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凌云
- 作品数:36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硅胶导管,所述硅胶导管顶端套接安装有固定挡罩,所述硅胶导管内部底端嵌入安装有连接卡套,所述连接卡套内壁一侧均匀嵌入安装有滑辊,所述连接卡套内壁另一侧嵌入安装有消毒棉条...
- 冯陈陈温晖李育青龚凌云
- 文献传递
- P0-148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和肌电图分析
- 龚凌云吴爱玲胡凡黄刚吴晓牧
-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在PMP22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LPA)技术检测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基因(PMP22)全基因突变中的应用比较。方法收集5例拟诊为腓骨肌萎缩症1型(CMT1)/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PMP22基因检测。结果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基因全长捕获测序分析发现PMP22基因缺失突变1例,重复突变3例,所得结果与MLPA检测结果一致;点突变1例与一代测序(Sanger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能准确检测出PMP22基因点突变,还能检出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突变,为CMT1和HNPP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学帮助,成为一站式PMP22基因检测平台。
- 徐焕陈向军龚凌云朱冬青钱亭吕俊兰杨尧张文川
-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高通量测序
- 运动神经元病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运动神经元病(M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我科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确诊的8例MND组及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上下肢MEP测定。结果8例MND患者中MEP总异常率占75%,主要表现为皮层刺激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未引出、波形呈复合波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结论MEP结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进一步确定MND的诊断,并在分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MEP是诊断MND的一种必要辅助手段。
- 龚凌云吴爱玲胡凡吴晓牧张昆南高幼奇
-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
-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41例MS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同时采用神经传导速度(NCV)技术检测MS患者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其潜伏期、波幅;检测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H反射的潜伏期和F波的出现率。结果MS合并PNS损害的发生率为41.4%,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12例(29.2%)、肢体乏力10例(24.3%)、神经根性疼痛2例(4.8%);体征有末梢/根型感觉障碍9例(21.9%)、腱反射减低5例(12.1%)、肌力减低(<Ⅳ级)5例(12.1%)、肌萎缩3例(7.3%)。神经电生理改变为F波、H反射潜伏期延长,F波的出现率下降;神经电位波幅降低;不同程度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末端潜伏期延长。结论MS是一种以CNS受损为主的脱髓鞘疾病,部分患者可以同时累及PNS,神经电生理检测可对周围神经损害进行定位,同时可定量反映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
- 屈新辉张昆南龚凌云高幼奇吴晓牧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害神经电生理
- 乙型肝炎诱发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 1、病史:患者,男性,20岁,因四肢乏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双下肢明显,偶有呼吸费力,休息后无缓解。既往10岁时发现乙型肝炎,未予正规治疗。2011年4月给予拉米呋啶100mg/日治疗,服用10月...
- 张骥高幼奇龚凌云胡凡吴晓牧
- 偏瘫型偏头痛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2年
-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属有先兆性偏头痛。以暂时性轻偏瘫或偏瘫伴头痛为特征,还包含视觉、躯体感觉的和言语3种先兆之一,偏瘫可持续5min至数周不等。我科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 龚凌云屈新辉黄刚胡凡项正兵张昆南
- 关键词:偏头痛视力障碍偏瘫
- 6例迟发性有机磷中毒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脂类物质如甲胺磷、敌敌畏、乐果、三硫磷等,易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吸收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迟发性有机磷中毒神经病(organphosphota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P)^[1]是急性中毒抢救治疗恢复后l~3周或慢性中毒小量多次接触几年至几十年后发病而出现的感觉运动性神经病。现将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例OPIDP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分析报告如下。
- 龚凌云张昆南吴爱玲谢旭芳吴晓牧
-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消化道粘膜
- 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期大鼠梗死周围组织GFAP、NSE、SYN、Nogo—A表达与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期大鼠梗死周围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A)表达与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h再灌注模型,模型制作后28、35、42和49d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梗死周围组织GFAP、NSE、SYN、Nogo—A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时间推移,mNSS评分逐渐下降,除第35天(5.11±0.737)与第42天(4.54±0.519)、第42天与第49天(4.29±0.488)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GFAP阳性细胞数量从第28天至第49天逐渐减少,其中第42天(51.00±13.59)和第49天(44.38±11.94)显著少于第28天(69.00±15.10)(P〈0.05)。NSE表达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逐渐增高,第28天(6218.57±1864.25)与第42(9414.00±2491.12)和第49天(12522.50±3106.99),第35天(7343.40±1533.35)与第49天差异显著(P均〈0.05),其余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SYN表达IOD逐渐增高,第49天(66503.00±12834.61)显著高于第28天(43905.14±13208.59)(P〈0.05)。Nogo-A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第49天(42.13±14.45)显著少于第28天(59.57±15.25)(P〈0.05)。GFAP表达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r=0.993,P=0.007),NSE(r=~0.954,P=0.044)、SYN(r=-0.992,P=0.008)表达与mNS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恢复期神经功能转归与GFAP表达下调、NSE和SYN表达上调相关。
- 张昆南刘世民胡国柱熊英琼龚凌云胡凡柴文吴晓牧
- 关键词:磷酸丙酮酸水合酶突触囊泡蛋白NOGO蛋白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凝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凝 纤溶动态图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指导。方法 :应用血凝 纤溶动态图分别对 6 7例正常人和5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测定。结果 :显示脑梗塞组的反应时间 (R)、凝固时间 (K)较对照组缩短 ,溶解时间 (FT)、平衡时间 (BL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最大聚幅 (M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聚合速度 (AE)较对照组快 ,溶解速度较对照组减慢 ,平衡指数 (BLK)延长 ,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呈明显的高凝低纤溶状态。结论 :血凝 纤溶动态图能较全面地客观反映体内凝血。
- 高幼奇曹东红谢旭芳屈新辉黄刚龚凌云熊英琼宋晓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