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骶尾部潜毛窦的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骶尾部潜毛窦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年来28例骶尾部潜毛窦的诊治情况,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28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相关辅助检查证实为骶尾部潜毛窦,本组患者临床特点:骶尾部反复流脓,并遗留位于骶尾部靠中线部的窦道口,部分患者窦道内含有毛发,泛影匍胺造影显示窦道不与直肠相通,与骶尾骨亦无关系.术前诊断或考虑该病者18例,经手术而治愈.结论 骶尾部潜毛窦发生率低,临床医生容易误诊,窦道造影对明确诊断非常有意义,手术治疗是唯一能根治的方法,具体术式需根据窦道情况决定.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黄哲黄永红林琳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充分利用和挖掘普通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资源
- 2010年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黄永红黄哲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普通外科教学资源
- 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原因,总结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情况,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5例均手术证实,1例术前诊断,4例术前诊断为腹膜炎或肠梗阻;输入袢长(15~23cm)导致后间隙较宽,吻合口后间隙均未关闭;2例手术复位,2例因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1例因吻合口坏死行Roxen-Y吻合口重建;4例治愈,1例因高位肠瘘而死亡。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内疝进展快、病情严重,需综合分析才能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关闭吻合口后间隙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林琳黄哲黄永红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内疝
- 影响PPH术后尿潴留因素的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响PPH术后尿潴留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行PPH手术治疗的患者157例,观察不同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补液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尿潴留发生概率。结果本组157名PPH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总发生率为24%,其中不同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补液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尿潴留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是易感因素,长期手术、大量补液及术后疼痛剧烈加重PPH术后排尿困难。
- 黄永红鲁珏林琳
- 关键词:PPH手术并发症
- 荷包缝合技术在PPH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黄永红鲁珏
- 关键词:痔疮荷包缝合
- 谷氨酰胺强化的PN在左半结肠梗阻一期肠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 2011年
- 目的 观察符氨酰胺强化的PN对左半结肠梗阻一期肠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左半结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术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研究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肠外营养,研究组加用谷氨酰胺注射液,持续7d,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和临床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d白细胞计数、IL-6、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6.4±1.1)×10^9/LVS(8.9±3.3)×10^9/L,(16.6±7.1)ng/LVS(28.6±10.3)ng/L,(4.64-1.8)分VS(7.3±2.5)分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72.0±5.2)hVS(82.5±7.2)h],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肺部感染率小于对照组(2/18VS8/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4/18VS6/19,2/18VS3/1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时间较晚、全身炎症反应较轻,均保守治疗治愈,对照组2例经造瘘治愈。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PN能明显减轻左半结肠梗阻一期肠切除术的炎症反应,控制感染,保护和修复肠道粘膜,促进肠功能恢复,从而达到加速康复外科的作用。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黄永红黄哲林琳冼沛中许庆文
- 关键词:左半结肠切除谷氨酰胺肠道功能
-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0例与传统手术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探讨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或内痔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PPH+痔上动脉缝扎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共180例混合痔患者,对照组167例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对手术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发现PPH+部分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优势明显。结论:对痔的环形脱出,使用PPH或PPH+痔上动脉缝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
- 鲁珏徐飞鹏黄永红
- 关键词:PPH环状混合痔
-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3年来34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诊治情况,并参阅相关文献。结果34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以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特点为浸润性生长,术前诊断考虑该病者19例,切除范围2cm以上与2cm以下(包括侵犯周围脏器)的复发率(1/19vs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也能减少术后复发率,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均能切除或部分切除,无远处广泛转移。结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病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林琳黄永红黄哲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手术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