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莲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效果及运行条件
- 2016年
- 通过UASB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实验废水,检测其厌氧脱氮效果,并探寻其最佳运行条件。研究表明,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具有高效的脱氮效果。厌氧氨氧化菌对NH^+_4-N和NO^-_2-N的适宜浓度负荷均为220 mg/L,水力停留时间适宜为4 h,最适温度为35℃,最佳p H值为8.0,在此条件下,NH^+_4-N,NO^-_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98.5%及88%。
- 龚志莲李勇冯许谷晋川魏春梅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菌UASB脱氮水力停留时间
- 川西南不同植被木本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积累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探讨川西南不同植被对物种多样性维持和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生态效应,以四川宁南县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天然林、26年生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混交林和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纯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附近的退化荒地为对照,调查其木本物种多样性、植被结构及表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结果显示:天然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人工林木本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荒地,但显著低于天然林(P<0.05)。在川西南,天然林一旦遭到破坏,物种多样性很难得到恢复。人工林呈乔、灌、草3层,植被结构显著优于对照荒地(荒地没有乔木层,灌木层只有一种树种),植被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和新银合欢纯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63.39±1.47)和(64.89±1.69)t·hm-2,显著高于对照荒地,但显著低于天然林(P<0.05)。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相似,物种多样性与表层土壤碳储量似乎相互促进。但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碳储量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龚志莲李勇
- 关键词:深层土壤物种多样性植被结构
- 绛溪河流域简阳段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及防治被引量:8
- 2017年
- 通过对绛溪河简阳段水污染源调查评价,找出主要的污染源,并在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水污染控制措施。调查结果表明:绛溪河流域简阳段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场镇生活污染源,其次是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农田径流,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5.7%、28.7%和22.6%;该段COD_(cr)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 354 t/a和43 t/a,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227 t/a和-149 t/a。因此,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河道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龚志莲赵萍萍付文丽吴东明冯许魏春梅
- 关键词:水污染源水环境容量CODCR氨氮
- 改性小麦秸秆吸附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本研究采用ZnCl2作为活化剂,用640W功率的微波照射5min的方法制备改性小麦秸秆。研究了改性小麦秸秆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对改性小麦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以及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1g,pH为6,改性小麦秸秆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10h后达到平衡。改性小麦秸秆对Cu2+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中△G<0,说明属于自发反应。
- 龚志莲李勇陈钰龚正君
- 关键词:CU2+等温吸附动力学热力学
- 巴卡,一份古老的农耕笔记
- 2009年
- 刀耕火种与早稻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唐代诗人温庭筠描述的这番景象,对于基诺族巴卡小寨的村民来说并不陌生,他们祖祖辈辈都在位于云南边陲的基诺山上,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而据文献记载,那预示着收成希望的熊熊大火,在云南这块古老的高原上,已经绵延不绝地燃烧了几千年。
- 龚志莲
- 关键词:笔记农耕刀耕火种农业生产基诺族
- 钻井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被引量:5
- 2014年
- 从受钻井废水污染的土壤样品中筛选菌株进行生物处理实验,确定7株菌进行菌剂配伍。通过正交实验剔除可能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确定菌剂各组成菌株的最佳配比,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考察5种添加物对菌剂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硫酸铵的添加量为20 mg/L时降解率为60%,高于其他添加物。生物强化实验结果显示,投加菌剂的反应器对钻井废水的平均降解率为42%,比未投加菌剂的对照实验的平均降解率(16%)高,而且耐冲击负荷性和降解性能稳定性优于对照实验。
- 冯栩谷晋川鲍晋龚志莲江元霞张彬魏春梅
- 关键词:钻井废水正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