处理后的胰岛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STZ诱导组小鼠体质量减少、血糖升高、血清中胰岛素含量降低、胰岛素自身抗体升高;通过免疫磁珠分选,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显示,CD19+B细胞所占比例达到98%;与A组及B相比,C组和D组中MIN-6细胞胰岛素mRNA水平以及共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均降低,并且胰岛素自身抗体和TGF-β的表达均增加。结论 STZ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的B淋巴细胞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来抑制胰岛MIN-6细胞产生胰岛素。
秦嫚徐琴汪平唐倩孙静茹魏薇黄保军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B淋巴细胞胰岛素胰岛素自身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