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超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切除
  • 2篇腰椎间盘切除...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突出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椎间盘切除术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对比
  • 2篇开窗

机构

  • 4篇潍坊医学院
  • 4篇解放军第89...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安丘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丁超
  • 4篇孙海燕
  • 3篇郝其全
  • 3篇王英胜
  • 3篇孙中政
  • 1篇宋元进
  • 1篇孙树发
  • 1篇楚超
  • 1篇孙瑜
  • 1篇马丽丽
  • 1篇袁超
  • 1篇王浩

传媒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骨刀在脊柱椎板回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骨刀进行椎板整块切除、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07-2013-07,对10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采用超声骨刀将椎板整块锯下,切除肿瘤后将椎板原位回植联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重建胸腰椎后柱结构。平均随访1年,观察病人的神经恢复情况和影像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1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约1年。术后3月复查胸腰椎CT及三维重建示回植椎板开始融合,胸、腰椎生理弧度可,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胸腰椎MRI未见肿瘤复发,脊髓受压等。结论采用超声骨刀将椎板整块切除后回植的椎管成形术,可恢复椎管正常解剖,操作安全,是一种新的治疗胸腰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法 。
丁超孙海燕王英胜孙中政郝其全王浩
关键词:超声骨刀椎板回植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
丁超孙海燕孙中政袁超
关键词:开窗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与单纯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单纯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患有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即凯格尔运动)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单纯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预防及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丁超马丽丽孙瑜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女性
后路直视下长短棒结合提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重度创伤性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直视下长短棒结合提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重度创伤性腰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3年解放军第89医院收治的35例伴神经损伤的重度腰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直视下长短棒结合提拉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采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约170min,出血量约600ml,术后随访脊柱植骨融合且稳定,术中未发现神经根及硬膜囊等医源性损伤。术后行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椎体脱位及旋转、成角移位均完全纠正,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5%恢复到术后的95%.Cobb角从术前的32.5°±2.9°恢复至术后平均4.5°±2.2°。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照Frankel截瘫分级,其中25例分别提高1~3级,10例A级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下地或坐轮椅,无迟发性脊髓损伤,未见断钉。结论重度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采用后路直视下长短棒结合提拉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去除对神经的骨性压迫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融合率较高,安全有效。
孙中政孙海燕楚超孙树发丁超王英胜郝其全
关键词:腰椎骨折脱位后路手术椎弓根钉系统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0例,接受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TED组及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PTED组术前及术后各个随访点VAS评分与开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PTED组和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5%和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8]特点,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袁超孙海燕丁超宋元进郝其全王英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